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中国音乐写进教材(新世纪音乐夜莺中国音乐写进)「夜莺中国乐器」

夜莺中国音乐写进教材(新世纪音乐夜莺中国音乐写进)

在上期的推送里,我们提到了音乐家雅尼,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阵大家的童年追忆。
是的,要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人最熟悉的外国音乐家,除了被认定为钢琴王子的理查德·克莱德曼,大概就是来自希腊的音乐家雅尼了。
很多人对雅尼的最初印象,都来自于那首极具中国特色的《夜莺》,这首曲子甚至被选入了我们中学时的音乐教材。
所以大多数人第一次听这首曲子,是在学生时代的音乐课堂上。
悠扬婉转的音乐一出来,让小小的我们灵魂一震,精神也仿佛得到洗涤。
「链接」《夜莺》的灵感来源于雅尼曾经在意大利度假时,每天傍晚都会有一只小鸟在他的窗边唱歌,他想为这只小鸟谱首曲子,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乐器,直到遇见了中国的竹笛。
1997年,雅尼运用竹笛,专门为中国写出了这首经典的《夜莺》。
之后,他的紫禁城音乐会在中国引起了极大轰动。
这位有着雕塑般立体面孔的希腊绅士,却演奏着如此婉转悠扬、如此符合中国人审美的音乐,让国人们惊叹不已。
雅尼也瞬间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外国音乐家之一。
2013年,雅尼作为中国的老朋友,登上了春晚舞台,和古筝演奏家常静一同表演了一曲《琴筝合鸣》。
「链接」2015年,央视播出了专题记录片《河西走廊》,主题曲《河西走廊之梦》也是出自雅尼之手。
「链接」当然,不仅仅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雅尼的作品也经常被用于奥运会广播、奥斯卡开场等场景,还经常在各大广告里作为背景乐出现,成为世界人民最熟悉的音乐之一。
世界掀起“新世纪”音乐风潮雅尼的音乐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确切来说,他的作品属于典型的“新世纪”音乐(New Age)。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开始流行起了一种空灵、纯粹,有着优美旋律、节奏又不那么明显的音乐。
这种音乐听起来仙气飘飘,比轻音乐复杂,又没有古典乐那么宏大和沉重,有些还结合了电子音乐的特点。
大家可以从当时的作品名字感受一下这种音乐的风格:一位叫米恰·琼斯的加拿大钢琴家,给自己的作品分别取名为《彩虹之后》、《梦境之外》、《阳光谷》。
而曲子更是像一幅幅描述大自然的画作一样,用简单的和声、轻盈的旋律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这些作品一经上架,很快便在社会上流行了起来。
后来,这样介于轻音乐和古典音乐之间,有着某种民族特性,又很容易流行起来的音乐,最终被界定为“新世纪”音乐,一方面是摒弃旧世的浑浊,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另一方面,“新世纪”音乐的气质风格,非常贴合当时人们“享受生命、享受过程、享受当下”的价值观,心灵的放松、心情的愉悦成为人们最为向往的精神追求。
于是短时间内,全球刮起了一阵“新世纪”音乐风潮。
雅尼便是这阵风潮中典型的代表,我们听到的《夜莺》和《With an orchid》时所感受到的那种婉转、飘逸、空灵,正是“新世纪”音乐最突出的特点。
当然,除了雅尼之外,还有更多“不食人间烟火”的音乐家加入了这阵风潮。
比如大家熟知的英格玛乐队,1990年成立后以神秘主义风格瞬间吸引了无数乐迷。
他们最有名的作品,大概是1996年为亚特兰大奥运会创作的宣传曲《Return to Innocence》(《返璞归真》),这是一首典型的 NEW AGE风格,其中开头的那段哼唱,极富穿透力,采样自台湾阿美族老艺术家郭英男吟唱的《老人饮酒歌》。
「链接」而当时的爱尔兰,除了有影响了王菲等一代华语音乐人的小红莓乐队外,还有一个非常酷的女歌手,名叫恩雅。
她也是“新世纪”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恩雅的声音神秘空灵,充满了治愈的力量。
她凭借独特的嗓音,极强的唱功,同样俘获了不少乐迷。
她为电影《指环王》献唱的插曲《May it be》,不仅被广泛传唱,还拿到了奥斯卡奖、金球奖、格莱美提名等多项荣誉。
「链接」除此之外,还有被称为“BGM之王”的班得瑞,作品霸榜美国Billboard的北欧组合“神秘园”,日本音乐家喜多郎等,都是这阵风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在新旧世纪交接的历史时刻,将“新世纪”音乐传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华语“新世纪”音乐走向国际而与以往不同,这一次,华语音乐也终于跟上了世界的脚步,加入到了这阵“新世纪”音乐风潮。
歌手朱哲琴是中国“新世纪”音乐的最早代表人物之一。
或许如今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已经很陌生了,但她的作品相信大家应该多多少少都有听过。
比如在小学音乐课本上出现过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一个女孩为了保护丹顶鹤,献出生命的真实故事,词曲都非常感人。
「链接」再比如带领中国新世纪音乐冲出国际,走上巅峰的《阿姐鼓》。
这张专辑诞生在1995年,取材自西藏的一个古老传说,是音乐家何训田多年的探索和积累下,将西藏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成功结合的典范。
「链接」值得一提的是,朱哲琴在录制这张专辑时,每首歌都是从头至尾原声演唱,没有任何剪辑和混音,在何训田的制作下,整张专辑充满了浓烈的东方民族风味。
1995年,《阿姐鼓》在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行,也是国际唱片史上第一张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至今为止依然是各大音响店最爱的“试音碟”。
《阿姐鼓》之后,中国流行乐界的新民乐浪潮开启,民族音乐逐步走向通俗化。
民乐歌手也不断尝试,加入“新世纪”音乐的大浪潮。
最早唱《青藏高原》而一夜成名的李娜,在探索中推出了极具民族风味,大气磅礴、音质绝佳的《苏武牧羊》。
而早期试图走摇滚路线的内蒙汉子腾格尔,在“新世纪”音乐浪潮的影响下,重新回归民族歌手,写出了自由、博大、豪迈的《天堂》,在这首歌里,我们感受到了来自草原最原生态、天地人和之美。
经过九十年代的摸索和试验,时间真的来到新世纪后,华语乐坛对“新世纪”音乐有了更新的尝试。
新世纪音乐组合“女子十二乐坊”的出现让大家眼前一亮。
她们将中国传统民乐与流行乐进行全新的搭配组合,古筝、琵琶、三弦、埙等十二种民族乐器与西方电子乐相结合,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西方音乐实现了跨越式融合。
女子十二乐坊的作品曾两次获得格兰美提名,在全世界引发了相当大的关注。
「链接」当然,大家更熟悉的,或许是后来唱着《万物生》的萨顶顶,以及参加过《我是歌手》的哈雅乐团。
他们的音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都是“新世纪”音乐的延续。
本周更新的《华语音乐养成史:多维解析流行乐》课程中,我们将走进在西方音乐影响下中国的“新世纪”风潮,从来都是“慢半拍”的华语流行乐是如何跟上这阵“新世纪”音乐潮流的?而《阿姐鼓》又凭什么可以创造历史,带领华语音乐走向国际?解锁本期课程,一起走进浪漫而又神秘的世纪之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