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谢璇编辑|刘岩题图|图虫今天,字节跳动的问答产品“悟空问答”正式关闭这或许是字节跳动重点扶植的明星产品中的第一批失败案例中,最知名的一个 在上线4年后,悟空问答不得不跟张一鸣道声再见 当初,在悟空问答挖知乎墙角的巨大争议中,张一鸣亲自站台助威他在自己的悟空问答账号上这样写道:“知识应该分享的,我们只是鼓励创作一如既往,我们会覆盖肠胃,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知识要做好匹配大家别吵了,上来答题吧” 据创业邦记者观察,目前悟空问答App已无法注册、登录、发布内容、查看已发布内容及查看其他人发布的内容 回顾悟空问答高开低走的成长史,花重金挖角知乎大V,是其为数不多的出圈时刻 从2017年8月开始,刚刚上线不久的悟空问答被曝每月耗费1000万元,用于签约优质答主在同年的“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上,今日头条高级副总裁赵添表示:今日头条将重点发力“微头条”和“悟空问答”两个产品,未来一年内悟空问答将投入10亿元签约补贴答主;2018年,今日头条持续加码,再向悟空问答投入10亿元补贴答主 据此计算,仅仅2017~2018两年间,悟空问答就砸了20亿人民币 然而巨额补贴并没有带来理想的结果 20亿买不来社区 实际上,从2018年底开始,众多大V的悟空问答账号都已陆陆续续停止了更新作为曾经被悟空问答邀请的付费答主,秋叶PPT创始人、知名大V秋叶则表示:“没有金钱刺激了,那很多人就没有动力了” 但是,金钱刺激在早期,确实是奏效的图源:图虫 作为一款全新的产品,悟空问答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2017年10月,悟空问答的独立APP上线4个多月后,其月活跃用户达到121万;11月,今日头条高级副总裁赵添曾表示,悟空问答触达用户过亿,每天会产生超过3万个提问、20万个回答 而在同一时间,运营了7年的知乎,其月活跃用户为1351万,双方用户量差距仅仅10倍 但谁能想到,这样的辉煌仅仅是昙花一现 短短一年后,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8年4月到7月,知乎的MAU(月活跃用户)从3019万增长至3476万,而悟空问答却从93.4万下降至67.9万 随后的一个月时间内,悟空问答被并入微头条,团队100多人转岗,其市场总监刘晨离职 从此,辉煌不再张一鸣的算法失灵了? 作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张一鸣创办的字节跳动,是中国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2020年12月,据路透社报道,字节跳动进行了新一轮融资,其估值或已达到了1800亿美元 这个庞大的帝国就是靠着“算法”构建的——今日头条靠兴趣推荐算法,用4年时间达到5亿美元估值;同样的逻辑下,抖音则仅用了2年,便成为国民级应用目前,字节跳动已经成为除苹果外,唯一一家在中国和西方的用户数都超过1亿的科技公司这是阿里、腾讯都未曾触达过的高度 无往不利的算法,却在社区这个小山头上摔跤了 究其原因,社区是一个轻技术,重运营,以互动为核心的慢产品与字节跳动一直以来的重流量、重算法、轻运营模式,背道而驰 曾有人如此总结字节跳动的优点:迅速布局,大力出奇迹,不行就撤 可社区,却是个典型慢工出细活的领域 从无数网民的启蒙社区天涯(成立于1999年),到虎扑(成立于2004年)、豆瓣(成立于2005年)、B站(成立于2009年)、知乎(成立于2011年),无一不经历了长期的孵化孕育期,方才形成了忠诚的稳固用户群体 在常州城市社区化龙巷的创始人钱钰看来,最初始的用户,决定了社区的整体氛围,整体氛围决定了社区风格的走向 而擅长于流量和算法的字节跳动,显然疏于对“人”与“氛围”的管理 秋叶在这方面的体会尤为明显,受制于用户群的整体素质,悟空问答的话题普遍非常“接地气”为此,就需要更多与用户兴趣相匹配的问题,但这又会导致精英人群不愿意参与回答,这是个矛盾“我们都很愿意交流更有深度的问题,哪怕不要钱都可以”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悟空问答的用户特征为“年长、三四线、低收入男”:男性占比比知乎高13%,30岁以下人群不足5成,三四线用户占比多,偏爱游戏直播娱乐而知乎的用户群,则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年轻、高知、高收入男”,一二线城市占比接近七成,线上消费能力和意愿都极强,偏爱学习、旅游和跨境电商 从用户构成上讲,悟空问答实际上找错了竞争对手,知乎与其在用户群上的重合度不足5万人钱钰认为,社区的本质是互动和信任问答这种形式本质上是一种流量行为,这是头条系非常擅长做的,但是算法无法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信任在他看来,“订阅”才真的构建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互动“订阅构建了个人IP,沉淀了内容,并建立了牢固的信任关系” 