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民阅读的兴起,微信也开始做起了读书软件。相较于其他读书软件基于阅读兴趣而产生社交,微信读书则依托于微信关系链的社交关系,再延伸至阅读,从而吸引了一大批用户。前段时间,好友在朋友圈分享出一张读书小卡片,发现她竟然读了297小时,读完45本书。对那位朋友瞬间刮目相看。按照每天读书一小时计算,她已经坚持了297天——真是有些令人震撼的数字。我平时都是用kindle读书,断断续续,从未统计过自己的读书量,统计了没有对比似乎也毫无意义。而且手机的魔力如此巨大,常常难以沉下心来读书, kindle时不时会被打入冷宫。看到好友的分享,当即下载了她使用的读书软件——微信读书。没想到在这个软件里居然可以看到所有微信好友的读书情况。出于好奇,也开始使用这个软件读书。到今天,已经读了五十多个小时,玩手机闲逛的时间明显减少了,对这个软件颇有些相见恨晚,已经安利给了十多个好友。为什么微信读书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让许多从不用手机看书的人也有了阅读兴趣呢?本文将从产品定位、产品结构功能、产品增长数据、用户评价这几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自己的建议。一、定位分析应用描述:微信读书:是基于微信关系链的官方阅读应用,在提供极致阅读体验的同时,为用户推荐合适的书籍,并可查看微信好友的读书动态、与好友讨论正在阅读的书籍等。精心打磨的阅读体验:EPUB的精致书籍排版,你还可以随心个性化你的专属阅读风格。和好友发现优质好书:帮你发现下一本适合你的好书。书海茫茫,不妨让微信好友来帮你完成筛选,快速找到优质好书。和好友讨论交流碰撞:在阅读中与好友的想法邂逅,跟好友交流你的阅读感想,碰撞出更多火花。这一次,让阅读不再孤单。和好友比拼阅读时长:严肃的阅读游戏,让你轻松了解自己的阅读时长,在阅读中不仅收获知识,更收获与好友比拼的成就感。1.产品定位:社交+阅读从应用描述中可以看到,微信读书定位是:社交+阅读。在这里,可以和好友发现优质好书、讨论交流碰撞、比拼阅读时长。而且与其他同类读书软件不同的是:微信读书是先依托微信关系链的社交关系,再延伸至阅读。而不是像豆瓣之类的读书软件先有内容,再因为共同兴趣而产生社交。目前,用户只能通过微信登录一个途径登录,进入APP首页可立即了解到微信好友读书情况。2.Slogan: 让阅读不再孤单3.目标用户根据易观万像的数据,微信读书用户中性别差异不大,超一线城市、一二线城市的用户占了73%。他们大多是24岁到40岁的学生、职场人士,具备中高消费能力。因工作或者学习需要,有不断提升自己的需求和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豆瓣等专门因读书而聚集的社区不同,这批从微信导入的用户并非深度阅读爱好者。读书对他们而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当然也不是纯粹作为娱乐消磨时间,他们也会注重书籍的质量。这也就决定了微信读书里会以通识性出版图书为主,较少网络文学。4.使用场景根据易观万像不同时段用户活跃数可知,晚上9点到12点是用户使用的高峰期。说明有不少用户把以前睡前刷微博、刷朋友圈、玩游戏的时间分配一些给了微信读书。在中午11:00过后就餐期间、14:00午睡过后也有一定程度的用户增加。二、产品结构功能分析1.产品功能结构图根据微信读书的功能图可以发现,微信读书版面非常干净简洁,一级页面主要分为四大块:发现、想法、书架、我。1).发现:打开APP首页即是发现页面发现页面包括个人阅读的周总结报告、免费领书、赠书、本周推荐、好友在读书籍、书城等。发现页面是以卡片形式呈现,左右滑动可获取新内容。发现页面的主要内容是“好友在读书籍”这一部分,每张卡片只呈现一本书,滑动可以看到不同好友在阅读的书籍。首页设置与许多同类的移动阅读设备不一样。