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得力带你后期助手log(视频拍摄后期得力带你)

如今,视频拍摄已经成为不少人记录和拍摄的一种全新形式。
而如照片拍摄RAW格式的普及,随着更多设备开始支持,视频Log模式也逐渐从专业领域进入到大众的目光之中。
那么这种看起来一片灰的视频模式到底有什么好?它又是因何而出现?本篇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视频Log的前生今世。
Log和Vlog 一字之差 天差地别在开始说视频log的时候,咱们先来弄清一件事儿:Log和Vlog,如今颇为火热的Vlog和我们今天打算详细聊一聊的视频log技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Vlog是对应于传统Blog博客的一种全新模式,即视频博客:Video Blog。
Vlog特指视频博客这种内容形式,和我们说到的Log,V-Log不是一个概念(图片引自:Digital Trends)视频log到底是什么而我们今天主要聊的Log,则是指Logarithmic,这是一种采用对数函数应用到曝光曲线上的视频记录形式。
而Log是logarithmic的开头三个字母的缩写。
它的意思就是指对数函数。
那么视频Log这种对数函数是什么呢?Log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灰度很高的视频效果视频log的命名是源于对数曲线我们知道,相机/摄像机的传感器,在标准记录模式下,传感器是以线性的模式来记录画面的。
但线性记录的模式在面对我们真正的拍摄需求时会遇到问题。
从曝光曲线来看,当我们以传统的线性记录时,我们会损失高光和暗部的细节,而Log则是以对数函数的曲线形式来记录视频,从而增强暗部的表现能力并更好的保留高光细节。
而不同于我们的后期处理,Log是传感器在记录影像时就加载在记录模式上的一种规定曲线,从而最大限度利用传感器的动态范围来记录最多的场景信息。
Log是通过加载曲线记录规则给传感器来提升画面动态范围的视频拍摄模式Log的数码化最早是柯达在胶片扫描时提出的,如今各大厂商的log都源自这个庞然大物实际上,早在胶片时代,Log就已经出现了。
早在1890年就被人们所发现。
而在数码时代,这种技术的最早开发者是个我们熟悉的老品牌:柯达。
1990年,柯达最早针对胶片的数码扫描需求而推出了全新的系统Cineon System,来最大化获得胶片上光学信息。
如今,各大厂商的视频Log曲线实际上都是以这柯达种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说完了Log,可能很多人都会发觉这和我们如今拍照时常用的RAW很相似。
的确,这二者在功能上是颇为近似的。
但RAW和Log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而RAW和Log最本质的区别在于:RAW本质是数据信息,而Log实质是视频。
RAW本质上讲是纯数据信息,而log本质仍然是视频实际上RAW和Log的目的是非常近似的。
二者都是为了最大化获得有效图像信息。
但二者手段和结果是有所不同的。
RAW实际上是形成图像前传感器记录的全部数据信息的集合文件,而Log则是通过特殊曲线让传感器在录制时动态范围最大化的一种视频。
Log虽然看起来灰灰的,但本质上来说它仍然是一个视频而实际从记录能力上来说,RAW是远胜于Log的。
RAW首先在色彩记录能力上就有着天生的优势。
我们熟悉的RAW至少都是12-14bit的色彩位深,而常规视频大多都只有8bit-10bit,这就决定了Log注定达不到RAW那样逆天般的后期空间(尤其是色彩)。
因为RAW的优异性能,专业级设备除了能够拍摄Log,也往往具备视频RAW的记录能力因此,实际上现代的专业级视频设备往往不仅具备Log视频的拍摄能力,高端机型还拥有强大的视频RAW的拍摄能力。
比如大家较为熟悉的索尼FS5,佳能最新推出的C700 FF等等,而近年来Blackmagic推出的一系列入门级拍摄设备也具备了视频RAW的拍摄能力。
这些都是为了满足更多视频工作者对后期处理空间的需求。
既然RAW的性能比log好,为什么大家不是直接用视频RAW,而是退而求其次的使用Log视频呢?实际上对于专业视频拍摄而言,Log是一种介于RAW和普通视频记录之间的一种相对专业的视频拍摄解决方案。
它的存在是为了解决视频本身对存储,运算等过高的使用门槛和设备压力而存在的。
视频RAW带来了极大的存储压力,我们熟悉的SD,CF都难以满足其数据流的存储需要我们都知道,从画面信息记录能力上来说,RAW会是更好的选择,但RAW格式有着自己的问题。
