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天下(产品模式都是用户午餐)「午餐模式是什么意思」

创业数十载,曾写过若干类型的方案,也看过不少商业计划书,还有什么花样没见过呢?我们对一个陌生的领域缺乏敬畏之心,总觉得自己多识广,阅人无数,看过各种海量BP,认为商业的东西都是相通的,“可爱”的自以为懂了
比如当共享领域的创业者一讲PPT,很多人大脑里就会情不自禁的抢先闪现出滴滴、摩拜、ofo、以及各种共享充电宝等等,由此做一些浅显的对比参考,到最后,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听进去,还是固守原来的那个逻辑
有时候,我觉得一个小白更容易理解和认识一个新鲜的事物
最近十年流行的商业模式笼统的说不就是C2C、B2B、B2C、C2C、O2O、P2P、数字营销、直销、新零售、直播、区块链、共享经济这些了嘛?绕过去绕过来,依旧是换汤不换药,稍微有点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知道
其实,我们理解一种商业模式很容易,但要看懂相同模式下,不同领域的运用场景却很难
比如在C端共享单车领域里面大家最担心的车辆损坏和丢失问题,在B端共享领域里面可能并不存在,这些与众不同之处是要用心走进终端才能领悟到的
现在,也许大家心态都端正了,我们开始“普及”到底什么是共享?文章进入正题首先要反驳的就是一个自称(或被称)为“共享经济鼻祖”的罗宾·蔡斯女士,因为她提出了一个共享经济的公式:产能过剩+共享平台+人人参与
什么叫“共享”?顾名思义就是共同享有,既然都共同享有了,那就是不需要再花钱了,严格意义上讲“共享”就等于免费
试问市面上的各种共享产品,哪个是免费的?所谓的共享,其实就是租赁的意思,只不过资本喜欢一些听上去更“高大上”的概念而已
从某种层面上讲,“共享”一词就是从共享单车开始流行起来的,为了融资嘛,需要包装,这很正常
而罗宾·蔡斯女士随便提了一个“产能过剩+共享平台+人人参与”的公式,就被视为鼻祖了?那么,真正的共享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其实,各种共享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比如喜来登、希尔顿、如家、7天这些连锁酒店,不就完全符合罗宾·蔡斯女士提出的“产能过剩+共享平台+人人参与”的公式吗?按照这个逻辑,喜来登、希尔顿的客房,总统套房难道不属于共享?没听这些酒店老板说自己是“共享经济鼻祖”呢?再放大一点讲,我们身边的各种名山大川,才是真正的共享呢,都不需要花钱就能一饱眼福?只是现在的很多名山大川逐渐变成了4A级、5A级景区,开始收费了,共享也就慢慢的变质了
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的共享,几乎都是租赁的意思,而租赁也有多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风险和回报各有利弊
经营性租赁模式经营性租赁是指出租方将自己经营的产品进行反复出租给不同承租人使用,由承租方支付租金,直至资产报废或淘汰为止的一种租赁方式
该共享模式出租方提供全部产品,并制定产品租赁单价,某一承租方申请租赁产品,到期如数归还,并支付租金的一种商业模式
融资性租赁模式融资性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以转移,也可以不转移
由融资租赁公司出面建立融资性租赁共享模式的服务站,用户只需支付产品价格的一部分,即可获得该产品的部分所有权及使用权
同时,用户应保证该产品的使用效率应超过多少,否则,融资租赁公司有权收回该产品,当然如果该产品的使用达到一定的时长即可完全拥有该产品的全部所有权
该种模式可以保证产品的使用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户固定资金的占用,既可以帮助用户得到产品的使用权,也可以得到产品的所有权
循环共用模式循环共用模式是指政府或大型连锁企业设立循环共用平台,用户可以在该平台申请产品的使用数量及时长,自取或利用平台将产品送至用户手中,产品可在A地使用,在B地或C地进行归还,并支付租金
多方协作模式多方协作是建立一个产品共享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注册方式成为该系统的会员,成为会员的多方用户可以将自己空闲的产品拿出来进行共享,每个用户如在银行存取款一般存取产品
当用户的产品使用频率比较低时,用户可以将产品存入共享系统,供需要的用户租用,收取一定比例的租赁费用;当用户的产品使用频率比较高时,可以取出当初存入的产品,供自己使用
“互联网+”模式“互联网+”是在多方协作共享模式的基础上,开发循环共用线上平台和APP,同时每个产品都植入芯片,该芯片可以记录该产品的基本信息、状态及定位,产品的拥有者可以像在网上银行存取款似的,存取自己的闲置产品,同时,用户也可在该平台上办理租用、归还事项,使用该平台可以完成产品的线上交换、租赁、售后回购等业务
由于此种模式是在多方协作共享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涉及的用户比较多,地理位置上来说也比较分散,“互联网+”共享模式可以全程监视产品状态及位置,利用其芯片更好的管理产品、提高效率、节约运维成本,更有利于发展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塑托邦”模式取上述模式之精华,独树一帜,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循环共享服务
表面上看塑托邦也是搭建了一个平台,产品在A地使用,在B地或C地进行归还,但其中的运维又是另外一堂很深的课题,这已经属于商业机密范畴,恕难展开讨论
回到前文提到的我们理解一种商业模式很容易,但要看懂相同模式下,不同领域的运用场景却很难,比如C端共享和B端共享的差异化,再比如B端共享在快销、电子、汽配、三农、原材料等不同行业的复杂使用场景等,把这些运维都彻底弄明白了,也许才是真正的读懂了某个项目
有人吐槽共享单车搞得“一地鸡毛”,可能是因为早期的创业者高估了国民素质,以及对投放地点缺乏精准调研等原因造成的,当及时调整了运维方式,市场上有些共享单车是越来越好了的
再看看共享充电宝,排名靠前的几个品牌收费不低,目前还挺滋润呢,更别说早就存在共享概念的各种酒店了
毋庸置疑,共享经济是一种值得倡导的环保经济
在我们对某个事物缺乏深入了解的时候,很容易发出一些不在一个频道的担忧,比如,我们要求经营性租赁模式要和多方协作模式一样轻资产化;再比如我们把服务站(仓储网点)的投入问题放在循环共用模式上杞人忧天;又或是上下游供应链的利益关系及生存现状都没有搞清楚就天真的想把他们整合在一起
再高大上的商业理论都是建立在以点带面的基础上的,没有点点滴滴的深入思考,如何支撑起一个伟大的宏图战略?深度不一样,看问题的维度自然也就不一样了,吃瓜群众认为淘宝、京东、拼多多,都是卖货的电商平台;键盘侠调侃淘宝是卖“义乌小商品”的,京东是卖“电子产品”的,拼多多是卖“假货”、“农产品”的,虽是戏言,至少还能有些区别
而一些偏远山区的爷爷奶奶辈,直接认为你们这些年轻人都是在外打工的,都是“同行”,才不管你是哪个行业的呢
“你给我谈共享?啥是共享?”(来源:塑托邦,作者:墨音)
午餐天下(产品模式都是用户午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