一般的读书类APP都会把书城放在最初级、最显眼的位置,用户的使用路径大多是“首页书城——搜书——找到书——看详情、评价——购买——阅读”。而微信读书把书城隐藏到首页右上角比较深的位置。打开APP,最先看到的是一张张“好友在读”的卡片。所以其主要使用路径是“好友在看什么书——了解此书的详情——购买——阅读”。由此可见,微信读书更加注重口碑推荐,更注重社交关系对阅读的影响。产品结构图中红色部分都可想法或者朋友圈,蓝色部分都可以看到微信好友读书情况。可见,与好友的关系建立基本覆盖了APP的各个角落。2).书架:紧挨着“发现”的是书架,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阅读书架上的书默认是公开的,也可以设置为“隐私阅读”,设置之后,不再显示在书架上。书架中可以直接选书进行阅读,除了基本的阅读设置,还支持查看同时看这本书的用户,以及热门讨论,还可随时写想法分享。书架上有一个“+”号可直接跳转到书城选书,同样,书城的这个入口也是很不明显。3).想法:类似于朋友圈可以看到热门文化类公众号的推荐,可以转发、点赞、评论好友的想法,也可以自己发表想法。转发只限于微信读书,无法转发到朋友圈,这一规定在之后的版本迭代会详细分析。目前,在不关注其他书友的情况下,自己主页想法中的内容并不丰富,可见使用微信读书的好友还不够多,也还不够活跃。4).我:在个人页面,有一个微信读书独有的功能——基于阅读时长的好友排行榜可以实时了解到每个微信好友的读书时长,还可点开了解好友读书的具体情况。阅读时长除了用来排名,还可兑换书币,购买书籍。现在的机制是阅读30分钟换取一个书币。2.结合用户使用前、使用时、使用后的心理进行具体功能分析1).使用前:什么触发我使用微信读书?读书一直都被认为是提升自我、丰富生活、充满正能量的事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读书,许多人都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尤其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手机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沉得下心来读书。读书本是件孤独的事情,缺乏相应的监督,更容易懈怠下来。微信读书很好地解决了用户读书动力不足的问题。引入社交,从此读书不再是一个孤独的事情。好友都在读书,自己也不能落后。我开始使用这个软件,也是因为当时看到好友分享的阅读时长的小卡片。相比kindle、纸质书等方式,微信读书把阅读时长可视化,是一种很好的反馈机制,能让用户很有成就感。2).使用中:阅读体验如何?读书氛围好不好?当用户开始使用微信读书,关注的则是阅读体验。新用户一注册即可免费领取三本书,还有免费领取、分享赠一得一的活动,不用掏钱即解决了无书可看的问题。对于“该看什么书”这一问题上,首页的“好友在看”极具参考价值。相比冷冰冰的评分数字,好友的口碑推荐、读书时写下的想法,更具有说服性,自己也可随时写想法进行分享,参与讨论。正如其slogan所言: 让阅读不再孤单。人都有攀比、炫耀的心理,与微信运动一样,微信好友的阅读时长排名很能够激发阅读兴趣。微信读书整体设计非常简洁,没有广告,很少干扰,这对于留住用户是极其重要的。其便利性也大大超过了kindle和纸质书,在任何地方,只要拿出手机即可阅读。在手头忙于其他事或者眼睛疲劳时,还可以切换到听书模式,非常方便。3).使用后:什么吸引我再次回来阅读?作为工具型软件,经常会面临用户粘度较低的问题。怎么激发用户再次回来呢?微信读书做得很出色的一点就是书币机制。只要阅读30分钟就可兑换1个书币。“阅读——换币——买书”,形成了很好的正向循环。同时,排行榜的排名也是另一紧紧抓住用户的方法。阅读时长的统计使得用户不会轻易更换读书软件,不然就容易落后。有一个用户评论很好表达了这种心理:我不能接受比我还没文化的读书比我多,我不能接受比我有文化的人还是读书比我多。