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买了好用东西作者(少数派买了好用东西作者)「少数派商城」

关于栏目为了满足读者们对于《新玩意》栏目加更的需求,机器人特地邀请了 Matrix 作者们也来聊聊自己近期购买的新奇产品。
喜欢本栏目的话,欢迎充电或评论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你的每一次真心夸赞或建议,都是作者前进的动力。
所有内容均遵循 原创、首发、非商务 原则,投稿细则可查看文末。
@南鱼祭酒:realme Watch T1 橄榄绿购买渠道:realme 京东自营旗舰店入手价格:橄榄绿、活力黑均为原价 699,首发 599;黑薄荷无首发优惠,且仅限 OPPO 商城购买下单及签收日期:10 月 26 日下定金,31 日付尾款,11 月 1 日发货,2 日签收今年双十一到手的第一个大货,就是 realme 新发布的第一款智能穿戴产品 T1 手表。
T1 共有三种配色,传统的橄榄绿和活力黑,以及颇有 realme 特色的黑薄荷(OPPO 商城独占)。
我买到的是橄榄绿配色。
我之前用过的智能手环 / 手表只有三只:索尼 SWR30 手环、跃我(Amazfit)GTR 手表和 OPPO 手环(时尚版),所以我这里比较的对象主要就是它们仨,其它产品我了解得不够全面,如有说错,欢迎大家和气指出。
买这只 T1,对于我个人来说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方面:我的主力手机是 realme X50 Pro,自家的东西理应配合得天衣无缝对吧;可以离线听歌。
据我所知,目前市面上可以离线听歌的安卓手表,价格都要一千起步,T1 标准价 699 首发 599,这个价格太有竞争力了;可以接听手机。
这个功能其实我不太需要(把手腕抬到嘴边说话还有点特工的意思,举到耳边则看起来有点尴尬);支持 110 种运动方式(有必要吗?),该有动力运动起来了吧;最重要的,好看。
Realme 的设计风格是冲着年轻人去的,设计师水平也不低,比荣耀、跃我之类的中老年手表好看太多了。
拿到手之后,设置一番,上述优点确实都达到了预期,还有额外收获——不锈钢表盘却超轻,超级轻,腕感堪比手环。
不锈钢表盘颜值很可。
皮革表带腕感舒适。
快捷键还有 realme 祖传的小细节设计,点赞。
至于什么防水、NFC、GPS、测血氧之类的手表标配就不赘述了。
续航的话,到手当晚充满电,至我写本文时 6 天整,剩余电量 30%,目测 8-9 天的续航是没啥问题的,虽然不如跃我 GTR 一个月的续航,但也算市面上的平均水平了。
音乐控制的逻辑非常清晰。
但是,T1 也像 realme 其它产品一样,在细节上有着种种不足。
比如我最看重的功能离线听歌,不支持 flac 就给我当头一棒(考虑到使用场景无非是跑步、运动时听一下,能到听个响的水平也就够了,想想也就原谅了它)。
这里有一点小限制,手表电量不足 30% 时是不能往手表里传歌的。
很方便的添加音乐界面,不过不支持 flac。
还有一些我曾经在跃我 GTR 上体验过的小设计 T1 欠奉,比如 GTR 的震动可以自定义出各种花样——根据来电、短信等不同的通知类型分别自定义震动方式,两短一长、三长两短之类的,而 T1 则统统只有一种震动,甚至连强弱都不能调整,这个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还有就是 T1 仅支持支付宝付款,这让我感到很疑惑,明明 OPPO 的手环都能支持微信支付,为何到了功能本该更强大的手表上反而不行了呢?——但是,跃我手表也是仅支持支付宝,或许是手表的协议跟手环不同?其实我最期盼的付款支持是云闪付,希望银联能主动推进一下。
当然了,虽然有很多细节上的小缺陷,对于一只到手价格 599 的颜值颇高的智能手表来说,还要啥自行车呢。