首先RAW是一种数字记录信息,它本身不具备以图像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能力。
而视频是需要实时监视拍摄的。
使用时这就带来了数据转换的压力。
此外,RAW格式本身对存储和处理的压力都非常大(4k 10bit Raw格式为例,每秒的数据量大致为:3840216010(bit)/8(换算成Byer)25(fps)/1024(换算成KB)/1024(换算成MB)≈247.2MB/秒。
如此大的数据量和计算量,大部分常见设备是无法支持的
)。
如今大家对于随着像素增加的照片RAW文件体积增加都叫苦不迭,更何况这些每秒至少24张记录模式下的视频。
RAW强大的后期处理空间是建立在巨大的存储容量和巨大的运算处理上的。
而这对大部分视频拍摄的用户而言,都是难以负担的压力。
Log的优势在于,其体积相较于普通视频不会增加,存储压力大大减小因此,Log的出现其实是一种折中解决方案。
和RAW最大的不同在于,Log不会因为本身记录而对存储造成更大的压力,相同的视频拍摄,使用Log和使用普通模式拍摄其存储空间占用是相同的。
这就极大降低了存储和计算所需的压力。
Log在后期处理时对硬件的要求也要稍低一些,而视频RAW则是十分吃硬件的此外,Log在后期时其运算处理也要低于RAW本身对硬件设备的要求。
我们刚才也提到了。
RAW本身不是图像而是数字信息,我们对RAW的任何处理都是建立在先将RAW转换为图像信息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带来处理所需硬件压力就大大增加。
尤其是随着如今1080,4K甚至是8K视频的逐渐普及,普通格式的4K视频处理都已经相当依赖于高性能的硬件,就更不用说处理同样清晰度的RAW文件了。
而相较之下仍然是视频文件的Log,在后期处理的硬件需求要低不少。
当然了,对于真正的高端和专业影视拍摄而言,RAW仍然是更好的选择,RAW提供了更好的后期空间(尤其是在色彩方面)。
但更多时候,除非有足够的拍摄预算(电影级,或是拥有高制作成本预算的短片),大家都用Log来作为代替RAW的一个拍摄选择。
这可以说是满足后期处理需求的一个更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当然,聊到了视频Log,我们也要说说它的搭档LUT。
LUT是指色彩查找表(color look-up table),这是一种通过修改色彩的色相、饱和度和亮度值,将源图像的RGB值变为另一组新的RGB值的数学算法。
Log和LUT配合,可以很好地进行色彩校准(对比区域为标准LUT Rec 709效果)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通过Log与LUT可以更好地实现校准色彩和色彩转换。
而这对于视频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视频的一大特色是需要保持色彩的统一性。
在我们观看的一段或是一部完整的视频内,很少会出现反复和大幅度的色彩风格变化。
因为观看动态影像,要避免过多的色彩风格变化造成视觉疲劳。
而相对的,照片对色彩风格和准确度的要求要低很多。
不同照片可以有不同的色彩风格,因为我们相当于“逐帧”来观看。
但视频是连续的帧的集合,这就需要色彩风格的统一性。
而这在高度工业化和专业化的视频拍摄时就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当拍摄涉及多种不同系统时,Log可以带来更好的色彩统一性,这对于视频拍摄非常重要我们知道,不同厂商有着不同的自我色彩风格。
这种风格不仅仅体现在照片上,在视频上也会是如此。
在没有Log的帮助时,拍摄者如果需要多机位协同拍摄,往往意味着需要使用同一品牌的机型来进行拍摄。
但实际上随着拍摄技术和器材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不同功能不同品牌的相机/摄像机产品会应用到同一个镜头的视频拍摄中。
那么如何实现这些不同品牌,不同型号器材拍摄视频的色彩风格统一,Log和LUT的作用就显得非常突出。
因为Log的存在,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电影拍摄时,可以用到无人机,单反相机,微单,来负责各种不同镜头的拍摄。
这几大的扩展了视频镜头的展示视角和展示效果。
而因为可以通过LUT进行色彩校准,因此无需担心不同设备拍摄的色彩风格不同对最终画面的影响。
Log和LUT配合还可以实现类似预设和滤镜的效果当然, 不只是为了统一色彩风格和校准色彩。
