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布城马丁 首发于天袁地访公众号最近天气转凉,十一刚过,在夏末因“八佰”这部爱国电影的热映而再次红起来的四行仓库看来也要降温了。四行仓库的四行不是地名,也不是公司名,而是民国时期的四家银行所组成的特殊银行集团,“四行”究竟是哪四家银行,在上海分别有怎样的遗存?与北四行相对的南三行是怎么回事?上海究竟还有多少本国银行?相信读完本文,会对您了解这方面的内容有所帮助。灰飞烟灭的北四行1922年四行储蓄会成立。这是一家特殊的银行间集团,集结了当时北中国四家来历不凡的银行。当然,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这四家银行如今都已经不存在了,我们也只能对那些石灰岩、花岗岩大楼,怀古一番了。这四家银行按照创立年份依次为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和中南银行,他们均为北洋时代这个官商军政错综复杂的年代产物,其中的利益勾兑和黑幕交易自不待言,但却也是那个时代的现实性。外戚银行——盐业银行盐业银行创办于1915年,是由袁世凯的妻弟张镇芳主理,在袁世凯当道的时代可谓是外戚银行。盐业银行的董事会里一开始都是些前清遗老遗少,其中就有辫子军复辟的张勋。张镇芳本人也“拥护”复辟,但这场闹剧过后,张镇芳被下了监狱,也丢掉了盐业银行的控制权。在皖系军阀当政的数年间,盐业银行也落入皖系人马手中。后来,张镇芳的养子也是他的侄子,人称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通过他的奔走影响让张镇芳重回董事宝座。盐业银行早在创立次年,就开设了上海分行。1930年代中期,更是将总部搬迁至上海,今天北京东路280号,正是盐业银行大楼所在。上海盐业银行大楼(百度全景)官商合作银行——金城银行创办于1917年的金城银行,是一家官商合作的杰作,由皖系军阀下的安福系军阀和商人王郅隆和银行家,出身老牌的交通银行的周作民合作成立。周作民在民国初年加入财政部,在安徽创办交通银行芜湖和蚌埠支行之后,得力于安徽督军倪嗣冲,而后来创办金城银行正是通过倪嗣冲,得到了王郅隆的投资。周作民任经理,王郅隆任董事长。金城银行创办于京城,但很快就搬到天津法租界。但王郅隆在1920年代初,因为波云诡谲的民国政坛起伏而被迫出走东洋,更不幸的是他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中不幸客死他乡。周作民则在1935年终于爬到了董事长宝座,并且于1936年将总部迁往上海。金城银行大楼位于江西中路,公共租界的市政府,工部局大楼街对面,四行之中,金城银行的地理区位应该是最优的。周作民1949年后去了香港,但1950年又回到大陆并主持了官商合办银行、民营银行的公私合营改造。可惜周于1955年死于心脏病,并未见到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2015年,天津又出现了一家金城银行,英文名叫Kincheng,或许是对老金城银行的致敬。而上海的金城银行大楼如今为周作民的老东家交通银行所用,这世上兜兜转转,都是缘分。九江路江西中路遥望金城银行(竖牌交通银行 2016.5)江西中路200号金城银行大楼(今天交通银行使用,百度全景)盐业银行与金城银行大楼门楣上有相似的徽章,据说是北洋时代的中国国徽“十二章(又称嘉禾国徽)”,从1913年用到1928年,与五色旗同为当时中国的象征,可见这两家银行的官家身份之雄厚。至于这个徽章,三位设计者之一就是鲁迅,对,正是你认识的周树人。名号很大的大陆银行大陆银行创办于1919年,前期受到当时的代总统冯国璋的影响。1919年正值政权动荡,冯国璋与段祺瑞发生第二次府院之争,其结果就是各退一步,冯与段同时下野告别政坛。冯国璋下野之后就开始搞投资,但天不假年,也就在这一年,冯大帅因病去世,真是造化弄人。实际为冯氏创办大陆银行的是一个叫谈荔孙的商人,大陆银行创办于天津。一直到上海沦陷时期(1943年)才将总部搬到上海,因此也算是四行之中上海色彩最淡的一家。上海大陆银行大楼今天已经改名叫上投大厦,一个对于建筑风格来说太过后现代的名字。上投大厦的门牌号也从双数九江路110号改成了111号。九江路外滩段银行大楼林立,上投大厦与四川中路口的东亚银行大楼紧紧相连,马路对面则是中国银行新大楼。上投大厦(大陆银行大楼)修缮效果图(来自网络)不过大陆银行确实在上海有过不愉快的记忆,1930年代,看着南京路十里洋场的繁华盛景,大陆银行忍不住想要在南京路上开一家大陆商场。据上海档案信息网,1930年10月,大陆银行方面向哈同洋行租用了一块九江路以北,南京路以南,山东路以西,山西路以东的土地,租期为32年。甚至租约规定,租满之后,土地连同建筑物一并无偿奉还出租者。如此优厚的租金,可见当时南京路商业之繁华。大楼设计为底楼的沿街店铺,二三楼为商场,四楼以上为写字楼。不过大楼1933年4月竣工落成之后,商家入住非常不理想,只有计划的四分之一。在负债运营几年之后,大陆银行不得不忍痛提前与哈同洋行解约,不仅按照之前合同约定的,无偿奉还土地和建筑物,而且还倒贴了30万现大洋,简直无法估算哈同洋行在这笔买卖里赚了多少钱。后来,大陆商场改名慈淑大楼,如今依然俯瞰着南京路步行街上的芸芸众生。诞生于上海本土的中南银行四行的创办时间很有趣,自1915年开始,总是每隔两年诞生一家。