最后还是要发一点点小牢骚,我并没有发现 T1 有什么 realme 手机独占的好处。
手上有了 realme 全家桶,也没有苹果华为全家桶那样浑然一体的优良体验,那么 realme 用户为什么还非要用同品牌的智能手表呢?为数不多的体现出 realme/OPPO 全家桶特性的时刻对了,苹果用户要注意,realme T1 不支持 iOS,仅安卓可用。
@Kostya:Beats Flex 云雾灰色渠道:拼多多(百亿补贴)价格:259 元是的,我又丢了一次 AirPods Pro 的耳机盒。
难以置信的是,也就是不到半年以前,我刚刚把自己用了一年多的、原装的盒子丢掉;如今买回来的替换盒也丢了,这让我实在是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真无线耳机,尤其是官方标价 1999 的真无线耳机。
所以,经过一番纠结之后,我还是在拼多多百亿补贴下单了 Beats Flex,比官网便宜了快 200 块钱。
由于我之前买过 BeatsX、AirPods(第一代)和 AirPods Pro,所以可能主要会通过对比的方式来介绍我个人使用 Beats Flex 的体验。
首先,相比上面一众产品,Beats Flex 无疑是廉价的。
在价格调整之前,BeatsX 曾以 1199 元的价格出售。
这款与 Beats Flex 外形十分相似的 Beats 耳机使用了当年的 Apple W1 芯片,可以通过 iCloud 与同一 Apple ID 的所有设备一键连接。
不过,相比如今的 Beats Flex,BeatsX 拥有一定的抗水等级,同时也是独立的线控,并且采用 Lightning 接口进行充电。
两款耳机真的很像,但是又有不少细节上的区别其次,在连接性与功能上,Beats Flex 可以十分方便地(比 AirPods)连接到 Android 设备,并且,搭配 Beats app,Android 设备也可以享有与 Apple 品牌设备相同的耳机功能,包括耳机磁吸时自动暂停与播放。
不过,使用 iCloud 连接还是可以方便地把 Beats Flex 连接到同一个 Apple ID 登录的所有设备上,这一点 Android 手机自然是羡慕不来了;音频共享功能也是 iOS 和 iPadOS 设备独占的。
由于使用的是 W1 芯片(而不是 AirPods Pro 的 H1 芯片),Beats Flex 也不支持 Hey Siri,以及 iOS 设备间的自动切换。
对我来说,这一点可能在将来会造成不便;不过,AirPods 的自动切换本来也有点玄学就是了。
此外,Beats Flex 如果搭配 iOS 14.5 或者以上的 Apple 设备使用,还支持「查找」网络。
AirPods 的「查找」网络支持是仅限于耳机的,耳机盒则并无这个功能;而 Beats Flex 自然没有这个顾虑。
第三,在续航上,这款耳机是可以做到很不错的水平的。
BeatsX 由于我购买的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记得续航表现;不过 AirPods 和 AirPods Pro 在电池衰减之后较为羸弱的续航还是给我留下了面积很大的心理阴影。
Beats Flex 目前的续航是几乎不用担心的 —— 听上一个小时,大约掉电 10% 左右,应该是可以达到官网宣称的「最长 12 小时」的续航水平。
最后,在音质方面,Beats Flex 不支持 Apple 最近大力推广的空间音频 —— 这也是我在使用 Beats Flex 的时候最感到不适应和遗憾的一点。
不过,价格摆在这里,空间音频倒显得次要了不少。
此外,Beats Flex 整体在音质上也比不上 AirPods 或者 AirPods Pro 那么有「穿透感」和「沉浸感」,声音的层次听起来少了许多;再加上并无主动降噪,所以音量通常要开大些才能提供类似 AirPods Pro 的体验。
