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企业或职业中介机构不得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违反者将受到行政处罚并且职业中介机构必须取得行政许可,否则提供职业中介服务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要净化网络招聘、培训市场,保障高校毕业生权益,首先要整治虚假广告,建议平台的运营商严格审查广告发布者的主体资格,涉及招聘、培训的必须实名登记;对培训类、招聘类机构纳入信用体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对违法者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法治日报记者 韩丹东□ 法治日报实习生 王意天“视频制作,软件编程,包教包会”“兼职招聘,内推实习,直达名企”……《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某大学校园群里看到,不时有人发布网络培训和招聘的广告信息,涉及考取证书、技能培训、兼职副业、实习就业等诸多内容不少大学生被广告内容吸引、进行咨询,殊不知这些广告很多是不法分子放的“鱼饵”,一不小心便会上当来自江西南昌的大学毕业生李杨(化名)就陷入了网络培训的陷阱他在某App上看到一个线上培训视频制作的广告,称“包教包会,学完变大神”原本就有想法做自媒体创业的李杨看到后心动不已,贷款支付了5999元培训费,上了一段课程后发现教的都是网上能搜到的知识,而且对方也没有提供原本承诺的派单服务要求退款被拒后,李杨踏上了漫长维权路像李杨这样被网络培训、招聘广告坑害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今年首次突破千万,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很多大学生希望自己能多学一份技能、多考一张证书,以便多一个就业的资本在此背景下,网络培训愈发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块“大蛋糕”,设置层层套路,引诱大学生报名,骗取钱财机构设置层层套路诱导办理培训贷款今年3月,李杨在某App中看到一家名为“看点视频”的机构发布的广告,广告宣称“提供线上培训视频制作等课程”“包教包会,学完变大神”李杨添加了该机构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对方耐心细致地为李杨介绍了全部课程,并称培训结束后机构还提供派单服务,学员可以接单赚钱培训费5999元,这让李杨犯了难:自己只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哪能一下掏出这么多钱?得知这一情况,这位负责人“贴心”地向李杨介绍配套服务:如果无法全额支付培训费,可以办理机构提供的“助学贷款”,学成之后靠接单还贷,到时候不仅还贷不成问题,还能大赚一笔于是李杨便下载了对方指定的一款消费金融App,办理了贷款,5999元的培训费被分成12期偿还可在办理贷款时,机构负责人发来的提示让他备感疑惑该负责人提醒:“申请过程中选择‘不是学生’一项,职业选择‘无业’,你是来兼职的,不然要审核很久,这样操作方便快速受理通过”在办理贷款界面,李杨上传身份证照片、填写个人信息、点击申请选项时,弹出一则提示消息:“本贷款仅对社会人士开放,在校学生请退出申请流程”,文字下面显示两个选项,分别为“我是学生”和“不是学生”李杨想起上述负责人的“叮嘱”,选择了“不是学生”选项并完成贷款办理办了贷款交完钱,机构负责人立马给李杨发来培训视频一个月后,培训结束,机构负责人称为他安排了接单测试,只要通过测试就可以接单赚钱还贷了测试内容很简单,李杨顺利通过,但之后却迟迟没有接到机构给他派的单多次追问之下,上述负责人称:“机构只负责教会你们视频制作,能不能赚到钱接到单就看你们自己,单子要你们自己寻找,机构不提供派单”李杨将该负责人此前承诺派单的截图发给对方,对方称未签订相关合同,无法提供派单服务,也拒绝退款此后,李杨再也联系不上这位负责人了在天津从事多年教育培训工作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许多网络培训机构打着培训的幌子,诱导大学生报名办理“培训贷”“助学金”等各种名目的贷款,让许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背负高额债务,有些大学生甚至遭遇过暴力催收“当下网络培训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师资力量名不副实,内部课程许多都是网上公开的基本知识,大学生从报名开始到完成培训,每一个环节都有机构设置好的陷阱,稍有不慎就深陷其中”张先生说网络招聘暗坑连连求职内推竟要付费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网络培训外,网络招聘也是大学生权益受损的重灾区不少高校毕业生缺少社会经验,又急于得到一份工作,这种心理被一些不良公司抓住,他们打着“招聘岗位”“实习岗转正”等旗号在网络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吸引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报名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高校毕业生说,他们在这些网络平台报名后,还没开始实习,甚至连公司在哪都不知道,就被要求交纳各种费用,一旦交了费就再也联系不上该公司了即将从北京某大学毕业的高苏(化名)在网络招聘平台投递了多份简历,希望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一家声称