所以我每读一段时间书就要去看看我在微信好友中的读书排名。此外,每周更新的赠一得一和免费领取也能很好地留存用户。大家总不愿意错过免费的东西,这些书看不看都不重要,领了再说。每周微信读书还会生成个人一周的阅读报告,内容包括该用户榜单、阅读时长,并对榜首给予勋章奖励,也使用户极具荣誉感。三、产品增长数据1.近一年排名趋势从七麦数据的排名趋势来看,近半年,微信读书在图书免费榜基本都是前六,在图书畅销榜也在前十。相比2017年,排名上升且趋于稳定。但是易观万象的数据显示,其活跃用户只有437.03万,相比整个综合阅读市场20,576.48万的用户量,微信读书只占据了其中极小部分。2.版本迭代记录通过微信读书的版本迭代记录可以发现以下两点:1).微信读书从一开始就明确是社交+读书的产品,非常注重分享功能,希望通过熟人口碑推荐吸引更多的用户过来。迭代记录标红色部分都涉及了分享、好友关系维护,可见微信读书在抓住一切机会,提升社区的活跃度。每周的 “分享免费领”和“赠一得一”也要求分享给好友自己才可以领取。这种利人利己的推广方式不太会引起朋友圈好友的反感。但如何把握好度,平衡好阅读与社交的关系仍是微信读书一直在摸索的。比如,在1.3版本“可以查看与好友共同阅读的书籍”,但是在紧接着的一个版本又改为“可以看到好友共同阅读的书籍”。这里有很轻微的区别。如果可以随时查到与好友共同阅读的书籍,会觉得个人所有信息都暴露无遗。而更改之后,变成仅仅是可以看到某本书有几个好友在读,则把重点转移到书上,既能为用户提供参考价值,又不会太过关注某个用户。再比如,1.4版本中“写想法支持@和话题”的功能之后也撤掉了。@好友是微博中经常用到的,但在读书社区,环境相对安静,大家获取新鲜事的需求较低。在这里,用户应该有更多的主动性,让自己不被打扰。在某个版本也试过把想法转发到朋友圈,经过调整,最后还是把想法类发表观点的内容就局限在微信读书内,不支持外链分享,这也是考虑到用户隐私。在读书APP这个社区里很多用户愿意表达,但并不希望把自己这种形象展示到微信朋友圈。2).从书籍的内容、听书、讲书等功能的不断完善来看,微信读书倾向于轻阅读形式,还在不断培养用户的读书习惯。这与用户群体有很大关系,用户基本都是从微信关系链中转移过来的,本身不是重度阅读爱好者。因而,在如何吸引用户使用,如何提高APP的易用性这方面微信读书作了很多努力。在5.2版本,就开始支持语音朗读书籍,用户不仅可以阅读,也可以采用更轻松的听书方式获取知识了。很快在1.5.7版本,新增微信读书语音电台,鼓励更多用户语音输出。在2.0版本时候,听深度解读功能上线,用30分钟就可以了解一本书,阅读变得更简单。而且,基于用户使用公众号阅读的习惯,在2.2.0版本,新增公众号文章的推荐,尽可能通过用户原本的阅读方式来带动微信读书的活跃度。在2.3.2版本,还增加了公众号文章合集。用户可以把微信中的有收藏价值的公众号文章放到微信读书,进行收藏、整理。这也增大了微信读书的使用频率。四、用户评价根据APPAnnie的数据,当前版本和所有版本评分都是4.5。根据用户评价,整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1.干净简洁页面备受喜欢,阅读设置功能有待改善用户对于首页没有广告、没有弹窗推送都极大好评,习惯了微信的用户也很喜欢微信读书简约、干净的页面,这营造了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但是相比其他电子阅读器,微信读书对于阅读页面光度调节、行距设置、字体选择等功能不够完善,许多用户呼吁急需改进。2.与好友互动、交流,可以帮助养成读书习惯,丰富自我很多用户表示,通过好友推荐,喜欢上了这一款读书软件。不爱读书的用户也重新拾起了阅读爱好,消磨业余时间,大大减少了玩游戏、看剧等时间。生活变得更加充实。3.书币、赠一得一等方式新颖具有吸引力、能激发阅读兴趣很多用户评价中都提到微信读书的书币、免费领取等规定非常好,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时长循环买书,基本不用花钱。