标志性的「b」logo至于从拼多多购买这件事情,在收货之前我也十分担心。
不过,拿到货后我第一时间就查询了序列号,至少可以看到这个耳机是「包装盒、外壳、iOS 系统」三码合一的 —— 只是购买日期的验证遇到了一些问题(显示的保修日期仅剩 4 个月、未开箱的时候却显示的是购买日期无法确定)。
单纯从产品的角度来说,如今,Apple 似乎已经把 Beats 作为其音乐产品,如 Apple Music,拓宽 Android 等非 iPhone 用户的重要渠道。
无论是我手里的 Beats Flex,还是最近推出的一些 Beats 品牌真无线耳机,都使用 USB-C 接口充电,这是连 iPhone 都不能享有的 privilege,对于想要统一设备接口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大福利。
Beats Flex 的到来,意味着现在我的生活中,除了 iPhone 已经再无 Lightning 接口。
USB-C 接口、麦克风和线控在一侧;另一侧是开关。
作为上下班通勤路上,以及平时外出时的耳机,在最后还是要说一下佩戴的舒适度问题。
我是一个平常就会在脖子上挂工牌的好员工(?),所以多一个耳机反而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经历过 Beats X、AirPods Pro 和入耳式有线耳机的洗礼之后,Beats Flex 的耳塞入耳后对我来说也犹如无物,所以就个人来说,佩戴的体验还是十分舒适的。
不过,相比之前用了快两年的 AirPods Pro,现在需要开关机、需要用线控来控制音乐,这倒是让我有点手忙脚乱了 —— 不过我觉得适应几天,可能就好了。
在脖子上的时候,两个耳机这么吸起来甚至有点可爱。
至少,挂在脖子上,就不会很容易丢了吧 —— 希望如此。
@南鱼祭酒:手里键半藏 65 键双模静电容机械键盘购买渠道:京东手里键旗舰店入手价格:京东 plus 价 794 - 店铺首购礼金 10 = 784(原价 799)下单及签收日期:11 月 2 日下单,次日签收手里键(Shurikey)是老牌键盘厂商阿米洛的兄弟品牌,应该是母公司志海和为了走差异化而单独创立的品牌。
半藏(Hanzo)是手里键的第一款产品,共三种款式,命名很粗暴,001、002、003,没有什么工业灰沙漠黄之类的;轴体则只有阿米洛静电容。
半藏的首发其实是在海外众筹平台,众筹价换算成人民币不到 650(发货地在深圳,所以国内包邮)。
国内上架是在 10 月底,估计是为了赶双十一。
目前是京东独占 799 元,双十一期间并没有什么优惠,不过有一些小红包啥的能省一点点。
买这把键盘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颜值。
赛博朋克、骚气、工业感、基佬紫……各种形容词都可以甩上来。
按照手里键自己的解释,是说追求一种「电玩质感」,嗯几个旋钮确实有这个意思。
总之,手里键半藏这个外形确实在一众规规矩矩的键盘里独树一帜。
当然我看网上也有人说都是塑料看起来太廉价,得上金属 blabla,我只想说这种键圈玄学也该适可而止了吧,塑料也好金属也好,都是工业材料,只要能实现设计师的意图,那都是好材料啊,反正我对于键圈人盲目追捧「铝坨坨」的风向是不以为然的。
当然这款半藏还有另外两款配色可以选择,一个是工业风一个是沙漠风(目测,我定义的)。
我觉得沙漠风还挺有特色,工业风就中规中矩了。
说好的 65 键省地方,实际上不比 87 键的窄多少……此外,半藏有一个独占特性,就是阿米洛静电容 + 蓝牙。
阿米洛的静电容键盘都是只有有线连接的,用户们再怎么不满厂商也不搭理,结果转头他家小弟就出了蓝牙版静电容……阿米洛静电容目前有一款段落(草木绿)和三款线性(雏菊黄、樱花粉、玫瑰红,压力克数依次增大),还有一款压力克数与樱花粉一样的艾草灰马上要出来。