招聘“××企业导购员”的第三方公司向她抛来了“橄榄枝”高苏按照对方的要求填写了报名表,很快便收到了面试时间和地点高苏告诉记者,面试地点在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北附近一座写字楼内,出电梯没几步就是一间没有公司名称的玻璃墙办公室,办公室里有四五名员工在忙碌面试前,高苏忐忑不安:自己没有相关工作经验,而且也只是想找份工作过渡下没想到,面试结束后,该公司的面试官当场宣布她被录用,回去等待排班即可,但需要现场交纳300元用作员工服押金起初高苏有所怀疑,可旁边一位“刚刚结束面试”的学生向她出示了自己的付款截图,并称也是来应聘导购员的高苏就稀里糊涂交了押金后来,高苏多次询问对方何时能上班,均被对方以各种说词推延高苏感觉被骗,要求退还押金,对方答应季度结束后结算,可没过几天,高苏发现已被对方拉黑她向网络招聘平台举报投诉,也迟迟没有得到回复在网络招聘中,“付费内推”也是一种常见的套路一位长期致力于揭露“付费内推”套路的博主告诉记者,“付费内推”分为两种操作模式:一种是机构将大学生的简历以“广撒网”形式投递出去,一旦学生获得面试、实习机会,机构便宣称是“内推”的功劳;另一种是要求学生花钱买“内推”,往往学生交钱后才发现得到的岗位是不签订任何协议合同、不发放任何薪酬的“小黑工”来自四川成都的大学生刘敏(化名)就中了计刘敏通过社交平台得知某网络培训机构提供“考证+实习+工作”服务,便向客服人员咨询具体事宜客服反复向刘敏兜售“考证课+付费内推”打包套餐,总计4万余元,并保证刘敏有无限次内推机会,至少一次被保送面试,并且实习机构涵盖市面上所有金融机构为了尽快找到工作,刘敏没多想便交了报名费购买完课程后,培训机构根据刘敏的职业规划,为其提供了几个内推实习的机会可刘敏发现,这些实习单位都是小型券商业务部,根本不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且实习内容主要是打印、递送文件,无法接触专业内容,于是拒绝了这些实习安排对于原本的实习、内推承诺,培训机构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脱,让刘敏耐心等待前不久,刘敏再次上门讨要说法时发现,线下授课点已人去楼空,对方再也联系不上了走上维权路后,刘敏才发现,被这家培训机构坑了的有六七十人记者在一第三方投诉平台看到,平台30天内共收到112条针对该培训机构的投诉,这些投诉的主体多为在校大学生,涉诉金额从4万元到12万元不等,投诉状态均是“处理中”“企业或职业中介机构不得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违反者将受到行政处罚并且职业中介机构必须取得行政许可,否则提供职业中介服务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泰和泰(重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杰说轻则侵权重则犯罪加强监管实名登记身陷网络招聘陷阱、损失钱财的大学生,或许还算是“幸运”的,一些大学生在网络招聘中,本想轻轻松松日入千元,殊不知,他们正一步步被不法分子利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据公开报道,即将毕业的江苏扬州大学生王海前段时间找到一份清闲的“高薪工作”——只需每天工作几小时,月入超万元按照对方要求,王海办理了多张银行卡,每次工作就是通过手机转账、ATM机取钱3天时间,他的银行流水金额就达100多万元,同时也获得了近3000元的报酬直到江苏扬州广陵警方找上门,王海才意识到自己已触碰法律的红线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移送检察机关无独有偶,就读于安徽某职业学校的张林,被高报酬所吸引,加入“跑分赚钱”的队伍——提供其名下银行卡,配合对方进行资金流转,提供的银行卡数量越多,获得的报酬越多一番操作,张林就得到3600元“劳务费”最终,鉴于张林系院校在读生、初犯、偶犯,认罪认罚,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一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1万元对于上述种种招聘培训陷阱,朱杰分析说,大学生权益受到了侵害,招聘机构、培训机构至少没有履行合同,违反民法典,应当作出赔偿若机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谎称提供培训、考证、介绍工作、接收实习等,实际上并没有提供相应服务,而骗取大学生钱财,则涉嫌诈骗、触犯了刑法在朱杰看来,要净化网络招聘、培训市场,保障高校毕业生权益,首先要整治虚假广告,建议平台的运营商严格审查广告发布者的主体资格,涉及招聘、培训的必须实名登记;对培训类、招聘类机构纳入信用体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对违法者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此外,大学生出校门前,学校应组织开展法治宣传,强化学生的反诈意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分析指出,网上大量招聘培训陷阱的存在,说明监管有漏洞、有盲区,要针对网络平台和大量培训招聘机构,打造多部门协同的监管机制,构建24小时全天候、360度全方位、跨市场、跨地域、跨部门、跨产业信息共享的执法监管合作机制,净化市场刘俊海也提醒大学生,求职时要提高警惕,在应聘环节就开始收钱的大多是诈骗行为,要注重保留证据,发现问题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投诉或向公安机关报案漫画/李晓军来源: 法治日报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