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98 年,中国互联网下载元年,国内超过90%的流量都来自于一群早期的电脑发烧友从有限的出口带宽里面,不顾一切地下载来自国外的各种软件。 网民就需要一款软件帮助它们下载资源。符合中国国情的“网络蚂蚁”开始崭露头角。网络蚂蚁是世界第一款使用了多点同时下载、并支持断点续传的软件,支持断线续传功能让多少用户泪流满面---早有它,就不用在下载资源的时候提心吊胆了。 那时候许多用户都喜欢看着网络蚂蚁那下载进度框(一个一个小圆点)慢慢地被填上完成的色彩,那个时候网络蚂蚁就是下载的代名词。 于是,下载软件 = 网络蚂蚁 = 洪以容。 网络蚂蚁一个暴露年龄的软件 网络蚂蚁可以说做了下载软件的楷模,其后的网际快车(FlashGet),再到如今的迅雷,你都可以看到由网络蚂蚁开创的下载软件时代的影子。 可惜的是,后来网络蚂蚁作者突然终止了网络蚂蚁新版本的开发,一代名将就此归隐山林,不问世事。有消息称是往国外发展了,也有消息称是赚够了懒得更新了,不管如何,总之网络蚂蚁成功地为后来的下载软件开创了先河,功成身退了。 在网络蚂蚁的引路之下,很快另一款下载利器网际快车(FlashGet)展露锋芒,网际快车(FlashGet)诞生于 1999 年,曾是唯一一款为世界 219 个国家的用户提供服务的中国软件,快车不仅深受国内用户的喜爱,甚至在国外也有众多拥趸。一些爱好者免费的、无偿的、自愿地对其进行翻译。 作为一个可以采用更多线程数、全中文的界面、方便的文件管理系统的下载软件,网际快车FlashGet一出现就给“网络蚂蚁”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因为它几乎继承并发扬了“蚂蚁”所有的优点,而补充了“蚂蚁”最大的缺点。接着网络蚂蚁在更新到1. 25 版后就再也没有推出新版本了,而快车迎头赶上,成为了很长一段时间用户电脑里的装机必备工具。 简单又可靠的快车 快车最新版本停留在了 2015 年 3 月 31 日。 网络传送带(Net Transport)也不得不说一下,原名影音传送带,相对于Flashget,网络传送带的优势在于利用流媒体技术可以直接下载原本只提供在线播放的影音文件。 同时,网络传送带的一些特色功能,例如每线程分配一代理,以及强大的rtmp下载功能,支持MMS多线程下载技术等,也受到了不少用户的欢迎,于是在一段时间上,出现了与快车一起被安装在用户电脑系统中的情形,但是却始终没有取代快车的冲力。 需要注册的网络传送带 只是好景不长,快车、迅雷等很快也添加上了流媒体下载技术,网络传送带的优势不再,而且仍然坚持共享软件的发布方式,需要缴纳 30 元人民币的注册费用,于是在国内逐渐没落,网络传送带依旧坚持着更新,只是鲜有用户电脑中可以找到它的身影了,因为并没有啥可吸引用户的功能。 一款基于p2p 的共享网络软件,电驴诞生了。p2p 网络,又称对等式网络,是一种无中心服务器,依靠用户群交换信息的互联网体系。电驴 2002年,有一个叫Merkur 的德国人,决定自己亲自开发一款新的软件,保留电驴的优点,并增加支持了KAD 网络使用电驴网络构建的共享网络,虽然基于p2p 技术,但仍然需要中央服务器来检索用户资源。而通过KAD服务器构筑的Emule却不用,它能直接在用户IP之间建立连接。这样上传和下载中,通过中央服务器寻找地址资源的步骤就省去了,不但省去了自己的服务器开支,还能把下载盗版这事推脱的一干二净。毕竟这盗版资源都是在用户的电脑上转来转去的。 于是Emule也就是俗称电骡诞生了,为了能够继续使用电驴的索引资源,Emule 做了一个很不地道的事,就是把ED2K协议给破解了。而且除了添加一些新的功能之外,Emule 还做了件影响重大的事情,就是将Emule 开源。这个决定间接成就了我们国内的找资源神网very CD.com。 