我因为已经有了一把 45g 压力的樱花粉,这把就选择了更加轻盈的 35g 雏菊黄。
到手以后,超出预期。
外形设计方面实物其实比渲染图更带感,而且右上角的旋钮也不是我担心的松垮手感。
左边旋钮调键盘光亮度(挺鸡肋的,就一个白光),右边旋钮调电脑音量(很方便),据说官方后期会通过更新固件的方式给这两个旋钮增加更多的功能,让用户自行选择,这就很值得期待了。
据说官方还准备出替换旋钮。
另外,键盘上盖也是可以换的,003 原装上盖是紫色的,包装里还送了一个黄色的,不过我感觉没有原装好看。
换盖很容易,四角的四个旋钮拧下来就可以了。
旋钮。
支脚挺有特色的,专门预留了插线的孔。
最后,还要说说键盘手感。
比阿米洛强。

我本来还担心 35g 的雏菊黄会太轻,实际上手感非常好,打起字来又舒适又轻快,简直是给文字工作者量身定做的。
另外,手里键在打字音这方面处理得也比阿米洛强多了(听说阿米洛新模具改进了,明年观察一下吧),这静电容敲起来不像阿米洛自己的那么碎。
总结一下,在 750-800 元这个档,手里键半藏确实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一把键盘,但前提是它的这些特性——独特的造型、阿米洛静电容等等——恰好吸引你,而它所没有的那些特性——热插拔、金属外壳、RGB 灯等等——恰好你又不太在意。
@顽皮跳跳灯:微软 Surface Duo有谁会在 2021 年年底去买一台用着 Android 10、骁龙 855、且只有 6GB 内存和一个摄像头的手机呢?哦,是我,是我在 2021 年买了一台全新有锁的第一代 Surface Duo,来自微软的电子垃圾双屏手机。
Surface Duo 和与它同台发布的(现在已被砍刀部取消的) Surface Neo 和 Windows 10X 都是微软所畅想的双屏未来的一部分。
它们本应该开创一个新的硬件品类。
不同于我们比较熟悉的单屏折叠设备(如三星 Galaxy Z Fold/Flip),它们并不想在一块屏幕上做文章,而是用两块屏幕创造更多使用形态。
你可以认为 Surface Duo 两块屏幕中间的转轴和缝隙是设计缺陷,但也可以看作是它的优势:Surface Duo “天生分屏”。
这样的硬件设计选择让 Duo 的使用体验和市场上其他任何一款手机都不同,下面我来展开讲讲。
在打开单个 app 时,Duo 会把一侧的屏幕分配给它,另外一侧依然是桌面启动器。
此时你可以选择打开另一个 app,同时使用两块屏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在桌面创建 App Group,达到点击一个图标同时开启两个 app 的效果;也可以将另一侧的屏幕对折,让 Duo 进入它最接近普通手机的形态,只使用一块屏幕。
单独打开 app;打开 App Group在同时使用两块屏幕时,左右滑动底部的导航条可以将一侧的 app「扔」到另外一侧,空出来的这块屏幕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
如果再将一侧的内容「扔」回来的话,原本被它覆盖的内容会重新显示出来。
除此之外它和其他 Android 手机的交互逻辑相同,无论在任何状态下都可以通过上滑悬停导航条来进入应用切换器,但切换器只会在一侧的屏幕显示,并且也只能切换一侧屏幕的应用。
用起来的体验和动图的观感很像,卡卡的如果你将一个 app 上滑并拖到转轴附近,Duo 会将它展开用两块屏幕显示。
对于微软第一方 app 或少量对平板尺寸做过适配的 app 来说,这个时候他们就能一展身手,充分利用好两块屏幕的显示面积;但对于剩下 99% 没有适配过的 app 来说,这个布局最容易导致它们鬼畜或者不知所措。
这个操作经常不被系统识别在所有微软设想的使用模式中,我认为最实用的还是 Compose Mode,或「打字模式」。