所以很多用户对于之前更改书币政策大为不满,在用户的呼声之下微信读书又改回了书币政策。4.听书功能很好,但是朗读质量不高手机看书始终是对眼睛的负担较大,所以很多时候用户会选择听书,尤其是手头在忙着其他事情的时候。听书已成高频需求。但是朗读声音非常生硬,没有感情,这一点急需改进。5.资源不够丰富有不少用户表示这个软件唯一的缺点就是书的资源不够多,很多想看的书找不到。这也是微信读书要努力的方向,书的种类足够多,才能避免用户在不同的平台切换,增强用户的粘度。6.对涉及隐私类的问题较为反感在最新的版本更新后,自动帮助用户关注微信好友,这一点被认为是流氓行为,强制关注广受诟病。而且很多用户希望自己的想法、评论、阅读时长等也可以设置隐藏。可见,虽然读书是非常正能量的事情,仍有不少用户非常谨慎,不喜欢卷入过多的社交。五、总结和建议其实开始使用微信读书也就是这几个月的事情,但现在它已经成为手机上最重要的软件之一。因为之前没有使用过其他的电子阅读器,故文中也没有与其他竞品的详细对比。以前之所以不选择手机阅读,主要是觉得伤眼睛,所以选择kindle或者纸质书。虽然手机阅读伤眼睛是事实,但是每天在手机上花的时间也并不少,常常都是随便刷刷朋友圈就过了一晚上。而有这样一个软件可以消除阅读的孤独感,而且让阅读时间可视化,能和熟悉的好友竞赛,真的非常有吸引力。人的本性都是爱攀比,爱炫耀,渴望获得认可的,不得不说,微信读书是个很好的软件,很多不爱阅读的人也开始阅读了。当然,微信读书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自己的使用经验,结合用户的反馈,我觉得微信读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改进:1.保护用户隐私,给用户自由选择的空间把读书社交化是个很大胆的行为,这固然有许多正面影响,但与此同时个人隐私更该受到重视。类似于主动关注好友且不通知的行为,只会引发用户极大的反感,微信团队这样的做法是很不妥的。在书架上可以对书籍设置私密阅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用户的社交压力。但是细节方面还得更加关注,比如在书城里只有“加入书架”按钮,无法直接进行私密设置。如若忘记回书架设置,这本书的内容立刻就公开了。同样,设置了私密阅读的书籍,在对其进行点评、写想法时,内容仍然会公开,这就有些自相矛盾了。再比如,一个个屏蔽好友动态太麻烦,是否可以批量设置呢?阅读时长排行也是有些强迫意味,如果用户可以自己设置要不要显示阅读时长,会更友好些。不然,微信读书就变成了监视软件了,可以知道好友每天在手机上花了多少时间,甚至可以知道具体时间段,这都增加了用户的心理负担。2.增多书籍种类、在阅读体验下多作改善因为用户群体的定位,书城里的书肯定不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但是对于经典类的、排行榜靠前热度较高的很多书也没有,这很容易造成用户的流失,而且很多免费的书籍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网络文学,与定位初衷有些许背离。在阅读体验方面,微信读书更要加大投入。比如,上文提到的,最基本的行间距的设置、字体的切换、调节亮度等功能还不够完善;许多书的错别字很多,微信团队要严格审查书籍质量的同时,也要考虑提供纠错反馈的功能;在易用性方面,听书的按钮非常不显眼,很多用户都没有发现;听书是比较受大家欢迎的功能,可是朗读质量太差却导致很多用户弃用;未来在用户量更大时,也许还要考虑在电脑端的使用。作为一个工具性的软件,只有想方设法提升用户体验感,才有可能真正赢得用户。产品新人,恳请各位在评论区提出改进建议,感激不尽。本文由@格萝小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