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不好原因体验视频(视频播放器体验都是格式)「该视频体验不佳,平台建议及时修改」

看视频,已经成了当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观看短视频,还是在电脑电视上看电影电视剧,都是非常重要的消遣方式,热门院线电影在登陆流媒体或者下线之后,互联网上就会有对应的“高清下载版”资源,但是当我们下载到电脑之后,经常会发现观看体验比较差,或是色彩不准,或者视频模糊,总之观看体验很差,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今天笔者就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1 资源本身有问题首先最容易招致怀疑的自然就是视频本身的质量,这其实是很有可能的,一般来说,能在互联网发布的影视资源都会有一套成熟的命名规范,这里笔者就要提醒一下,如果你在下载的时候看到了类似TS或者Cam之类的后缀,就要谨慎下载了,这类资源一般都是枪版。
2 播放器设置错误是的,你没有看错,视频观看体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播放器。
我们都知道,MP4、MKV本质上只是一个容器规范,而且基本上我们目前接触到的所有能看的离线视频,基本都是被压缩过的——因为原始文件真的太大了。
但不管是MKV还是MP4格式的文件,格式本身只是容器的包装方式。
这些容器里面,包含了视频(只有图像),音频(只有声音),字幕等。
当播放器在播放的时候,首先要对这个容器进行分离,把其中的视频、音频等拿出来,才能进行播放。
把容器拆开的话,会发现里边有个叫做轨道(track)的东西,常见的轨道有视频(Video)、音频(audio)、章节(Chapter)、字幕(Subtitles)等等,有的并不一定有,比如mka格式就没有视频轨道,有的也会有好几个,比如某些MKV会封装好几条音轨,而且有的轨道比如章节在potplayer、MPC-HC这些播放器中才能看到。
不仅如此,每个轨道都有自己的格式,如音频是AAC,视频是H.264,当然H.264本身也有8bit/10bit之分,还有近年来新兴的H.265(同样有8bit/10bit之分),以及早年的RealVideo、VC-1等等,基本上H.264=AVC=AVC1, H.265=HEVC,音频也是如此,常见的有 FLAC/ALAC/TrueHD/DTS-HD MA这四种无损,和AAC/MP3/AC3/DTS(Core)这四种有损。
所以这里也要指正一下,过去有些人会迷信MKV格式比MP4格式更高清,这个看法是错误的,他俩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MKV支持多字幕,多音轨的封装,但和清晰度还是没有直接的关系。
虽然理论上来说,MKV支持封装FLAC作为音频,这个是MP4无法做到的,另外如果你有制作视频的习惯,我相信你对MKV格式是喜欢不起来的(因为Pr不支持直接导入)。
而取决视频观看体验的最重要参数叫做码率。
我们都知道一个视频,每一秒由多少图像构成,称为这个视频的帧率,而码率则是单位时间内,用来记录视频的数据总量码率越高的视频,意味着用来记录视频的数据量越多,一般观看体验都不会太差。
那看到这里相信就会有人问了,你说的这些和播放器有什么关系呢?你还别说,关系挺大,因为很多原生的播放器,甚至没法播放10bit的视频,而且往往由于“渣优化”,造成观看体验极差的负面效果,这里笔者推荐Windows平台下的MPC-HC和madVR搭配或者macOS下的IINA,对应的设置教程互联网均可搜索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最后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部分播放器是可以在软解和硬解之间切换的,这也会对视频观看体验做出影响,软解是单靠软件的运算来解码,软件是由cpu运行,因此软解是单使用cpu的能力来计算。
这样会增加CPU负担,所以计算机本身会发热,且更费电。
因此部分群体会选择硬解解码的方式来为机器降温,所谓硬解是借助于硬件来完成视频的解码,现在一般是由显卡来完成,好一点的显卡直接支持高清编码格式的硬解码。
要使用硬解,必须是播放器和显卡均支持硬解,如果硬件不支持,那播放器只能软解。
而硬解存在的问题就是对先进编码的支持存在滞后性,某些型号老一些的显卡对HEVC或者其他编码格式的支持是很有限的,这就会导致播放时出现各种问题,所以也要注意相关设置。
屏幕前的你有没有一些“看视频”的经验分享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讨论。
(8307408)
是因为不好原因体验视频(视频播放器体验都是格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