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关区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侧记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牛占虎 通讯员 晟 途1月3日,全国第三届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了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并对入围示范基地及示范企业和街道乡镇进行授牌。兰州市城关区被评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同时,该区盐场路和团结新村、临夏路三街道被评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并在大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城关区通过“开通一条线、破解一道题、做实一个点、织就一张网”举措,坚持全生命周期服务老年人群,实现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截至目前,已建成运行养老机构11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4家,设置养老床位835张,养老产业规模达到6965万元,基本形成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供给发展良好格局。2009年,城关区委、区政府先行先做,率先在全国建成第一家由“政府主导、企业加盟、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虚拟养老院,通过开通一部热线电话,将指挥平台和加盟企业、管理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了老年人足不出户享受专业化、标准化和个性化养老服务的愿望。随后经过升级扩容,使养老服务实现了线上调度、线下“十助”的功能,其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指挥调度科学化、健康医疗多样化、养老服务智能化的“三化”模式得到社会的认可。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城关区虚拟养老院运行10年来,先后吸纳各类加盟服务企业达126家,将原有11大类230余项服务整合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援助四大类150余项服务项目。目前注册入院老人12.14万人,服务总量达到1289.8万人次,分别被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全国妇联等部委授予“全国社区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全国敬老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视察时,对城关区虚拟养老院及服务给予充分肯定。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群体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该区倾力打造城关独有的“康乐荣养”医养品牌,增加社区居民在医疗、养老方面的获得感。针对需要24小时照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依托康乐医院,建立“全托照护+健康养老+业务指导”服务模式,由该区康乐医院实行无家人陪护养护照料,为老人特别是“三无”老人,提供医疗、养老、康复相结合的政府兜底式综合养老服务;针对轻度病症、白天需要照护的老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构建“白天机构管、晚上家人管的医疗服务+日间托养+居家养老”复合型服务机制,由托健中心提供日间托养、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一条龙照护,夜间由其监护人负责,转入居家养老模式。目前,城关区已建成盐场路、团结新村、临夏路等8家医养托健中心,新建在建碧桂园、雁滩等3家医养托健中心,装修改造项目约3万平方米;引入住院医保,增加社区住院床位350张;完成康乐医院升级,建立“智慧园林生态型”医养结合医院;2019年9月28日,该区首家“三无”老人托养中心启用,即以区康乐医院为龙头,各医养托健中心为核心,皋兰山分院为兜底的“康乐荣养”医养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为破解养老难题找到了“城关答案”。盐场路和团结新村、临夏路三个街道作为该区智慧养老“排头兵”,面对辖区老年人的养老困局,积极整合辖区医疗机构、养老院等医疗养老资源,依托三社联动,将网格化服务与智慧养老深度融合并相互支撑;与商源等智慧养老服务企业共同合作,实现线上健康管家及时提醒,线下家庭医生随访指导,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3万余份,实施健康检测9万余人次,智慧养老服务种类达到20种。2018年,三街道以试点打造该区首批医养托健中心为契机,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升级,于2019年5月建成街道医养托健中心并投入使用,现有病房20间、病床60张,组建医疗康复照料团队,负责托养老人日间生活照料和基本医疗服务;调配健康专干、楼院长、网格员组建助推保障团队,负责托养老人信息的登记共享和服务转换的纵横协调,针对身体健康、生活完全自理的老人,发挥街道社区阵地优势和虚拟养老综合服务功能,提供就餐、家政、文体、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满足老年人就近享受医养服务,树立街道级示范标杆。城关区始终坚持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思路,创建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合理布局基层医疗养老服务网络,启动建设城关区综合福利院,实施健康城关五大行动,高层次、多维度、全方位统筹推动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全面发展。2018年,该区深入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融合卫健、民政、街道、社会等多方力量,全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形成综合服务圈,提供配餐送餐等功能,实现一站式综合服务;依托医养托健中心形成社区托养圈,为区域内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实现老人就近养老;依托社区睦邻点、老年活动室等现有资源形成居家生活圈,满足老年人文化娱乐等需求,实现老人居家养老,提升老人晚年幸福指数,一张全域覆盖、全域联动、全域共享的养老“幸福网”已然织就。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