2013年veryCD网站成立,利用Emule 的开源代码,veryCD制作了一款叫Easymule的下载软件,而这个软件也被称之为国版电驴。这个国版电驴驴不单单只是一个下载软件,它更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资源分享网站。有不少小伙伴曾经用过这个软件,当时veryCD 简直是把互联网的分享精神发挥到极致。有的网友不惜给自己的电脑加装好几块硬盘去储存资源,就是为了能将硬盘里的资源上传到电驴下载。 除了电骡之外,还发生了另一件事,迅雷在中国深圳的公司成立了,但此时的快车已经在下载器市场毫无对手,他根本看不上这个刚刚出现的迅雷。快车太满足于现状,断断续续的无关痛痒的更新,给了迅雷很大的空档,接下来迅雷所使用的“多资源超线程技术”极大的提升了下载速度,接着在后来推出了创新的离线下载技术帮助了无数想要下载某些资源的用户,使得一大批快车用户迅速转投迅雷阵营,快车在落后于人的情况下,却依然淡定自如,没有改进,直到日落西山。 迅雷吸引用户的方式很简单,因为类似p2p 这种下载方式,你的下载速度只取决于其他用户加起来的上传速度,跟用没用你的下载器没啥关系,所以迅雷耍了个无赖,既然你的下载速度是由其他用户上传速度决定的,那我就把专属于迅雷的用户圈起来。这些用户上传的数据只能给迅雷的用户使用,并且你的客户端打开了,那就强制上传,无法关闭。这样一来,迅雷的下载带宽永远比其他下载器的大。对用户来说,下载速度越快,你的用户就越多,你的用户越多就意味着资源越多。种子只存在于迅雷内部的p2p 圈子里,这种玩法完全违背了p2p 原来的分享精神,迅雷这种行为也让其他下载软件为之不耻。 其中比特彗星、new torrent 这些下载器为了反抗迅雷这种吸血行为开发出了反吸血功能。只要检测到来自迅雷的下载请求,那我就不给你提供上传数据。原本用户越多,下载越快,如今为了抢占用户,反而失去了原本最大的优势。可以说整个国内的p2p 环境被迅雷的圈地行为整体破坏了。但用户不会在乎你耍不耍流氓。你的下载速度快,我就用你。所以迅雷2010年在中国下载加速软件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恐怖的78.7%。 信心满满的迅雷在2011年赴美IPO可是因为各种原因暂缓了,但这一缓,迅雷差点整个没了。 2012年,几乎所有的国联互联网公司都开始做同一个产品,网盘。和下载器不同,网盘不仅提供分享下载功能,还为你提供存储功能。 同年,迅雷就发布了自己的网盘产品迅雷方舟。但是网盘模式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巨烧钱,毕竟服务器和带宽都是需要真金白银去买的。迅雷只坚持了两年,到14年迅雷的网盘产品就坚持不下去了。更雪上加霜的是,网络带宽的提升不仅催生了网盘,更带来了流媒体时代。 后来,迅雷越来越不像一款下载软件,而更像一个圈钱生态链,不论是PC端还是手机端,只要不是会员,只会是低速度的下载,无尽的限制和绕不开的广告。 迅雷用户不断暴跌的近十年间,不断加速的是我们的互联网基建网速和服务器带宽快速发展,让下载器的核心功能变得越来越没有必要了。 现在用户想要下载,浏览器自带的下载功能基本够用。甚至可以在互联网看到了这样的问题,问下载器是有什么用? 我们这种上一个互联网时代的遗民在面对新时代网民的时候,产生了深深的疑惑。下载软件这玩意儿到底有啥用? 也许当这样的问题出现的时候,就代表了下载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当我们把文件都存在云盘,用在线文档写文章、视频都在线观看,甚至连现在的新游戏都纷纷开始多布云游戏版本的时候,可能我们不仅仅在告别下载器,也是是时候跟下载这个习以为常的动作,说再见了。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