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鹅书(王羲之西安真迹碑文碑石)「王羲之鹅字碑故事」

说到爱鹅赏鹅,不得不提到王羲之
传闻王羲之从鹅的体态、行走、游泳等姿势中,悟出书法运笔的奥妙
在陕西麟游县九成宫景区保存一块碑名“鹅辞碑”,从中就能领略到王羲之变化如神的“鹅书”之美
01鹅中悟书道在九成宫景区珍藏着一通碑石,将鹅的各种形状用不同的书法表现,碑文是以介绍东晋“书圣”王羲之的《鹅辞帖》为内容的,故被称为“鹅辞碑”
此碑铭文为:王右军十八鹅群帖,为爱鹅而作也,鹅以黄庭故鹅得以成其
为群鹅,也有立鹅、横鹅、正鹅、斜鹅、食鹅、鸣鹅、飞鹅、倒鹅、翻鹅、宿鹅
若非右军之鹅,安能传书鹅乎,羲之千古法妙趣在鹅群中,笔向空处点满地,白云飞
王右军是王羲之的别称,因其曾任右军将军,故称“王右军”
此碑于2004年10月征集于麟游县九成宫镇望云山蒿坪庙,经鉴定属于民国时期
碑中共18个“鹅”字,其中草书碑文仿王羲之的16种“鹅”字形态,字字不同,时而飘逸、时而狂野、时而轻盈如燕,既是羲之爱鹅之体现,更是书法艺术形式的彰显
“鹅辞碑”拓片可别以为王羲之只是单纯爱鹅,仅是鹅的体态、行走、游泳等姿势,便能让他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
在他看来,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
王羲之书法为历代名家所集藏,尤以唐太宗酷爱为最,不惜花重金求购,故其真迹难寻
虽然这通石碑并非王羲之的真迹,但借助此碑可以想见羲之真迹之神妙,进而领略其卓而不群的书法艺术,填补历史的空白
“鹅辞碑”高150厘米、宽65厘米、厚10厘米;碑头为半圆形、高浮雕单龙造像,龙头突兀,龙身隐没在浮云之中……此碑目前被置放于九成宫的碑石廊道中
02羲之钟爱鹅“王羲之爱鹅”与“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鹤”并称为“四爱”,被当作文人雅士闲情逸致、情趣生活的体现
东晋时期,王羲之与鹅的故事总为人津津乐道,有两则故事足已说明羲之爱鹅之事
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会稽有一个孤老太太养了一只鹅,王羲之派人去买,老太太不卖,王羲之就邀请朋友前去观赏
老妪听说王羲之要来,就杀了鹅准备款待他,王羲之到后见鹅已死,叹息终日
得知羲之爱鹅,也有“投其所好”者
晋 王羲之 《宋拓宝斋黄庭经册》(第1页)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相传有另一则故事
山阴县玉皇观有个老道士,希望得到一本王羲之手书的《黄庭经》,但右军大人名满天下,又怎会卖一个老道士的人情?幸好他得悉王羲之爱鹅,遂精心调养一批良种白鹅,每日在王羲之与友人郊游处放养
王羲之终于“偶然”碰见了这群白鹅,十分惊喜,便想要买下白鹅
道士说:“你只要给我写一篇《黄庭经》,我就将这些鹅悉数相赠
”王羲之欣然挥笔,笼鹅而归,欢喜异常
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中所写“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便引用了这个典故,由此便有将《黄庭经》称作《换鹅帖》
03碑林看真迹当然,如果要看王羲之的真迹,还得去西安碑林,《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碑》很好地保留了王羲之书法遒美健秀的特点
该碑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
太子李治(高宗)并为附记,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
碑石高9.4尺、宽4.2尺,共30行,行80余字不等
唐太宗除了崇扬佛教,还是王羲之的超级粉丝
然而,东晋书圣已逝,无法提起笔来书写唐代的繁盛
如何才能完成这篇著作?弘福寺的怀仁和尚做到了
他耗费约20年,从王羲之的遗墨中将碑文内容逐一摹出,有的字实在找不到,就用相应的偏旁部首拼合
为了顺利完成这方“集字碑”,怀仁奉诏广收王羲之笔墨,甚至不惜重金购买
当这通“集字碑”完成后,便有“千金碑”的美誉,可谓一字千金
除了有“千金碑”美誉,该碑还被称为“三绝碑”
“一绝”是称赞其碑文第一部分《大唐三藏圣教序》,为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为玄奘所译佛经而撰写;“二绝”是指碑文第二部分《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为当时身为太子的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所撰;在一方碑石上汇集两朝皇帝的文章已属难能可贵,而更绝的是此碑灵动、飘逸的行书来自于书圣王羲之,此为第三绝
于是,两朝天子的文章加上一代书圣的书法,足以让这方青石成为空前绝后的名碑
来源:文物陕西 责编:王远之
王羲之鹅书(王羲之西安真迹碑文碑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