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由【万点研究】原创作者/天璇编辑/成宇论及工程目标、运行复杂程度和资本需求,大型通信卫星星群在地球观测方面要胜过小型卫星带来的革命。不过说到改变人们看待地球资源的方式,卫星遥感虽然只是主流卫星应用(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三大类)的边缘业务,但太空第四次“任何地方的革命”,将地球转变为一个庞大的数据集,不仅能用来查询、推断,遥感数据对国家不透明的经济也提供了新的解读角度。卫星遥感产业内玩家紧跟政策风向,这也让参与的企业赚到了钱,但部分商业航天产业环节存在投资过度情况,容易造成航天资源浪费。再加上涉密等原因,国家队对航天人才的外流限制相对严格,遥感学科的建设仍不完善。总体来看,对于参与的企业来说,虽短期获利,却没能促进多样化。比如,正在科创板IPO的吉威空间,政府业务仍占其近九成的销售额。主要服务政府部门用户使监管层对其经营持续性产生疑虑,政策起伏也使其IPO及以后的发展之路蒙上“强烈不安”。NO.1“惊险”独木桥曾经有一位高人说过:生意的总难度往往是恒定的,那些入门容易的生意,做起来十分艰难。而那些入门难度高的生意,做起来反而容易。吉威空间所从事的遥感系统专业,就是这么一门入门难度较高,但做起来相对容易的生意。北京吉威空间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吉威空间。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张扬与其妻子王晓红,也就是张扬家族。从吉威空间的股权结构来看,除了张扬家族之外,其他的股份,几乎都是由吉威空间的员工持有。在看一家科创企业的时候,一定要着重注意其股权分配,如果员工持股人数过少,而杂七杂八的资本机构持有过多。那么这家科创公司的技术能力往往会遭到怀疑。真正的前沿技术,特别是高精尖技术,竞业协议和高工资,都只是标配。配股留人,确保员工享有公司增长收益才是王道。吉威空间的股权结构,很符合科创企业的现状。其中北京吉威和天津吉威一共有近70名员工持股,占吉威总员工的12%。吉威空间董事长兼创始人张扬,本科就是遥感专业出身,1994年就与建设部其他专家一道,完成了我国自主矢量化地图扫描软件研发。此后,吉威空间也凭借着自身的技术优势,接到了一系列政府项目。在IPO中,最为亮眼的,当数参与自然资源部组织的国土调查。参与这种国家级项目,为吉威空间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一些国家项目建设中,为了确保项目按预定指标完成,一般会在招投标环境优先考虑从事过类似项目的单位。而吉威空间在遥感领域的经验,自然而然地更容易取得评审专家的青睐。吉威空间最近四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亿(2018),2.8亿(2019),3亿(2020),3.5亿(2021)可以看出增长还是很强劲的。而其毛利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吉威空间有自主研发的遥感系统,可以在不同项目中重复使用。其实吉威空间所做的遥感系统,与定制软件业务非常接近,基本上一个每个项目都有各种不同的需求,如果没有自主研发的软件模块,就会陷入每个项目都要重复开发的窘境。不过,遥感这个行业,终归还是太小众,路太窄。吉威空间IPO透露出一个信息。所有披露的重大合同,几乎都是与政府单位或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就算偶尔承接了几笔民营企业的订单,最终交付的成果,还是给政府单位使用。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遥感行业的现状,这是一个极度依赖政府项目的行业。其业务来源非常单一。这就导致了一个后果,虽然吉威空间有技术,但要想进一步突破和延续,还要将“性命”交付给政府在遥感领域的投入和鼓励。颇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感觉。NO.2 周期性陷阱在吉威空间IPO的风险提示中,有一项关于经营业绩季节性波动的提示。其中提到,因为公司的主要客户集中在国家级,省级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这类客户的预算和决算周期是公历年度。也就是说,客户往往会在年初招标,年末验收回款。而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出现了非常诡异的一幕,那就是一、二、三季度躺平摆烂乃至亏损。第四季度收入陡增,一飞冲天。根据其IPO显示,吉威公司2018-2020年第四季度收入占全年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54%,74.71%,78.71%。这就导致第四季度对于公司财务报表的意义,是决定性的。这边以2021年和2020年上半年举例,2021年吉威空间全年营业利润6400万,而2022年1-6月,营业利润为-6600万。现金表中,货币一项少了近6000多万。这种不寻常的财务报表势必会影响公司股票的短期价值,带来一定的市场风险。而IPO中还有一点没有提到。在原本的国家招投标流程中,本年度申请的预算,一般要在年底前完成划拨转账。所以一到年底,各单位的转账效率会大大提升。