四行中最年轻的中南银行诞生于1921年的上海,创办人有印尼华侨黄奕住等,本国商人还有著名的报业大王史量才。中南银行还曾获得极为稀有的发行钞票的权力。正是借助四行储蓄会的实力,四行共建准备库为标号“中南银行”的钞票发行保驾护航。中南银行的钞票信用还算不错。中南银行总部在汉口路110号的中南大楼,目前为爱建金融使用(此前为天津银行使用)。中南大楼临近汉口路四川中路口,东面一点就是四行储蓄会大楼了,这座大楼落成于1928年,是四行储蓄会正式落脚的地方。而在四行储蓄会大楼北面就是东亚银行大楼以及大陆银行,其实中南大楼和大陆银行大楼的背面是相邻的。而这就彰显了旧上海CBD的密度。黄昏中的四行储蓄会大楼(今为上海银行使用,2017.12)中南银行在淮海中路(时称霞飞路)投资建有一个小区名为中南新村,过去是达官贵人趋之若鹜的置宅地,现在则是优秀历史建筑群。四行储蓄会四行储蓄会是在四行之上,又有别于四行的一个类似银行的机构。汉口路的四行储蓄会大楼是著名设计师邬达克的作品,也正是这个作品的成功使得四行储蓄会日后的国际饭店项目由邬达克接手设计。当时上海的优秀建筑设计师和设计洋行比比皆是,但不是所有人毕其一生会有一次像国际饭店这样耀眼夺目的设计项目。四行储蓄会成立于1923年,为了争夺储户,银行之间竞争激烈,而这样航空母舰级别的银行集团显然更有利于争夺储户。从国际饭店这样的上海第一楼的项目可看出,四行储蓄会确实一度是颇具实力的。四行不仅办储蓄,还干起了信托业务,因此需要仓库来存放保管品,这也是四行仓库的由来。四行仓库其实是今天四行仓库遗址的西侧,东侧为原大陆银行的仓库。四行仓库纪念馆已经部分还原当年面貌(2016.5)四行仓库竣工于1935年,实际使用的时间少之又少,但由于这个建筑非常高大和坚固,因此被选为淞沪抗战的“最终战(实际有其他零星战斗)”所在地,打出了国人的士气,国军的骨气,也着实打出了“四行”的名气。从北四行到北五行1948年,行宪之后的民国政府以四行储蓄会以及信托部不符合新银行法为由,要求四行储蓄会改组为银行,因此原来大家熟悉的北四行就加上了这新改组成立的联合储蓄信托银行,成了北五行。但仅仅过了几年,在金城银行的老总周作民的领导下,北四行或者说北五行就进行了公私合营的改造,改造之后的五家银行在中国大陆的业务均并入了中国人民银行,北四行的神话戛然而止。周作民也于1955年突发心脏病去世,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国家的真正到来。不输北四行的南三行南三行,或多或少是拿来比照北四行的,名气上可能略显逊色,但论实力和历史,却毫不逊色。这三家南方的银行是浙江兴业、浙江实业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1907年创立于杭州,由浙江铁路公司创办,1915年改制之后,总部迁往上海。浙江兴业银行的大楼位于北京东路、江西中路口,目前使用这幢大楼的有宝龙大酒楼,北京东路铁路局售票处等。浙江实业银行,前身为前清官商合办的浙江银行,1948年后改称浙江第一银行(要与浙江第一商业银行相区别)。浙一银行的大楼前几年才被列为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门牌号是福州路107-123号。鸟瞰(维基百科)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是一家实实在在的“小银行”做大的,创办于1915年。这家创办初期的“小小银行”竟然是北四行和南三行七家银行中唯一幸存至今的。它与浙一银行都通过在香港开设分行,而在大陆公私合营改造运动中幸存下来,上海商银甚至去台湾地区“复行”,是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唯一一家在台湾地区“复行”的大陆时期的民营银行。2018年,总历史达103年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甚至在TWSE上市了。当时就以为是个别致的建筑,实际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旧址(2019.5)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大楼位于市中心宁波路与江西中路路口,它与众不同的一点在于它的顶楼有一个中式阁楼,这是银行创办者陈光甫加建的佛堂。目前大楼为浦发银行和某酒店混合使用。因为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弦更张,这七家传奇银行没有在上海的土地保留,甚至是在整个中国大陆一夕而消逝。但结实的银行大楼依然挺立在上海的钢筋水泥丛林之中。而说到钢筋丛林,则不得不说上海的外滩。曾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外滩现在变成银行一条街了,但其实它在很久以前就是银行一条街,甚至整个公共租界中区就是一个规模不小的CBD。仅外滩就有汇丰银行、交通银行、麦加利银行、中国银行、台湾银行、正金银行、东方汇理银行......下期,我们就来看看上海CBD里的外资银行大楼。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