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转发处罚公职人员提醒办公(转发办公要注意文件公职人员)

使用手机处理公务的情形越来越普遍,很多公职人员将微信应用于日常工作,不少机关单位建立了微信工作群。
微信办公确实可以为工作带来一些便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使用微信办公导致的泄密案件逐年递增。
2016年10月,某市市委某部门为部署相关敏感工作,印发了涉密文件,并通知该市29个乡镇派人签字领取文件。
某乡政府干部洪某到市委领取文件后,认为事件紧急,又正值深夜,于当晚将该件拍照发送到乡政府微信群。
群成员杨某看到后,立即转发到其他微信群。
之后,该件被数次转发到多个微信群和微博,造成泄密。
2017年10月,某单位办公室副主任肖某,为向在外检查工作的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找到保密员赵某查阅文件,擅自用手机对1份机密级文件部分内容进行拍照,并用微信点对点方式发送给在外检查工作的领导。
案件发生后,有关部门撤销肖某办公室副主任职务,并调离办公室岗位;给予负责管理涉密文件的赵某行政警告处分;对负有领导责任或监管责任的李某、秦某和邵某进行诫勉谈话,并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2017年10月,某县司法局从机要局领取4份涉密电报后,交给跟班学习的刘某。
因当时为十一长假期间,单位放假,刘某便将4份文件报头拍照后发至司法局工作微信群,并请示局长何某如何处理,何某在群里说电报内容不是很清楚,让刘某把文件内容发到群里告知大家。
随后刘某将文件内容全文拍照后上传至群中。
案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给予何某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按科员安排工作;给予其他责任人何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杨某行政警告处分,对刘某作出延期转正处理。
2015年3月,某广播电视台所属报社总编办工作人员陈某在接到台总编室的一份涉密文件后,为迅速将文件内容告知正在北京指挥“两会”报道的报社副总编牛某,用手机将通知拍成图片后准备通过微信发给牛某。
陈某使用计算机登录微信发送图片,在操作时突然弹出一个微信群窗口,导致误将图片发到该微信群,并通过该群外泄。
案件发生后,直接责任人员陈某受到辞退处理,报社总编办主任张某受到停职检查处理,总编室主任陈某受到停职反省处理,报社总编辑秦某受到通报批评、扣除绩效处理。
保密部门组织查办的此类泄密案件往往存在某种“客观因素”:待办公务紧急,其他通信方式不畅,无法当面交办或报告,技术失误乃至领导指示使用微信传送等,实际是当事人漠视保密法律法规,对发生泄密后果心存侥幸。
微信办公导致泄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四十八条第七款“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微信办公作为一种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本来无可厚非,问题并不在于微信本身,微信办公导致泄密的真正原因还是机关单位保密管理松懈,对干部职工保密教育培训不够,干部职工保密意识淡漠。
1.机关、单位要加强保密宣传教育,把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层层传导到每一个人。
领导干部要管好身边工作人员,做到经常提醒,干部职工不仅要保证自己不使用微信传密,发现此类情况还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2.原则上不提倡使用微信办公,因工作需要组建的工作群,交流内容应严格限定为周知性的一般信息,禁止传播一切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3.禁止涉密人员使用微信办公。
4.将涉密载体全过程管理与智能手机使用保密管理结合起来,从源头上消除涉密文件数字化的隐患。
公职人员注意,微信使用不当,容易触碰纪律底线当下,使用手机发送微信,在“朋友圈”转发各类文章、信息,是人们互相之间交流、沟通、联络、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
然而,一些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苗头在微信上出现。
1、妄议中央一些党员干部在微信群、“朋友圈”忘了自己的身份,随意发表观点。
东部某市公安局副局长吴某,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并发表评论公然否定“一国两制”。
随后,其观点被大规模转发,在当地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吴某也因“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受到纪律处理。
2、造谣、传谣“朋友圈”看起来似乎是私人空间,其实更多的却具有公共空间的属性,经过数次转发后,其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根本无法想象。
有的党员干部虽没有在微信上发表违反政治纪律的言论,却在微信上有意无意地传播谣言。
2016年11月3日晚,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干部黄明成携家人去县城某超市购物,听见一个中年妇女大声呼救,“有人抢劫”,黄明成前去追赶歹徒,但没有追上。
在返回的路上,黄明成听见有人议论,县城近期有人抢小孩,抱上车就跑。
回家后,黄明成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身边的人。
于是,在没有调查事件真实性的情况下,他编写了一条“沱江县城街道上连续发生抢劫和抢小孩案件,抱上车就走”的信息,在微信群里发布。
这条谣言被频频转发,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2017年1月,黄明成因此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3、违规收受红包除了发表不当言论、传播谣言,微信可以收送小额红包的功能也成为个别党员干部搞违法乱纪、利益输送的工具。
近年来,各地查处了多起换届选举期间发放微信红包贿选的案件。
比如,广东省河源市仙塘镇古云村党支部书记李某,就因在党支部微信群里给41名党员干部发放数万元微信红包涉嫌拉票贿选,被立案调查。
既不逢年过节,又无喜庆之事,且在换届选举的特殊时期,发红包的用意不言自明。
不论金额大小,不管用意如何,党员干部通过微信收送红包当慎之又慎。
4、微信群非法外之地,这些信息别乱发①政治敏感话题不发②涉黄、涉毒、涉爆等不发③有关港澳台新闻在官方网站未发布前不发④军事资料不发⑤有关涉及国家机密文件不发来源不明的疑似伪造的辱警的小视频不发⑦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信息不发编辑|杨思来源|全国普法办公室、津工E家(ID:tjszgh)、工人日报客户端
要注意转发处罚公职人员提醒办公(转发办公要注意文件公职人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