但是,近年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客观影响,会导致客户单位因为疫情管控等一系列原因,无法按时走完流程,继而顺延到第二年。此时,一旦来到第二年,距离年底还有大把时间,所以往往会导致转账流程走得异常缓慢。也就是说,如果因为疫情原因,致使其不能在第四季度走完付款流程,很可能公司要等到第二年的三、四月才能见到回款。这就对公司现金流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且,一旦第四季度没有见到回款,势必会导致当年的财务报表,出现巨额亏损。NO.3 泄密在吉威空间的IPO法律风险一栏中,有一条涉及泄密的风险内容,其中提到:吉威空间设置了严格的保密流程,并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但不排除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如果真的产生了泄密问题,可能会导致公司保密资质受到有关单位的处分。不能开展涉密业务,进而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在IPO中相关问题只有短短一段话,可能吉威与其保荐人中信证券都不愿意在该问题上做过多解释,以免给市场造成不必要影响。吉威提到了,如果保密资质受到处分,就不能开展涉密业务,请问吉威公司的哪些业务是涉密业务。事实上,吉威空间所涉及遥感系统的项目,绝大多数都是涉密的。就算不涉密的项目,一旦承建单位出现泄密问题,大概率也会出局,毕竟这个泄密风险谁都担不起。使用泄密单位的组织风险,也没人能担得起。所以,泄密风险,远比想象中要严重得多。对于其他企业而言,保密,事关公司发展。但对于从事遥感领域的吉威空间而言,保密事关企业生死。NO.4 复杂的应收账款在吉威空间的财报中,还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那就是,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往往都来自县一级单位,或者财政状况较差的省级别单位。本来,像吉威空间所从事的项目,往往是专项资金保障,付款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有问题。但我国部分政府及事业单位,因为自身预算较低,也不排除因为特殊情况,导致的资金挪用问题。而随着省级、国家级项目竞争日益激烈。吉威空间的业务很可能会向县市一级单位做下沉,未来在应收账款一块,可能会比IPO所披露的更多,也更复杂。同时,吉威空间,根据应收账款的年限,进行了坏账计提,1-5年分别为:5%、10%、20%、50%、100%。但这种情况应收账款的计提方式,不太符合业务实际。在正常业务流程中,项目款会在当年拨付,因为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也有拨款比例和准时性的考核。只要项目达到验收标准,项目款项都是应付尽付。哪怕因为疫情顺延,也绝不会超过第二年。一旦出现二年以上账期的应收账款,基本上可以断定是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其回款概率将会大幅下降,其坏账比例可能不止20%。但总体来讲,吉威的回款还算稳定,毕竟做的项目,都是有专项资金支持的。而在其财报中,销售费用一栏明显超出同行业水平。根据中科星图和航天宏图得财报显示,该行业销售费用占其营业总成本的占比,平均数为11.18%。而吉威空间的销售费用比例远超行业平均值。哪怕以较少的一年做计算,当年的吉威销售成本比起行业平均值,多了1300多万。其实这里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其将部分预研费用算进了销售费用里面,造成了其成本差异。NO.5 同质化商品一般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两种属性。其中,竞争性是指某种已经被某位消费者消费的商品,无法再被其他人消费的特性。而遥感卫星原始数据在本质上是同质化产品,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增加生产成本,也不会影响到其他消费者的正常消费。因此,遥感卫星原始数据并不具有竞争性特征。这也是影响各国采取由国家拍摄后向公众共享政策的另一原因,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仍将是遥感数据的主要客户。值得注意的是,当遥感卫星原始数据经过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增加附加值环节后,由于所附加的专业知识、未来数据使用方向的不同,当消费者增加时会增加生产成本,便具有了竞争性。也会由于可能涉及消费者利益,而不能被他人使用,从而具备了商品的基本属性。但目前遥感数据市场下游商业用户培育度较低,成为了限制卫星遥感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对吉威空间来说,最大的遗憾是所处行业赛道封闭性较强,业务来源单一,受到政府投入影响大。市场潜力有限,但下限有保障。随着近期的国际局势变化,遥感的军事和政治应用会逐渐凸显,在正常情况下国家对于相关领域的投资,或许不会出现大幅下降,但正是对政府政策的极度依赖,也埋下了极高的变数隐患。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