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在软件编码(编码软件大众批判日常)

■ 秦兰珺 赵月我们日常所用的大众软件究竟从哪儿来,是什么,对于我们又意味着什么?我们时常感到自己被“困在软件中”。
带着各种疑问,我们采访了《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的作者秦兰珺老师,一起探讨、思考这些问题。
《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 秦兰珺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问:您写作《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请为读者讲一讲幕后的故事。
秦:我曾经在中国文联从事过7年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内容生产,经常和“程序猿”“工程狮”混在一起开发软件。
后来,我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觉得这个好玩且难得的经历不用起来写点儿东西,有些可惜。
正好当时看到了汪民安老师的《论家用电器》和戴阿宝老师的《趣味批判:我们的日常机制与神话》,我觉得两位老师能把冰箱、彩电、洗衣机以及五道口街区和广场舞大妈写成论文,为什么我就不能尝试把Word、PPT、Excel也写成论文呢?当然,更重要的是,我确实与大众软件有着一种爱恨纠葛的“羁绊”。
我想让这种“羁绊”关系不仅仅停留在“一边吐槽一边依赖”的状态,而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问:如同书名所写“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深入人们的生活,我们的日常也被各种软件“编码”。
您是如何看待这个现象的?秦:我们好像不只是被大众软件编码,也被我们的思维方式编码,被我们“打怪升级”的机制编码,被我们日常生活惯性编码,被我们的语言编码,被我们的身份甚至亲密关系编码。
“编码”不是一个负面词汇,编码无处不在,更不无积极价值——前提是当编码能够被我们反思、协商甚至修改的时候。
至于我书中提到的Word、PPT、Excel、MP3、数字滤镜、数字地图、微信朋友圈等,我想,它们的问题并非在于“编码”了我们的日常,而是我们对这种“编码”及其生产的“日常生活”缺乏反思的意识和修改的意愿。
首先,这些工具常常以一种中性的“无辜”的面貌示人。
但其实所有的工具都内含其目的性,本就不存在“中性”的工具。
与此同时,技术编码也可以被嵌入文化编码(它们是一些文化预设、立场和诉求等),从而呈现出很强的价值和文化属性。
更重要的是,大众软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绑定在一起。
日常生活的一大特征,就是由一系列自动化的思维和行为连缀而成。
在这个意义上,大众软件的“自动化”“模块化”确实完美承载了日常生活的“自动化”“模块化”,给我们提供了各种看似流畅、高效、无缝衔接的日常生活体验。
但这也意味着,越是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就越是拒绝我们的反思。
我认为问题并不出在“编码”——在某种意义上,编码本就是我们的存在方式,而是出在“日常”或者说“日用而不知”上。
当“编码”能被我们访问、反思和修改的时候,所有的编码都可以是向善的;或者说,当系统有了出口的时候,每一个入口都是好的——当然,反之亦然。
问: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大众软件批判?秦:“批判”在这里首先是康德意义上的“批判”,这种批判需要我们反思那些生成现象的“先验范畴”,不夸张地说,软件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就充当着这样的“先验范畴”。
批判也意味着马克思意义上的批判。
毕竟,软件充当的“先验范畴”不是硬件,它是“软”的,可以被人塑造,也可以被人改造,因而发现它内部嵌入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产关系,梳理这种内嵌在软件中的社会生产关系,找到其被我们塑造的方式,就很有必要了。
在这个意义上,批判软件也意味着改造经验的开始。
当然,我更愿意把批判理解为苏格拉底意义上的“检视”。
苏格拉底说,未经检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所以,即便我们最终什么也做不了,也至少可以把“检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长江日报记者马梦娅 整理)【编辑:张靖】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
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也在软件编码(编码软件大众批判日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