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近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了2020-202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获奖名单,中建七局交通公司参建的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榜上有名也是该项目在获评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李春奖)之后斩获的又一重要荣誉台州沿海高速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全长147公里,由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组成,北接杭州湾跨海大桥直通上海中建股份以PPP模式投资建设的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一合同段总长32.1公里,建安总造价约45.55亿元其中,交通公司承担第五标段建设任务,包含浦坝港特大桥、小湾大桥和关小线桥,以及路基工程抢先机、推进度,打造高效履约工程项目中标后,交通公司立即调兵遣将,早期管理人员迅速就位,白天跑现场熟悉地形地貌,晚上讨论施工计划、重难点工程技术方案和各种材料设备的采购与资金问题,并率先启动钢栈桥建设钢栈桥作为建桥的海上便道,承担着提供作业面和材料设备运送的关键任务但随着栈桥向远海主航道纵深推进,海水不断加深,水流更急,施工人员安全风险加大项目部坚持“化险为夷、化繁为简、避险求安”原则,运用BIM技术进行钢栈桥及钢平台建模设计,通过“作业机械化、模块拼装化、工序简单化”的栈桥施工方法,把水面作业改为平台作业,把前方海上作业转为后方陆地作业,使大量工序在“工厂化、标准化、流水化”作业中完成,确保了栈桥施工的安全,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通过强化管理和抢拼进度,项目部创造了一路骄人的业绩:率先建成全线首座拌合站并产出全线第一罐混凝土;浦坝港特大桥首根111米长主桩基顺利浇筑完成,并刷新中建七局桥梁施工两项历史纪录;浦坝港特大桥18、19号两座主承台桩基、墩身均提前完成,大桥架梁施工提前完成……项目部以担当和实力,事事争先,实现高效履约,并在中建指挥部项目综合管理、进度管理、商务管理、党工团建设等工作中获得优异成绩破难题、强施工,打造精品交通工程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浦坝港特大桥主桥设计为跨度(68+120+68)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主跨120米的大跨径决定了两个主墩承台必然“庞大”,且处于深海区,深长桩数量多,施工条件复杂,建设难度极大多达44根的海上深长桩,且最深桩长达到127米,这对项目管理人员来说是一次巨大挑战试钻桩施工过程中,当钻孔桩基深度超过50米时,现场的地质淤泥层已超过勘探资料记录的厚度,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地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护壁泥浆的“配合比”参数,满足特殊地质对护壁泥浆的要求,从而保持了桩基孔壁的稳定在主桩机钻孔深度超过100米后,岩层地质发生变化,桩基底部岩层强度远高于“普通岩层”硬度经过反复研讨,项目部利用二级气举法工艺辅以大直径超长钢护筒和高性能泥浆护壁材料顺利完成桩基成孔施工,保证了大桥主承台超深桩基的顺利成孔灌注,并且一鼓作气完成剩余43根超深桩施工基于此总结的“东海强潮汐区冲海积地质深长桩基施工工法”也获评河南省省级工法攻克了水下深长桩难题,两个“庞大”的主墩承台也是浦坝港特大桥施工技术的又一难点为解决超大型主墩承台施工难题,项目部在广泛借鉴国内施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创新,利用BIM技术、迈达斯有限元软件分析,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巧妙利用潮汐间隙时间,自主进行了承台钢吊箱围堰的设计采用“大潮差海域异型承台钢吊箱围堰”施工工艺,成功完成了全桥36个承台施工,节约了一半的承台施工时间,且大大减少钢材的用量,提高了围堰各构件的周转利用率,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海上大型桥梁主墩承台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重创新、提品质,打造优质跨海工程浦坝港特大桥横跨台州湾,属于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易受海水中氯离子侵蚀,影响桥梁结构耐久性为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项目部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采用“双掺”技术,不断优化和改进“双掺”比例,寻求满足各项指标要求的最佳配比,最终取得显著成效,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显著增强,从而保证了桥梁结构耐久性符合设计使用年限要求由于沿海高速路基工程大都处于软基之上,主要为淤泥质土,路基沉降量大,沉降周期长,后期极容易产生路面开裂问题为避免不均匀沉降现象发生,保证路基整体稳定性,项目部采用泡沫混凝土施工方案,有效解决了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避免了“桥头跳车”现象的出现,且提高了路堤稳定性、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减少后期运营成本,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在高速公路工程中大规模应用泡沫混凝土的典型范例此外,项目部积极推进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信息化建造技术,采用钢筋智能化加工设备,提升钢筋加工合格率和加工效率;标准化建设钢筋加工场、预制梁场、拌合站,实现梁板预制、盖梁骨架安装、桥面系、防撞护栏等施工标准化标准化建设和新技术应用取得显著的效果,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为把项目建设成优质跨海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三年艰苦奋战,筑就跨海通途中建七局交通公司将牢记使命、践行担当,发挥基建专家优势,为地方发展铺筑“共赢”道路,为交通强国建设继续砥砺奋进(通讯员:李东海)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