在输入任何内容时只需把 Duo 从水平状态旋转 90 度,自带的定制版 SwiftKey 输入法就会自动占用靠下的那块屏幕来显示一个更大的键盘。
在这个形态下打字的体验比我用过的任何手机或平板的虚拟键盘都要衬手,同时也不会挤占其他内容的显示空间。
能明显看出系统的反应迟疑了一下你也许能从上面的动图中看出,所有这些双屏多任务操作似乎都有一点不顺畅,这也是 Surface Duo 最大的问题:它最核心的软件体验在发售一年后依然是个半成品。
别说日常使用的卡顿了,Duo 在很多时候分不清我到底是在滑动还是长按,总是无法正确判断我对导航条的操作,也会搞混两块屏幕的位置和状态。
这些问题对于一台刚刚发售的设备来说还情有可原,但距离初代 Duo 上架已经一年有余,它依然没有收到微软承诺过的 Android 11 更新,基本的软件 bug 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至于硬件质量…它是一台非常精致的设备,从转轴的手感到两块屏幕合上的「啪」一声都很有质感。
但它依然还是一款来自微软的初代产品,像充电口边框开裂、机身轻微弯曲这种通病是少不了的。
我手中的这台在轻度使用了两周左右之后转轴附近的塑料边框也有轻微的裂痕,只希望它不要再出别的幺蛾子了。
@100gle:飞利浦 NT5600 鼻毛修剪器入手渠道:京东价格:优惠折扣后 149 元虽然说男生在个人打理这方面通常都是没有女生那样注重,但只要是个没有在社会范围内放弃「求偶权」的男生,也不至于说连个人清洁卫生都不注意。
本以为我作为一个男生可能平时只需要捯饬一下自己随时可能的秃顶头发或注重自己拉碴的胡子即可,但没想鼻腔区域有一天也会成为待打理的一员。
以前我对鼻毛一直没有任何认识,也从来没想过鼻腔里那些用于过滤灰尘、属于人体第一层防护系统范畴内的鼻毛也会成为我需要注意打理的第三个部分,直到有一天时间我因为鼻子痒然后一照镜子后发现鼻毛都已经探出头来,我才意识到我不得不清理它,于是赶紧打开电商平台搜索看看有哪些工具可以进行清理。
传统的鼻毛清理工具主要是使用那种类似于剪刀形状的鼻毛剪,为避免受伤剪刀头部分由尖头改为圆头,但在使用这种鼻毛剪的过程中需要对照着镜子并调整到一定的角度才能精确修剪,因此光线和姿势都相当考验人。
图源百度所以为了省时省力我当时看上了小米有品一款名为「焕醒迷你鼻毛修剪器」的产品,觉得这种电动式的设计能够一定程度上帮我完成清洁的任务。
然而这款产品,或是这类旋转刀头设计的产品在实际使用体验上真的是名不符实,完全没办法将鼻腔内多余的鼻毛清理干净,以至于每次我都还需要自己手动用剪刀来清除残余的部分。
所以如果有朋友打算购买这款鼻毛剪,那我劝你还是把钱省下来,毕竟这五十几元买到的东西就跟米家 9.9 元一把防飞溅指甲钳一样完全不值这个价格( 可以说是智商税 )。
于是后面在朋友的推荐之下我又购买了飞利浦家的 NT5600 鼻毛修剪器。
这款鼻毛修剪器采用的是双面上下切剃设计,能够避免旋转刀头式设计会出现的鼻毛拉扯情况发生;并且由于刀头设计得较为娇小,所以放入鼻腔并不会有那么明显的异物感,能够做到随用随洗,不需要拆卸刀头之类的繁琐步骤。
同时,虽然价格在 150 元左右,是前面米家那款价格的两倍,并且内置的电机功率较高使用时会发出的较大声音,但至少使用它帮我清理鼻毛时再也不会出现「清理了,但只能清一点点」的情况了。
由于我只是购买的基础款只有一个清理鼻毛的刀头,但如果你还需要修剪眉毛、耳毛的需要,那么还可以另外配备相应的刀头。
@FrancisPan:暗夜精灵屏幕挂灯《我和我的父辈》中,徐峥饰演的角色有个响亮的绰号—「鸭先知」,取自苏轼的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是说鸭子最先感知初春江水的回暖,常用来形容先知先觉者。
最近,我也当了回 「鸭先知」。
只要天好窗外就是蓝天白云坐标江苏南京,毕业后从事开发工程师的工作刚几个月。
工位面朝窗户的我,总感觉工位上看出去的风景不错,但是桌面的采光却并不理想。
