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微软售价深度评测商务(微软万元售价深度评测)「微软价格」

万元微软售价深度评测商务(微软万元售价深度评测)

这里是溢图科技(原“相机笔记),本文来自特约作者@孙斌1990 ​提起微软,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个统治了全球PC行业数十年的Windows系统。
但今天我们要聊的偏偏是微软的硬件产品。
作为一家大家印象中的“软件公司”,微软当年推出Surface系列时很大程度上是想为OEM厂商做一个“示范”,虽然这个示范今天来看接受度并不算高,但多年的迭代之后还是为Windows阵营带来了最有“逼格”的笔记本系列,并逐渐在软粉群体中成为了一种“信仰”。
和最早的Surface Pro系列的二合一平板形态不同,微软的Surface Laptop系列采用的是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形态,更贴近大多数人对笔记本的印象和使用习惯。
这期的主角就是刚刚上市不久的Surface Laptop 4。
配置详情这一代在外观上的变化不多,主要更新了硬件配置,13.5英寸和15英寸均提供了AMD和Intel双平台可选。
其中15英寸AMD提供了全新微软定制版的8核心16线程AMD锐龙7 4980U移动处理器,成为了首款搭载8核心处理器的Surface笔记本。
此次拿到的正好是Surface Laptop4的最顶配产品,搭配了16GB的内存和512GB的SSD。
微软商城售价13488元。
外观细节整机的外壳均使用铝合金材质,CNC工艺的精度和表面喷砂的细腻程度都是目前业界最顶级的水准,可以说在无论是观感还是触感,都能瞬间感受到旗舰气息。
值得注意的是AMD顶配版目前仅提供了典雅黑一个配色,其他配色只有锐龙5可选。
Surface Laptop 4延续了前代的模具设计,屏幕边框依旧比较宽。
整体设计非常简洁,整个机器的B、C面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和贴纸存在。
干净利落,充满着微软式的审美趣味。
屏幕分辨率达到了2496×1664,依然为Surface传统的3:2比例,在照片显示和文档查看时会有更好的表现。
虽然这是一款传统形态不可翻转的笔记本产品,微软仍然还是提供了10点的触控屏,并可以支持4096级别的Surface Pen压感笔(需要单独购买),可以胜任不少绘画创作的需求。
sRGB色域覆盖可以在92.6%左右,稍微有些低于预期,不过日常使用和简单的修图问题不大。
实测亮度非常准确地停留在了399nit,多次测量基本都在400nit上下(强迫症一本满足)。
亮度算得上优秀。
顶部的摄像头周围集成了多个传感器,支持完整的Windows Hello人脸识别登录功能。
配合Instant On即时启动功能,可以轻松且无需额外操作快速进入桌面。
键盘按键间距非常宽大,几乎可以和标准的台式机键盘媲美,带来的弊端就是没空间容纳小键盘区。
1.3mm的键程和舒适的回馈力度都是目前的一流水平。
输入体验对得起万元级别的售价。
大尺寸的玻璃触控板最高支持5点的触控手势操作。
​Surface Laptop4 15英寸版本的厚度仅有14.7mm,甚至要低于很多小尺寸的轻薄本,重量也控制到了只有1542克的水平。
重量和厚度控制基本上是目前15英寸轻薄本的顶级水平,微软的强大工业设计能力可见一斑。
为了追求极致轻薄的机身,接口方面就不得不进行了妥协。
机身右侧仅有一个Surface Connect磁吸充电接口。
机身左侧是一枚USB-A、一枚全功能USB-C接口和一枚3.5mm音频接口。
接口扩展性仍旧比较一般,日常使用免不了配合扩展坞使用。
好在两枚USB接口都是10Gbps的全速版本,对HUB和扩展坞比较友好。
整个D面没有预留进风口,所有的进风和出风都被设计在转轴处。
从出风口的设计看就知道这不会是一款追求性能释放的机器。
内部结构非常高的拆卸难度和低修复性算是Surface系列的老传统,为了避免对机器造成破坏,这次就不进行实际拆机了。
