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也可别让求职者资质网络招聘(网络招聘求职者万元平台用人单位)

作者:朱昌俊“兼职娱乐主播做吗?手机直播,工资日结,月入3万到15万元
”在网络招聘平台创建简历后,记者接到招聘电话
对于企业名称,对方三缄其口
什么样的兼职月入数万元?企业名称为何成了敏感话题?有媒体聚焦网络招聘乱象,发现不少求职者、招聘者被困其中
为进一步探清背后“套路”,记者日前对14家网络招聘平台进行了求职和招聘实测
没有资质的企业也可以发布招聘信息,甚至有的平台公然出现了招“女外围”的信息,还有人以此为“商机”,做起了出售营业执照、招聘账号的“生意”……报道中所实测出的种种现象,不可谓不混乱,但却未必让人意外
要知道,有关招聘网站虚假招聘、对企业资质缺乏必要审核导致求职者被骗等现象过去已多次被媒体曝光
这则报道再次提醒社会,随着网络招聘平台的进一步扩张,相关行业生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
网络招聘的流行其实是大势所趋
媒体报道,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3.96万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网站1.5万个,2019年通过网络发布招聘信息4.04亿条、发布求职信息8.23亿条
相比传统的线下招聘,网络招聘可极大提升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信息对接效率,也符合网络社会的发展方向
但由于网络的“虚拟”特征,它一旦缺乏相应的资质把关和行业规范,风险也将被明显放大
比如,一些不具备资质甚至不合法的招聘单位和行为就可能借助网络招聘公然获得“行骗”的机会;再比如,作为亿万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入口,如果平台对求职者的信息保护不得力,同样也将形成个人信息泄露的巨大豁口
事实上,仅从当前网络招聘的规模就可以看出,哪怕虚假网络招聘信息只是占据了很小的比例,它也关系到亿万求职者的切身安全和权益
因此,规范网络招聘平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绝对不能低估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像最近发生的货拉拉“女孩跳车身亡事件”,以及此前的网约车安全事件都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也由此倒逼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机制的完善
相对的是,网络招聘行业的乱象和失范程度可能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实际上,发布求职信息同样是每个人的“刚需”
不夸张地说,像重视网约车安全一样重视网络招聘平台的规范性,很有必要
去年,人社部出台了《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从事网络招聘服务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对用人单位提供的招聘简章、营业执照或者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文件、招聘信息发布经办人员的身份证明、用人单位的委托证明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
而未依法履行信息审查义务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无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上述规定即将于今年3月开始执行,具体效果还有待观察
但是,从目前媒体调查的情况来看,平台对于用人单位应该履行的信息审查义务,明显与合规要求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
而这种状况,显然不能仅仅靠被骗的求职者与平台进行博弈,或者说是酿成了“大事故”再来进行监管的跟进
有了服务管理规定后,如何确保常态化的信息审核机制得到落实?至少从1到3万元的罚款额度来看,我们很难相信能真正给平台形成足够的威慑
而由此衍生出的出售营业执照、招聘账号的灰色“生意”,同样需要强力打击
大量出现的网络招聘平台,不能成为让求职者“步步惊心”的存在,更不能成为非法和灰色需求“光明正大”的入口
网络招聘平台的规范化之路,仍任重道远
(朱昌俊)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惊心也可别让求职者资质网络招聘(网络招聘求职者万元平台用人单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