Log和LUT的配合,还可以实现类似照片滤镜和预设的效果,实现一些拍摄设备本身没有的色彩风格。
因此,光有Log是不够的,Log和LUT的相互配合,才能让视频最终更好的视觉效果。
随着如今视频,Vlog(视频博客)的逐步火热,视频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影像记录方式。
更多的厂商也开始开发出属于自己的Log视频模式来满足视频拍摄用户的需求。
从最早的柯达Log出现,到如今已经有了索尼S-Log,佳能C-Log,松下V-Log,富士F-Log,Arri LogC,大疆D-Log等多种品牌的不同log出现。
更多厂商加入视频Log的开发,让更用户可以体验到Log的价值。
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推出自己的Log,比如富士最新推出了自己的F-Log不仅如此更多品牌的硬件设备也开始逐步支持log视频模式的就,Log也从专业领域逐步开始向消费产品开放。
从最早只有专业级摄像机设备才有Log模式,到如今我们看到更多中高端无反(如索尼,松下,富士)甚至是卡片DC都开始具备log的录制模式。
作为一种视频记录和处理流程,Log已经如照片RAW一样开始渐渐普及开来。
相较于照片后期处理,视频后期要更为复杂,门槛也相对更高但不同于照片RAW,Log在大众化的普及之路上还有更多的限制。
而最主要的还是两大问题:技术门槛和硬件门槛。
首先就是技术门槛,近年来虽然摄影后期技术不断普及,但即便如此,RAW照片格式的使用和后期处理也不是每个玩儿相机的朋友都会用或者用得上。
而log相比这下会更加复杂,视频的曝光曲线调整,色彩处理相比照片更为复杂,这意味着更高的学习成本。
而作为普通的视频拍摄玩家,是不是接受这种高门槛的技术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Log普及的难点在于后期处理的多平台支持,或许Adobe的Project Rush会是个新开端而技术门槛外,更为重要的则是硬件门槛。
而硬件门槛又分为硬件性能和多平台使用两个问题。
首先是硬件性能,视频处理对处理平台的CPU以及图形处理能力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原因很简答,这是每秒24帧的数据,而不是如照片一样只是1帧的静态参数。
单就PC平台而言,视频对CPU,显卡,内存甚至是硬盘性能的要求就要高得多。
想要用好Log,就意味着更高的后期硬件成本投入,这方面而言,照片后期对硬件的需求可以说是最为友好了。
另一方面则是平台门槛,随着如今照片处理软件的跨平台化,我们在PC,笔电,平板甚至是智能手机上都可以进行照片的RAW后期处理。
但视频Log的后期几乎是只能依赖于PC平台和移动平台(笔电)。
通过平板和手机处理视频log文件是几乎不可能的。
而这都将是Log普及之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或许,随着未来跨平台视频处理软件的出现,这一问题将得到改善。
但在此之前,Log的处理都将是硬件上的大问题。
除了Log,各大厂商也在思考新的视频解决方案,比如富士推出的Eterna模拟效果,索尼和佳能的HDR视频拍摄功能等正因为Log文件本身如今在使用上的一些局限性,各大厂商也都推出了相应的折中解决方案。
更多视频风格模式的出现成为代替Log后期处理的简易化方案。
如提高动态范围的佳能,索尼HDR视频拍摄技术,大疆的D-Cinelike拍摄模式,富士的电影胶片模拟效果Eterna等。
这些都是Log以外的一个更简易的代替方案。
他们虽然不如Log那般拥有丰富的后期处理空间,但对于硬件和处理技术的门槛要求更低,这或许会更为更多需要快速剪辑处理时的更好解决方案。
随着摄像的大众化,Log或许会成为RAW一样帮助更多摄像爱好者拍摄出高质量作品的好帮手在摄影大众化的今天,视频的逐步大众化也已经开始初露端倪。
因此,越来越多的视频处理技术也必然逐步走进大众的视野范围内。
Log作为一种为后期处理需要而开发出的视频记录模式,也必然会逐步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和关注。
而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未来,如照片RAW格式一样,相信Log和类似log的视频处理方案也会逐步实现它的大众化。
正如RAW为我们带来了更好的照片和摄影作品,Log也将成为未来更多摄像爱好者最好的帮手之一。
视频得力带你后期助手log(视频拍摄后期得力带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