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苏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摘 要:文章以南京东部新片区市政建设工程为例,介绍了运用BIM技术进行设计、规划报建、BIM施工过全程管控以及竣工验收的试点情况,重点对怎么运用BIM技术进行设计优化,并以设计单位牵头做项目BIM全过程管理,保障BIM数据准确可靠地交付运维作出回答,探索了全过程BIM管控的多方协同工作模式,可为以后同类型市政项目全过程BIM设计应用作参考。关键词:市政工程BIM设计;项目管理;BIM;作者简介:王燕(1984—),女,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道路设计。;0前言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其技术的核心是Information,即信息的全过程传递与动态更新,是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之上集成各类设计信息、审查信息、管理信息、运维信息等。形成以三维模型为载体,各类信息可交互更新的动态管理数据库,方便各类业务平台调用,提升管理效率。从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角度来看,推行全过程BIM应用有以下优点:(1)设计阶段多系统全方位校核优化。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是针对城市运行所需的各专业网状系统进行耦合、修正的过程,传统模式下,依靠二维管综图纸将多个系统网在平面上融合,竖向关系难以表达,可能会出现管道规模、管线布局不合理等情况。而通过BIM技术进行正向设计,建立地下管线的三维关系,可以精准表达空间关系,分析冲突,优化布局;模拟整个系统运行情况,分析不利点,优化迭代管网系统。(2)多专业、多时期数据迭代,快速分析项目建设的边界条件。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多样且项目分散,多专业、多时期数据难以统筹,协调难度大、效率低,边界条件变化快。通过BIM技术分阶段建立开发数据库,一图统筹多个项目,可在线复核成果,提前规避各专业冲突。1 项目概况东部新片区总规划面积24 km2,计划通过BIM全过程伴随式应用,随着工程实体的建设逐步形成片区数字城市底座。目前在建市政道路项目共计17 km,以东流路一标、麟岗大道一标、龙王山大道一标、龙其线及捷运大道建设工程、孟北路隧道等项目为代表,稳步推进BIM规划报建、施工图BIM设计以及施工全过程BIM应用工作。目前的BIM工作研究成果总结为“四个一”,即一套数据标准——《东部新片区市政工程BIM实施指南》;一个协同平台——鸿城BIM协同平台;一套工作机制——以管委会牵头,多家参建方参与的BIM工作专题小组;一模到底的全过程应用与交付。2 全过程BIM应用难点及应对工作思路2.1 全过程BIM应用的难点道路工程属于空间带状结构,需解决考虑道路平纵线形组合与板块横坡耦合的建模问题;管线、桥隧等专业的空间形态都依附于道路的设计线形,要解决不同专业之间设计协同的BIM数据流转问题。参与单位众多,总体协调难度大。市政工程除了设计、施工总包、监理等单位外,还涉及给水、燃气、通信、电力等产权单位,如何统筹各单位的BIM工作步调是成功应用BIM进行项目管控的前提。行业现行建模标准较为笼统,缺乏片区级BIM实施导则与行动指南。不同单位的BIM应用需求各不相同,导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选用的软件体系、建模标准、协同工作方式等各有差异,如何将各单位的BIM技术实力转换成片区BIM实施推进的合力是需要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片区级海量BIM数据汇总整合、格式转换与交付,还要满足方便各参与方随时查阅、维护更新,也是该项目实施的难点。2.2 BIM全过程工作思路综合选用鸿业路易、鸿业管廊、杰图管线、Revit、Dynamo等多款BIM设计软件进行BIM设计。道路设计阶段运用平面曲线、纵断面曲线复合出道路空间三维中心线,基于三维路线设置道路参数化横断面,最终与路线数据耦合,放样装配出道路三维实体模型。道路边坡根据边坡装配方案自动匹配路面高程与自然地形,生成放坡或挡墙模型,解决了道路复杂多变的建模问题。