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训《小庭婴戏图》败絮自拥,何惭儿子为了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屡次辞官,没有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这算不算一种自私?对此,陶渊明回答:败絮自拥,何惭儿子?
五十岁那年,渊明患疟疾病重,自以为将不久于人世,便与五个儿子立下遗言,即《与子俨等疏》虽然他后来病愈,但这封准遗书却是他真实的辞世心声在遗书中,他对五个儿子表白心迹,承认自己“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对儿子们抱有歉意但他希望他们能理解此乃天性使然,接着他告诉他们自己理想的生活是这样的:“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他对儿子们唯一的期盼就是,他们兄弟五人能够和睦相处这是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他的人生理想同样,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以实现的如果一个人能把简单的事做好,就已经很不简单了追求自己人生自由的父母,也一定会给子女以人生的自由这也是个简单的道理苏汉臣《灌佛戏婴图》(局部)“娇儿”与“痴女”杜甫在诗中经常写到他的儿女例如《月夜》中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羌村三首》中的“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尤其《北征》诗中,写他自凤翔放还回到鄜州家中时,看到儿女们: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儿子饿得面色苍白,偷偷背过身掉泪,垢腻的脚上没穿袜子再看两个女儿立在床前,身上穿着补丁衣服,短才过膝(唐时的女装长过脚面)这时的杜甫不是诗人,只是一位父亲,心疼地看着自己的儿女等他打开包袱,拿出为家人带回的粉黛衾绸等礼物,又看到: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写女儿懵懂化妆,年纪小还不会画,却已知道爱美,“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让人又好笑又心酸他自己生还回到家里,孩子们的天真让他几乎忘了饥渴孩子们问外面发生的事情,争着扯他的胡须,他说:我怎么能忍心嗔喝他们呢
杜甫在苦难中总是看到孩子,他看孩子的眼光既疼爱又无奈孩子来到世上,跟着大人受难,他们是可怜而无辜的孩子像一面锋利的明镜,让我们看见我们身上的“原人”,即潜藏于内心深处作为孩子的那个人,因此急剧加深我们对人生苦难的感知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即使南村那群顽童,在杜甫笔下也有几分可爱: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想必群童欺负他,不是因为他老无力,概亦因他平日对小儿一贯慈祥,所以他们才敢“公然抱茅入竹去”有趣的是,虽然是穿着褴褛手脚垢腻的儿子,但杜甫在诗中对他的命名永远是“娇儿”被子又硬又冷,孩子不好好睡觉乱蹬,他将此日常情景说成“娇儿恶卧踏里裂”诗人张枣曾回忆自己童年时,一天早晨当他醒来,外婆表情遥远地对他轻声念了这句诗他听了立即被那个语气迷住,当外婆解释说这是杜甫的诗,那个“娇儿”就是你,“恶卧”就是不会睡觉把被子都踹破了他觉得这句诗说得又准又美,说的既是他,又像说别人,突然觉得周围叠合进了另一个周围,但看上去样子并没变在接受香港诗人黄灿然的采访中,他将那次体验称为对诗歌之境的第一次开悟这也许就是诗歌如何通过言说安慰诗人的苦难,并照亮他人的生命体验通过陌生化的命名,通过魔力的语气,通过文字与声音的编织,现实被提纯被重构,从而获得了更强大的生命《货郎图》伟大的“儿烦恼”《诗经·桧风·隰有苌楚》曰:“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这首诗一唱三叹的是,桧人不堪乱世之苦,而羡慕起草木的无知无家无室人在痛苦于颠沛流离、困顿于生存奴役之际,往往会羡慕鱼鸟的自在,乃至羡慕起草木的无知颠沛困顿,于自身或堪忍受,而不忍见家人为之受累;于成人或能安之若命,而不堪孩子无辜受苦当此之时,有家室反不如无家室,有儿女反不如无儿女“隰有苌楚”三叹“乐子”,苦不堪言,故羡慕羊桃枝叶的婀娜沃若,乐彼实为哀己,实为惨极无告的呼号安史之乱爆发后第二年(756年),杜甫举家徒步自白水逃难赴鄜州,途中历尽险艰,孩子们因过于饥饿,怕虎狼听见而不敢啼哭,只好咬自己的父亲以缓解痛苦这些骇人的细节都被杜甫写进纪行诗《彭衙行》中: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小儿有点懂事了,故意要苦李吃天雨泥泞,而无雨具,山路湿滑,天寒衣单,有时一整天,也不过走在数里之间没有食物,摘野果充糇粮以活命,雨大时就在卑枝下以求庇护杜甫和家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活在饥饿中在徙往鄜州之前,安史之乱尚未爆发,他自京城回奉先探亲,“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寄居鄜州不久,又举家前往秦州,而后同谷,而后过剑门,而后赴成都在饥走荒山道的逃难生涯中,自己一身尚且不置,见儿女们受此非人之苦,每每令他身心惊惶,比如“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在成都暂时安定下来之后,尽管他自己时常北望伤神坐北窗,但看到妻儿们的生活情景,也让他感到一丝安慰:“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在平静的生活中,儿童才能释放出天然的童趣,也才能真正作为儿童而存在周作人在《杜少陵与儿女》一文中说:“大抵疼爱小儿本是人情之常,如佛教所说正是痴之一种,称之曰烦恼甚有意思但如扩充开去,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客观的加以图写歌咏,则此痴亦不负人,殆可称为伟大的烦恼矣”并为杜甫题儿童杂事诗《儿烦恼》一首:诗人省识儿烦恼,痴女痴儿不去怀稚子恒饥谁忍得,凄凉颜色逼人来作者|三书;编辑|张进、李永博;校对|李世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