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金色的索尼标志和降噪MIC,索尼WF-1000XM3细看还是能看出些门道的比如为了更好的触控操作,在小小的耳机机身上,索尼选用玻璃与机身塑料做手感上的区分,而这也解决了用户盲操作手指定位不清晰的问题还有,耳机近耳端部分使用硅胶材质,硅胶亲肤柔软,在入耳式已经具备一定的牢靠性的前提下,这样的设计也加强了耳机舒适性当然,虽然说索尼WF-1000XM3入耳后牢靠不易滑出,但剧烈晃动仍然有脱落的可能,所以,并不建议在激烈运动时佩戴另外,需要留意的是,硅胶在长久使用中避免不了汗液的浸泡、以及老化发黏的问题至于索尼这款耳机的耐久性表现如何,也需要时间的考验耳机背面有黑色感应区,用于识别佩戴状态,实现类似摘下自动暂停、5分钟无感应自动关机等功能在卸下硅胶套后,我们看到防尘网方面只是简单的海绵网2. 音质;就像是耳机圈流传的老话一样“跟蓝牙耳机谈音质就是耍流氓”目前受限于连接方式,蓝牙耳机音质表现肯定够不着同价位有线耳机的水准好在技术在进步,蓝牙耳机早已经突破了“能听”,逐渐进入一个“好听”的范畴索尼也清楚这一点,并没有重点宣传WF-100XM3在音质方面的表现不过该耳机配备了可以用于进一步加强耳机音质的DSEE HX(数字声音增强引擎)开启该功能耗电会增加,耳机续航相应减少又是这两首被烧耳玩家无数次搬出来测试耳机素质的歌曲,我们几遍听下来感悟还是有的,简单总结就是:声场开阔、听感均衡这样的描述也算不上在夸它,用中规中矩评价这副耳机的听感,可能也更合适,只能说没有缺点不过,用户倒也是可以通过索尼耳机应用“Headphones”内置的均衡器,对耳机进行细致的听感调整,从而让耳机的发声满足自己对于音质方面的需求(如预设的“激昂”能明显提升低频表现;而“醇美”则更多地偏向人声)3.降噪;如果说音质表现并不能让WF-1000XM3在TWS耳机市场中脱颖而出的话那降噪,可以说就成就了它的金字招牌索尼WF-1000XM3搭载了HD降噪处理器QN1e,搭配双噪声传感器技术QN1e是头戴式耳机WH-1000X身上降噪处理器QN1的小改款,鉴于老大哥在降噪方面的出色表现,第三代降噪豆的降噪效果自然得到了相应的保证耳机预设三种收听模式,可以通过单点设置好的对应耳机进行切换,也可以在APP里直接选择环境声功能可以在APP中进行一个细致分级的自定义,经测试,对该模式下将绝大部分环境中的噪声都进行了消除,但对人声有所保留,从索尼的介绍来看,这种模式更适合在在公共场所使用,即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环境音,又不至于漏掉重要的广播消息通知大家最关心的降噪表现,我们也深入各种嘈杂的环境中实地体验,以求给大家展现最为真实的WF-1000XM3降噪效果在地铁上启用降噪模式,在正常音量就可以听清歌曲的内容地铁内的“嗡嗡声”被这代降噪豆彻底隔绝,不过高频噪声依旧无法完全消除,在人多的情况下还是能感觉到周围的熙熙攘攘,降噪效果与QC30趋同,稍稍差于索尼自家的头戴式耳机WH-1000XM3在路面上行走还是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听诊器效应,这受限于入耳式的结构无法避免噪音方面消除效果和地铁上趋同,在降噪效果开启后能过滤掉绝大部分噪声,而人声的音量虽然被大幅削减,但依然能够被我们的耳朵所感知(以上所有测试均基于原厂配送的硅胶耳套,在双耳佩戴牢固、耳机和耳道没有出现空隙的情况下进行)4.总结1.从耳机的角度出发:入耳式耳机无法避免,依旧有听诊器效应,听感中规中矩,没有缺点,可也没有明显的优点好处是通过索尼耳机软件,可以自行调节耳机听感趋向,满足自己的需求2.再从一款分体式蓝牙耳机的角度分析:综合续航长,单耳机能达到六个小时以上的使用时间;佩戴舒适不易掉落;连接稳定不断连;微弱的延迟在接受范围内3.最后就分体式蓝牙主动降噪耳机的角度,七个字:细分领域新标杆;三个字:真的强
这样的总结虽然多少带有点主观的成分在里边,但索尼WF-1000MX3将包括降噪芯片在内的多种元器件集合在了小小的单体耳机之中,着实也是给到了大家不小的惊喜实现多种功能同时,让降噪效果达到甚至趋近于一线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的降噪效果,面对这样的一款分体式蓝牙降噪耳机,我们给出的评价自然也是:值得有需求的用户去尝试体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