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环球时报 法国Usbek & Rica网站4月11日文章,原题:在中国,年轻人在社交网络上寻找“电子父母”在中国,有些网红成为“电子父母”,他们通过屏幕与粉丝互动,在有感情需求的年轻人中扮演家长的角色,而这种数字依恋现象并非没有风险。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最近几个月里,“电子父母”在中国抖音上迅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粉丝。报道称,中国社交媒体上的“育儿网红”越来越多,但他们的受众并不是寻求建议的家长,而是那些被其开放、关爱态度所吸引的年轻人。一对来自中国陕西省的50多岁的夫妇便是如此,他们在6个月内拥有了100万粉丝,他们在账号上分享自己的日常,譬如亲子互动、超市购物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具有亲和力的生活乐趣。这对夫妇的短视频评论区里都是那些缺乏情感关怀的网友。他们在这里表达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冲突,甚至希望这对夫妇成为他们的“电子父母”。在从事社交媒体研究的临床心理学家玛丽·达内看来,尽管这种“电子父母”是虚拟的,粉丝所感受到的情感却是真实的。“通过在线互动,你可以很好地与陌生人建立联系。在社交媒体上寻找安慰并不一定是消极的,它可以让一些人解决缺乏父母支持的问题。”不过,这种“电子父母”现象并非没有风险。玛丽·达内认为,这种“去现实化”的风险,主要涉及那些本就存在心理或病理脆弱性的青少年,“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在数字环境中很难区分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正确的。至于那些网红,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也很难真正帮助到陷入困境的人”。(作者艾米莉·艾莎罗,董铭译)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