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理论扎根研究资料编码)「《扎根理论》」

一、扎根理论简介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1967年美国学者格拉塞(Barney G. Glaser )和斯特劳斯(Anselm Strauss)在二人专著《扎根理论的发现:质化研究策略》(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中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
该方法要求研究人员在研究开始前不进行理论假设,直接通过实际观察,在收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归纳出经验概括,上升为具有普适性的理论。
扎根理论是一种在质化主导的研究引入量化研究手段的研究方法。
在扎根理论指导的研究中,资料收集方法基本上都是经典的质化研究方法,如参与观察法与访谈法等等;但在资料分析阶段,扎根理论是一种高度“系统化程序”,包括记录、分析、编码、摘记和报告撰写等一系列科学化的步骤,其中对资料进行逐级编码(coding)是其核心环节,也是量化特征最显著的环节。
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可以分为四步:产生研究问题、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理论构建。
这四步当然是很多社会研究需要进行的步骤,但是对这四步中的每一步,扎根理论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方法。

扎根理论(理论扎根研究资料编码)

1.研究问题中的特点——强调自然涌现经典扎根理论非常强调研究问题的自然涌现。
很多研究都是通过对现有文献的阅读和回顾来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而提出研究问题,而扎根理论要求研究者在研究之初要带着对某方面问题的笼统、模糊的兴趣进入研究情境,在对情境的观察和情境中不同主体的互动中自然地发现和提出研究问题。
这其实体现了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
2.数据收集中的特点——强调理论性抽样和理论性饱和数据收集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抽样。
一般的研究往往根据理论演绎提出研究假设,再据此进行随机抽样。
而扎根理论的抽样方式为理论性抽样,即由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概念、范畴或理论指导研究者进行下一步研究的抽样和资料的采集。
换言之,,在数据收集的最初阶段,研究者往往采取的是目的性抽样,即选择具有足够典型性的样本进行初步的研究,再根据研究的进展来决定下一步的抽样对象。
扎根理论认为抽样和资料搜集的工作要一直持续到范畴里的资料达到“理论饱和”为止 。
当搜集新鲜数据不再能产生新的理论见解时,也不会跳出已经编码的资料范畴,则可以说明资料搜集已经达到“理论饱和”。
3.数据分析中的特点——三级编码对资料进行逐级编码是扎根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环,其中包括三个级别的编码: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主轴式编码(axial coding)与选择式编码(selective coding)
三、一个扎根理论的研究实例1.研究问题扎根理论的具体运用:赵豪如在硕士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术化倾向问题研究》中使用了扎根理论的方法。
其研究问题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学术化倾向?实际表现在哪些方面?又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导向呢?具体的研究方法是:基于扎根理论,操作步骤为:首先,收集资料,从已有资料中产生初始概念,对已有资料进行逐级整理;其次,对资料和概念进行不同层级的概括和总结;再有,抽象出理论性概念,构建出不同层级的概念之间的联系;然后,对资料进行依次编码;最后,构建出高度整合性的理论。
2.研究过程论文的整个研究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文献搜集与整理。
文献资料帮助研究者开阔视野,提供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
其次,教师访谈。
本章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不同教师对于当前应用型院校的定位和学术化倾向问题的体验,在访谈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一手资料,在获取一手资料时,尽量综合考虑受访对象的代表性,如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岗位、职位等。
需要明确的是,访谈对象并不是一次性全部选取的,而是在分析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而进行的逐步抽取。
最后,建立三级编码和影响关系构建。
通过对一手资料的逐级编码: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以及选择性编码,将资料与概念进行多次比较和抽象,进而建立起联系,形成实质理论。
3.饱和度检验作者在整理访谈所产生的文本内容时,发现在对第9名教师进行访谈时,并没有出现新范畴的信息内容。
根据扎根理论关于饱和度的检验要求,同时也为了确保研究的可信度,作者依然再次选取了1名教师进行访谈,并没有发现新的重要信息。
由此可见,该研究结论饱和度较好。
4.最终结论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术化倾向确实存在相关问题,主要存在于认知理念方面、评价机制方面、管理机制方面以及政策支持方面。
访谈中也发现,虽然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来规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工作,但是现实中仍有许多应然层面的“不然”,实施层面的“不能”。
四、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几点缺陷扎根理论作为质性研究方法,近年来受到中国学者的广泛青睐。
然而,扎根理论有其自身的缺陷,因此研究者不能迷信扎根理论这一方法论,必须量力而行。
1.对研究者自身素质的依赖过强在实地工作时,研究者每天须面对大量的新资料,很难立即着手整理,以建构下一阶段的理论。
在研究情境的压力下,通常只允许研究者发展概念,很难真正达到一种理论的地步。
由于过于依赖研究者概念上的技能,难以在资料的客观性和研究者的主观涉入之间得到很好的平衡。
2.对理论的可信性难以控制对于将访谈文本数据作为扎根理论的研究资料依据,仍存在着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扎根理论研究的被访谈对象可能会受主观因素影响,提供失实的数据。
同时,扎根理论的资料数据都进行主观、事后的分析,必然导致可信性的缺乏。
因而在对理论的可信程度需要做很严密的演绎的情况下不适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3.难以形成宏观的理论理论有“大理论”“小理论”,从适用层次上看有微观、中观和宏观理论之分。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常在普适性上升到微观层次后就达到了理论饱和状态,不能继续吸收材料扩大理论的普适性了,充其量只能到达“中观”理论层面,不会有较强的普适性。
参考文献:1.贾旭东,谭新辉.经典扎根理论及其精神对中国管理研究的现实价值[J].管理学报,2010,7(5):656-665.2.贾旭东,衡量,何光远.基于经典扎根理论的企业虚拟度及其测评研究[J].科研管理,2017,38(5): 130-140.3.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8-63.
本文转自 | 质性分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