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招了做作业屏幕(孩子课后孩子们作业做作业)「课后作业要注意什么」

开学已近半月,家长终于可以摆脱“神兽”居家的折磨,不用天天盯梢监控、斗智斗勇
然而,上了超三个月网课,又在家过两个月的暑假,离开校园半年之久的孩子们,真的开启了认真学习的模式吗?先来一个小自测:1、晚上睡得晚,早晨起不来,与被窝难舍难分?2、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还会打瞌睡?3、放学回家后,情绪低落、疲倦或是无精打采?4、学习效率降低,写作业拖拖拉拉?5、和手机藕断丝连,和电视依依不舍,戒网瘾难?如果孩子出现多个以上症状,那必须引起注意,很可能是患上了“网课后遗症”
网课后遗症一:屏幕戒不断上周,七年级男孩的小蔡偷偷把手机藏在书包里带进了校园,下课时,他悄悄将手机揣进口袋,准备拿到卫生间里去玩
被老师发现后,小蔡的手机被没收
老师了解情况后发现,居家网课和暑假期间,小蔡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管他,他每天玩手机、看电视,作息不规律,经常晚上11-12点入睡,早晨10-11点起床
上学之后,小蔡的“手机瘾”难戒断,无法抵御手机的诱惑,为此还跟他的父母大闹过几次
对症下药:家校合力斩瘾斩断网瘾,需要家校合力
新黄浦实验学校校长黄俊杰透露,一方面,新学期开学之后,校内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不通过APP等形式布置作业,并将家校沟通的方式从多个平台合并集中
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家校互动,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帮助孩子规范电子产品的使用
电子产品的使用,特别需要引导
黄俊杰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协商使用时长、频率等,每天不超过1小时
家长需要求孩子每天先写完作业,才可以使用电子产品娱乐
如果孩子不能遵守约定,则需要根据约定承担一定的后果
另外,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利用电子产品的诸多功能拓宽知识面、提高生活适应技能
例如教孩子使用电子地图,查询出行路线,了解周边景点和美食,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有趣的纪录片或科教节目,学习做科学小实验等
网课后遗症二:线上“夹生饭”线上教学对孩子的自觉性要求很大,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别较大,有的孩子自觉性比较高,学得更透彻;有的孩子自觉性不强,学习效果不如课堂
线下复课后,部分孩子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一部分成为“黑马”,弯道超车;另一部分,则把网课烧成“夹生饭”,回归课堂后开始“蒙圈”
对症下药:“托底计划”据黄俊杰介绍,学校开展分层教学,注意课堂问题分层,课后作业分层,关注学习薄弱的学生
同时,通过随堂检测,找好知识的衔接点,使学生尽快完成知识上的过渡
并通过课后服务等方式,开展“托底计划”,做好增优补差
特别是对于状态下滑明显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孩子尽快找回学习状态
网课后遗症三:上课易分心当居家上网课时,吃零食、睡觉、走神发呆、溜号偷玩游戏等成为习惯,正式复课后,这样的孩子便开始不适应相对严格的学校管理和严肃的班级氛围: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哈欠连天,难以聚精会神,常常东张西望,小动作也变多……对症下药:过渡期“慢课堂”“开学设过渡期,不赶进度,不急于教新课,变‘慢课堂’……”黄俊杰透露,新黄浦实验学校将开学前两周设为学习适应期,以回顾和总结为主,教学进度放慢,课堂上多关注,多提醒,多练习,给学生温习旧知的时间,给他们提供改正不良习惯的机会,帮助孩子从线上过渡到线下
同时,9月份不安排测试,给孩子一定的缓冲期,学习强度逐步爬升
老师的授课方式也尽量灵活,设计些有趣的教学环节,寓教于乐,调整孩子的听课状态
网课后遗症四:做作业拖延做作业心不在焉,边玩边学,效率低下,“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只想玩手机;字迹潦草敷衍,不仅写得慢还容易出现错别字;离开家长的监督,无法独立完成作业;为了应付作业,甚至去抄答案……部分孩子无法适应开学后的作业节奏,做作业缺乏动力,“拖延症”明显
对症下药:个性化指导“与2020年疫情网课后的状态相比,由于今年的线上教学的技术更趋成熟,老师也有了一定的经验,所以孩子们整体上网课学习的情况都好了很多,学习习惯出现下滑的概率大幅度减少,当然不排除个别孩子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宝山区实验小学五年级班主任曹灵芝说,以作业为例,开学后的教学中,老师就非常重视作业的分层指导,比如有的可以让孩子们独立完成,有的则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堂里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后再提笔,尽量减少困难,增加孩子的学习自信心
老师在留作业的时候,也会有选择性地进行布置,绝不以量来规定作业,而是以保质为前提,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消化和吸收,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当然,经过长时间的居家学习之后,家长更需要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及时帮助孩子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曹灵芝建议,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制定新学期新目标,增加孩子的学习动力,想方设法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孩子的内驱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孩子做作业不拖延
网课后遗症五:同伴交往难长期居家,在社交方面,孩子们也出现一些“倒退”现象:一是,同伴之间不知如何相处,出现更多冲突;二是,孩子们之间没有冲突,也没有了交流
前者是孩子们在重新适应彼此,尝试划定界限
后者是设置了过度的界限,把自己变成了“孤岛”
除此之外,开学以来的各项群体活动中发现,有些本来就内向的孩子变得更加内向,害怕社交,不爱参加集体活动
对症下药:多给时间和机会黄俊杰表示,对此,学校给孩子们提供更多展示机会和团体活动体验,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锻炼与同伴交往的能力
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钱捷提醒,对于孩子们的“社恐”,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和机会,慢慢陪伴着孩子去适应改变
课后招了做作业屏幕(孩子课后孩子们作业做作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