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市场越来越看不懂了,手机厂商硬着头皮非要搞汽车,主机厂则准备杀入手机市场这片红海。砖家时不时就跳出来表示,以后手机和汽车会深度绑定在一起,手机是汽车的一部分,汽车更是手机的延伸,你看现在这个大趋势还不明显吗?但比起互相跨界,用“这是一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交易”来表述,更为贴切。第N块屏幕在近几年的汽车配置表上,你都会看到一个“大受欢迎”的配置——手机无线充电,车评人会告诉你“你看,一上车把手机放在这里,不用翻那堆缠在一起的线材,也不用找准接口,直接就充电了,多方便1事实却是,除了个别造车新势力,大多数传统主机厂只选择了5W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如果这时候你的手机还无线连接着车机系统,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手机电量可能不涨反降,这是相当令人崩溃的一幕。类似的表述,可以看做是汽车圈对数码科技“偏见”的一个缩影。或许,这也是主机厂对数码科技媒体越发青睐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把Pad安在了车上,更因为他们需要有人来阐述这些功能真正的价值。2015年,特斯拉Model S的年交付量已经达到5万辆,“蔚小理”们则刚刚起步,发着一张又一张的PPT。彼时人们才发现,原来汽车跟智能两个词是有联系的,各路分析师们也都提供了一个愿景蓝图——汽车将会是继电视、电脑、手机之后的第四块屏幕。2022年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理想L9正式发布之后,网友打趣称理想汽车的三大件是冰箱、彩电和沙发,即便新势力们如此“用力”,极个别车型上甚至出现了10块屏幕,但汽车仍旧没能成为用户的第N块屏幕。在完全自动驾驶没能实现之前,汽车上的这几块屏幕对于驾驶者而言最有价值的角色便是语音助手。需要肯定的是,在驾驶场景下使用体验已经相当出色的语音识别功能确实要比在智能手机上更加契合,满足密闭空间、高准确率、快速响应这几个前提,人们使用语音功能的意愿会大大提升,对着车机说话并不会成为一件尴尬的事情。但除了控制车窗、空调或座椅,智能车机和智能手机能实现的功能并无二致,这么看来它确实是一块屏幕,一块替代手机的屏幕。万物互联不等于融合需要肯定的是,在万物互联理念的影响下,主机厂以及芯片厂商都提出了V2X车联万物的理想世界。用手机控制汽车远程启动、开窗通风、打开空调、查看油/电量,这确实让用户的用车体验更加舒适便捷,但这和你用手机控制智能家电并无二致,只是汽车在硬件支持的前提下,提供了一个API接口而已。这并非是新技术驱动之下的创新与变革,而是IoT技术成熟、整车电气化水平提升之后的必然结果,消费者总需要一个理由为技术迭代而买单。现在所谓的车联网仍旧停留在字面意思,距离V2X还很遥远,更不要提融合了,哪来的化学反应?在融合这件事儿上,也不是没有正面例子,比如那家主打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厂商,确实给手机和汽车之间产生化学反应起了一个好头,但也有很多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评价一辆车的好坏,既不能只看硬件,更不应该纯靠“软件”,只有当机械素质、可靠性和完成度都达到了高水准时才算得上一辆好车。在车仍旧是车的前提下,那些把传统汽车和诺基亚硬画等号的人,用非蠢即坏来形容是最贴切的。汽车和手机只是各取所需回到文章一开始的话题,吉利收购魅族最核心的意义是希望Flyme部门能在软件交互上帮助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解决了三大件的问题之后,吉利急需扭转自己在车机部分的劣势,做到真正的“集大成者”。这时候肯定有人会问,不是传闻说购买路特斯ELETRE的用户就会得到一台深度定制的“路特斯手机”么?根据各方消息来看大概率会如此,但对于一辆豪华超跑定位的智能纯电SUV来说,送一台定制手机这很合理,这台手机必然是智能车型的一块拼图,但绝不是一把”钥匙“。路特斯ELETRE与此同时,对用户而言更换主力机是一件成本不低的事情,尤其是购买这类定位车型的用户群体,不管他目前用的是哪个品牌的机型,更换它是需要下很大决心的。不难想象,买车送手机这件事儿,对于消费者而言反而是有负担的。归根结底,主机厂收购手机业务并非是进入一个新领域去厮杀,而是希望经验丰富的软件团队,能够在软件和交互层面让一辆车变得更有竞争力,更上一层楼。吉利看重的是魅族的能力,而非品牌。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是联想手机当年接手MOTO一样,MOTO专利和全球市场渠道的重要性远大于MOTO品牌本身。手机厂商准备造车则是因为在行业门槛降低的同时,原本的优势恰好在汽车领域能够大展拳脚,带来先天优势。当一个企业在手机市场站稳脚跟并排名前列时,它也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为自身创造更大价值,在资金、决心和流量都不是问题的时候,成为汽车新势力是一个顺理成章的选择。不出意外,手机和汽车在如今和可以预见的未来,还会继续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