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天文步骤拍摄(拍摄叠加观测设备肉眼)「天文摄影如何叠加」

叠加天文步骤拍摄(拍摄叠加观测设备肉眼)

网上有一个很有名的对比照片,估计会给很多想观测星空的人沉重一击。
借用展示一下。
有些夸张,并且某种程度上是不对等的对比,不说拍摄设备,但从观测设备上讲左侧图片与右侧图片就不在一个量级上面。
因为是引用的图片,不是自己拍摄的,但是基于经验估计,左侧木星那个图片的观测设备至少是200cm口径以上的天文望远镜,放大倍数也应该在200倍以上;右侧木星那个的观测设备,口径应该不会超过80,放大倍数也应该在60-80之间。
但是,就算是设备接近或相同,我们用肉眼通过目镜直接看到的图像,经常也会与在网络上看到各个发烧友发布的图片相差甚远,这个就和我们眼睛的构造以及我们现在的数码拍摄工具有关系了。
一般直接用肉眼通过目镜观测,肉眼的像素分辨率那是普通数码相机拍马也赶不上的,但是人眼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于环境的适应性不是那么快,而且能够感受到的光源强度范围是有限的。
所以确实有些星体,单靠肉眼去观察,会很模糊甚至看不到。
而且,天文观测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去慢慢做的事情,使用肉眼直接观察,匆匆忙忙地看上一眼,和平心静气连续十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观察一个目标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有些美景只是自己看到,不能保存下来分享给朋友,或者压根通过普通手段根本看不到,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对应的拍摄设备了。
注意这里,观测设备和拍摄设备是两个东西。
我们的观测设备说的是望远镜系统(包括了支撑系统、光学系统等等,后面我会慢慢分解细说,今天就先带过),拍摄设备就是相机或者电子目镜了,其实可以统称为数码相机。
和我们的肉眼相比,拍摄设备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设置感光元件的曝光时间(对焦这些就不提了,^_^),毕竟1秒钟和30秒钟,感光元件上被光子撞击的次数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我们的肉眼没有这个参数设置,天生的劣势。
当然,虽然都可以称为数码相机、电子镜头,但是这里面的差距就大了,经过这些年智能手机摄像头的升级大战,我想大家也都能明白,这里咱们就不对比千元级别的镜头和几万甚至十几万元级别镜头的差距了,作为草根,咱们就用最基础的就好,哈。
但是,仅仅靠曝光时间这一个参数的设置,还远远不能做到我们前面那个照片的差别,生成最终的精美图片,一般都至少要经过 叠加-锐化 这两个步骤,才能展现出效果。
我们这里就先简单解释一下叠加。
很多深空天体的拍摄,叠加中还需要进行LRGB的色彩通道处理,那部分以后再说。
只针对行星、月面拍摄的简单叠加进行一下简单说明。
在进行拍摄时,就算拍摄的是同一个对象,每一帧画面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产生的原因大部分是大气抖动的干扰。
结果就是对着同一个目标拍摄100张照片,有些照片这个部分清晰,有些照片另外一个部分清晰。
所以,一般天文拍摄要记录一个拍摄对象的细节时,都会连续拍摄上百张甚至上千张照片,然后通过工具软件对其进行叠加,软件利用算法形成一个包含最多细节的图像。
上面这两个图片,就是前几天拍摄的月面细节的叠加前后的对比,做了放大,好看清楚一些细节。
当时也是为了熟悉和测试设备,拍摄了60张,右侧的是其中一张的局部,左侧的是60张照片叠加后的效果。
红框框住的部分,应该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别,虽然都不很清晰,但是能看到叠加后多出了不少细节。
这两个图片,是一次拍摄木星的对比,这次拍摄用的设备也是第一次上手,有很多调教不太理想的地方,左边是叠加了1000张的效果。
上面的两个,一个是卫星表面,一个是行星,都是亮度很高的对象,曝光时间基本上都是几十毫秒级别,如果是深空天体的拍摄,那曝光时间就不是毫秒级了。
并且由于图像特征的不同,一般也要用不同的工具软件不同的算法来进行处理。
月面、行星,我一般使用 Autostakkert! ,深空天体就是直接用的振旺摄像头厂家出的 ASI Studio了,里面集成了拍摄和叠加工具。
先唠叨这些,关于锐化我们下次再说,据说文章太长了容易让人反感,算是第一篇专门的文章,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指正,后面我会一步步的把我进行观测的收获和踩过的坑一点点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对有这方面兴趣,又没有时间或者条件执行的朋友们有帮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