之前由于接二连三的好天气,和适时开启的室内照明也没把这个当回事。
接二连三的各种限电举措但是后来公司所属的江宁区开始受到限电的影响,起初是要求关闭室内的空调,后来则屡次受到限电的预警和断电。
园区里厂房顶有大片的太阳能发电板,但是随着冬天的临近,四五点钟的发电效率已经不怎么理想。
我心想,这样下去不会不给开灯了吧?白天还凑合,晚上加班咋整?想到这里,我的目标清单里多了一笔添置桌面光源的需求。
之前读书的时候在宿舍配置了一块带鱼屏,并斥资近九百人民币购入了 BenQ 的屏幕挂灯。
我承认,明基的做工确实不错,亮度和色温的自适应调节也做得很到位。
既保证了不伤眼睛,也保证了足够的照明条件。
但是明基的售价不管是三年前还是今天,都算是比较高的。
时至今日,应该会有很多的平替产品出现吧,于是我打开京东,发现了这款来自「雷神 (ThundeRobot)」的暗夜精灵系列 L3 屏幕挂灯。
采用无线旋钮设计,自动感光记忆功能,16000 DPI。
一看价格才 159,京东还可以次日达。
说到平替不得不说小米生态链,看了一下竞品 yeelight 的屏幕灯,跟基础版的外观和功能如出一辙,但是更具性价比,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下了单。
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产品,来简单分享一下使用体验。
包装以黑色调为主,套盒上产品三要素点到为止。
屏幕灯内包装里面一层的盒子白色 logo 和品牌名称十分醒目。
包装内主要是一体成型的灯和挂架,无线旋钮以及产品说明书保修卡和赠送的电池。
将两节七号电池放入无线旋钮中,由于出厂时已经进行过配对,如果不是需要控制多台屏幕灯的话可以直接使用。
一体化的挂架设计屏幕灯的造型万变不离其宗,一体化的设计比起磁吸等实现方式要更加节省成本。
将挂架打开并固定在屏幕的上沿,在配重的作用下十分稳定的固定在屏幕上,接入 Type-C 的接口接入屏幕灯,另一头插入任意满足 USB 供电需求的电源适配器即可。
按照包装内快速上手指南,可以快速进行点亮,调节色温,亮度和切换智能感光的模式。
无线旋钮比起 BenQ 的有线旋钮确实算上一个进步,可以随心所欲的放在桌面的任何角落而不用考虑线材的束缚。
在 2021 年的今天,各大厂商的屏幕挂灯已经趋于成熟。
这块来自雷神的屏幕挂灯在经过我短时间的体验之后,得到了一些优缺点感受:优点:无线旋钮调节方便,不用受线材束缚;性价比很高,京东还有学生优惠;光线的投射范围控制的较好,不会直射眼睛,也不会影响照明效果。
「辫子朝天」的充电接口角度缺点:背后的充电接口角度很迷,如果从侧面或者后面看的话很突兀;无线旋钮的材质简直就是指纹收集器,目测还有长时间使用涂层剥落的风险;无线旋钮非可充电式,干电池的使用不如充电来得方便和环保。
其实,作为一款 100-200 元价位的屏幕挂灯,它已经表现的很不错了。
最重要的是,我之前的用电担心一语成谶了。
白天的办公区域现状在「鸭先知」拿到灯的当天,公司接到了更加严厉的限电预警,这就导致了整个办公区域除了必须的电器之外,连室内照明都要保持关闭状态才能保证不超过用电负荷而断电。
于是,晚上加班的时候,整个办公区域除了大家各自电脑屏幕的光亮外,一片漆黑。
虽然这样很伤眼睛,但是由于限电政策的紧迫局势迫不得已只能这样办公。
安安心心加班 不用摸瞎的感觉好极了而我的桌面上,当不多不少的这块区域被照亮时,却成了加班狗最感到温馨的时刻,似乎找到了小时候留一盏灯睡觉的安定与舒适。
「鸭先知」对这次购物体验很满意,好的产品不就是为了解决人们工作生活中的痛点吗?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少数派买了好用东西作者(少数派买了好用东西作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