不过我通过微软方面拿到了新一代的内部透视图,可以通过这些图片了解一下实际的内部结构。
散热系统采用的是单风扇双热管的布局,风扇位于机身右侧转轴处。
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池占据了几乎一半的内部空间,容量达到了47.4Wh。
官方标称续航时间在17.5小时左右(网页+办公)。
实测本地1080P视频循环播放时间可以达到10小时以上,续航表现不错。
这一代的Surface Laptop4仍然使用2230规格的SSD,我手中这台使用的是一枚512GB的海力士BC511,目前的最大容量。
由于拆机会影响保修政策,不推荐自行更换SSD。
容量不够的话推荐通过外接大容量的移动固态硬盘来解决问题。
实测性能依旧比较一般,不过考虑到2230规格的迷你尺寸,这样的性能在情理之中,日常使用问题不大。
无线网卡是来自Intel的 AX200,支持WiFi6 160MHz频宽和2×2MU-MIMO以及蓝牙5.0等最新技术。
微软定制的AMD锐龙7 4980U移动处理器微软为Surface Laptop 4向AMD定制了两枚特别版移动处理器,分别是锐龙7 4980U和锐龙5 4680U。
我手中这台就是采用了锐龙7 4980U移动处理器的版本。
从规格来看,锐龙7 4980U可以看做锐龙7 4800U或者锐龙7 5700U的定制版本,同样拥有8个“Zen2”物理核心和16个逻辑线程,主要区别是基础频率提升到了2.0GHz和最高Boost频率提升到了4.4GHz。
显卡方面同样是8个CU单元,但频率从锐龙7 4800U的1750MHz拉升到了1950MHz,提升了200MHz。
整体而言,锐龙7 4980U作为定制版移动处理器,物理规格基本没有多少变化,主要拉升的是CPU和集成显卡的频率。
CPU性能测试CineBench R15中多线程得分达到了1732cb,几乎两倍于四核心的低压酷睿i7处理器。
单核性能符合Zen2架构的正常表现。
压力更大的CineBench R20中多线程成绩高达3751cb,在8个物理核心面前没有任何悬念。
更传统的CPU多线程测试工具FritzChess Benchmark(国际象棋测试)中,多线程成绩也高达26403千步每秒。
X264视频转码测试中可以达到约46.7FPS的处理能力,可以胜任一些常规的视频视频任务。
显卡性能测试在3DMark的Firestrike项目中,1950MHz频率的Radeon Vega 8显示核心表现不错。
图形成绩达到了3293分。
运行一些类似《英雄联盟》之类的游戏没有问题。
性能释放&散热测试使用AIDA64内置的压力测试工具对CPU进行单烤FPU,一段时间后记录功耗、频率和温度情况。
在开始的一段时间,CPU峰值功率可以达到42W左右,然后逐渐下降,最终稳定在16.2W左右,CPU频率稳定在2434MHz,温度稳定在69℃左右。
全程CPU的温度只有78℃(室温25℃)。
可以看到Surface Laptop 4的性能调校是非常保守的,这与它仅仅14.9mm的金属机身脱不开关系。
烤机过程中C面的最高温度在40℃左右,掌托位置也有30℃左右,但由于金属材质更好的导热性,手指和手腕能感觉到比较明显的热度。
如果性能释放进一步提高,很难在这样薄的机身上做出更好的隔热,C面的温度进一步升高会影响到正常使用。
所以我们经常会在一些追求极致轻薄的机器上看到比较保守的性能释放设定。
总结微软在Surface Laptop 4上展示出了自身强大的工业设计能力和独具特色的思考方式。
特立独行的设计和相对传统的形态融合到一起,给追求时尚和科技感的白领和大学生用户带来了一款足够极致的高端大屏轻薄本。
定制版的AMD锐龙移动处理器在Surface Laptop 4上的表现令人满意,并且横向对比的话,无论是6核心锐龙5还是8核心锐龙7版本的价格和性能都相对英特尔版本更有优势。
有类似需求的话可以到微软商城了解一下,目前官方还提供了24期免息服务。
​​​​@溢图科技 由几个不想躺平的老炮儿组成,主要内容包括手机、电脑、摄影器材、数码酷玩,期待您的关注与互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