而缺乏“忠诚稳固的用户群体”正是字节跳动这个流量分发巨头,一直都没能拿下的重要一环作为用户转化的核心场景,社交决定了用户与产品之间的粘度,以及使用深度 在缺乏社交场景的情况下,所有的产品都停留在了功能层面,难以深入,为持续变现埋下了隐患 “传统意义上的问答基本都是社交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人工智能和算法可以解决的”虽然张一鸣也曾信心满满,想要用技术打下问答社交这一阵地但是显然,仅凭兴趣推荐,无法满足复杂的社交需求 正如知乎创始人周源分析悟空问答和知乎之间的竞争:我们应该去理解,两个产品到底是不是同质化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同一个问题? 字节和快手抢夺知乎 即便盈利之路跌跌撞撞,发展前景模糊不清,但这并未影响社区这一业态在张一鸣心中的重要地位 2018年下半年,由于悟空问答用户活跃度节节下滑,烧钱模式并未带来预想的效果,被头条战略放弃随后,便有消息称,张一鸣在与知乎创始人周源接触当时正值知乎F轮融资期间,快手与字节跳动进行了几轮竞价,但由于张一鸣不愿再提高投资金额,最终百度+快手夺得了投资知乎的机会 而在周源的回忆中,他则与同样以社区见长的快手CEO宿华,有着独特的惺惺相惜 “去年,我和宿华(快手CEO)参加了一个科技会议,席间,我发现宿华在用小号刷知乎,而我也在用小号刷快手,频次还都不低,我俩相视一笑,差不多两个月前,我和宿华中午在一起吃盒饭,差不多一小时,我们就把合作敲定了” 底层产品逻辑的迥异程度,决定了合作走向图源:摄图网在Prospect Avenue Capital (PAC)创始人&管理合伙人廖明看来,对于内容社区来说,产品针对的人群不同,流量既可以是福音,也可能是诅咒比如知乎最初的产品调性更针对社会精英人群,但他们永远是小众,流量不够大,想获得他们的信任,也就不能肆意变现,从而就存在变现难的问题;而一旦流量逐步扩大,就必然会拉低人群素质,加上变现模式更为大众化,精英人群就会逃离所以市场普遍认为,知乎变现的路径最终会让产品变成微博也就是说,“流量与逼格无法兼得” 另一方面,传统的以大V为生态核心的平台模式中,“人”的吸引力则远大于平台本身拥有强大粉丝粘性的大V 会因为金钱刺激,在各个平台之间迁徙但是这类平台往往容易搭建,这也是目前主流的社区形态;而去中心化的兴趣推荐模式,塑造的是“弱个人,强平台”的产品基因,但是平台调性的养成需要很长时间,同时也非常考验创始人的初心和坚持,比如 B 站,但这是个案二者各有利弊虽然,字节跳动的兴趣推荐逻辑,在社区上遭遇了重大挑战,但以“人”为本的传统社区,依旧在发展过程中面临重重考验 在悟空问答宣布下线的同时,知乎IPO的消息也在逐步发酵经历了10年的发展,熬走了无数竞争对手,知乎的上市之路可谓坎坷作为当之无愧的中文互联网社区第一平台,一直以来阻碍知乎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变现困难 一方面,知乎直至成立6年后才公开了其商业化的计划,但由于定位始终不清晰,变现能力存疑;另一方面,知乎对创作者的变现扶持也始终遭到诟病,知乎大V大量出走 对此,周源在近期的演讲中表示,目前知乎已经有100位创作者月收入超过10万元,有1000位创作者月收入超过1万元可这对于一个拥有3.7亿用户的独角兽产品来说,依然太少了 但这并非仅属于知乎的尴尬 作为问答产品的鼻祖,启发周源等人创立知乎的Quora成立于2010年初但直至2016年,Quora才放开其唯一的盈利通道——广告到2018年,估值达18亿美金的Quora,广告收入才勉强达到2000万美金而与其用户量相同的 Twitter广告收入已超过26亿美元此外,由于引入了搜索广告,Quora的用户开始质疑和吐槽回答的真实性国内社区产品也都面临着相似的境遇以母婴第一股著称的宝宝树,上市两年来,经营业绩持续下滑除了在2018年上市前夕实现2亿元盈利之外,随后营收一路下滑2019年净亏损近5亿元,利润增速下降约346%,营收增速更是出现了负增长而创业15年,公司化运营10年,IPO计划了多年的国内旅游UGC(用户原创内容)头部玩家之一马蜂窝,则面临着更为尴尬的境地蜂窝联合创始人吕刚在2018年的采访中提到,其营收以广告为主,占据近50%,另外一半营收则主要来源于机票、酒店和旅游产品销售这样单一的收入来源,实在难以与携程、去哪等巨头抗衡过于依赖社区内容引流,且一直没有拿出让资本市场信服的明确盈利模式,都将使得马蜂窝的估值想象空间将越来越有限,上市梦也遥遥无期“社区并不是一个终极的产品形态”在钱钰看来,社区其实是一种留存用户的手段,通过将流量留存并复用,然后形成裂变,打通变现渠道初始定位决定了社区的未来走向 对于始终在赚钱这件事上慢一步的知乎来说,变现之路的探索虽然小心翼翼,却也在一路快跑 从2017年开始的“知乎大学”和“盐选会员” ,到近年来的网文业务,以及新近开展的视频业务,知乎已经打造了集音视频课程、电子书、期刊杂志、论文库、盐选专栏在内的付费内容库据称,总内容数超过300万,并已形成了250万活跃付费用户 自此,知乎已经走出了一条与问答平台前辈Quora完全不同的,内容平台之路 但是在中国激烈又重合度高的竞争环境里,现有的知识付费模式极容易被模仿和超越想要建立真正的护城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