管线、管廊等专业通过读取道路三维交换数据,提取道路设计纵断、路面横坡、交叉口竖向等数据并进行标高推算,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维设计。组建以建设方牵头、设计BIM第三方咨询为技术总控的BIM协同工作机制,形成阶段成果多方会签认定制度。建设方领导下的咨询方BIM驱动模式既发挥了咨询机构的BIM专业优势,又利用建设方在工程管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推动了BIM在项目管理上的应用。同时,BIM咨询方也可以对设计方、施工方以及监理方的BIM活动进行指导[1]。以BIM设计示范项目为蓝本,制定片区级BIM实施指南并提供项目BIM实施样板。为保证该片区全过程BIM应用标准统一,该项目BIM实施指南由设计BIM牵头单位主编,在各方参与下共同制定。包括各方工作责任与义务、BIM建模软件的选择、各阶段BIM应用点、BIM建模细则与交付标准。交付标准明确了各阶段BIM交付物的交付内容、交付格式、模型颗粒度等要求。BIM样板项目重点明确了BIM辅助设计的技术路径,以及BIM规划报建、设计BIM优化、施工过程管控的应用点。搭建片区BIM设计协同工作平台。项目选用鸿城CIM数据集成平台并进行云端部署,为项目各参与方创建项目空间并分配权限,整合片区多项目、多专业的BIM数据与不同时期的倾斜摄影实景模型,实现了基于WEB端的BIM数据查询、分析,在设计阶段就可实现基于三维协同平台进行云上联合校审,有效保障了BIM数据在过程建设全过程的顺利流转。3 工作成效根据片区特色以及BIM全过程应用计划,重点解决了以下几点问题:3.1 BIM报建示范引领,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市政行业BIM相比工民建领域发展较晚,软件数据格式与建模标准也没有形成行业共识。经过前期调研比选并结合南京市规划局BIM数字报建工作的要求,最终确定以鸿业路易软件作为道路BIM正向设计推荐的工作流。最终综合应用鸿业路易、鸿业管廊、杰图管线、Revit、Dynamo等多款BIM辅助设计软件完成了龙王山大道的BIM设计以及BIM数字报建数据制作,实现窗口一次进件批复,为全市的市政工程建设项目BIM技术应用推广开了好头,对同类市政工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示范参考意义。3.2 基于全专业BIM设计进行方案比选、界限复核验证道路设计阶段通过GIS平台集成项目设计BIM模型与无人机倾斜摄影实景模型(图1),直观反映工程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用于项目方案阶段周边界限复核,大幅减少现场踏勘工作量。BIM设计在不同设计方案的比选上直观明了,比如东流路管廊设计时,通过BIM比选两种风亭布置方案,综合对道路景观的影响,最终确定采用外侧退让的方式(图2)。图1 BIM+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数字沙盘示意图 下载原图图2 基于BIM进行设计方案比选示意图 下载原图在管综设计阶段,运用BIM进行正向设计,基于三维模型可直观进行管线综合碰撞检查,优化设计。例如,管综阶段,发现雨水篦子连接支管与沿线燃气管线碰撞,管综阶段将燃气支管的覆土深度由常规做法1.1 m调整为1.4 m,避免了碰撞问题。常规设计中,综合管廊的分线井设计往往作为标准化节点处理,忽略了每个井周边市政管线的空间占位,极易造成出线碰撞。在全专业BIM设计背景下,链接其他专业的设计成果作为三维设计提资,可清晰地看到管廊分线井出线后与周边管线之间的标高矛盾,及时做出优化调整(图3),避免了施工变更。3.3 基于BIM设计咨询,协助业主进行多家产权单位的全方位设计协调管控(传统管理中的缺失)市政管线的设计、施工牵扯多家垄断部门(燃气、给水、电力、通信),传统工作模式下,管综方案获批后,由产权单位自行深化设计、自行施工,缺失了整合校核的环节,需要建设方反复组织多家单位开会对图,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施工期间,施工工作面及工序交接缺乏统一规划,易出现二次开挖破坏、扯皮的现象,耽误项目总进度。在东部新片区项目建设过程中,引入设计BIM咨询第三方校核的工作模式,在做完BIM管综设计后,首先对产权单位的深化设计进行三维交底,在各家产权单位专项设计过程中增加BIM设计全程跟踪校核的过程,提前避免各类碰撞问题,将优化意见反馈给产权单位管线设计人员进行修改,基于全专业BIM数据规划好施工顺序,有效保障了施工落地性。图3 三维管线校核示意图 下载原图3.4 设计BIM三维交底,提供施工时序搭接安排与工序指导BIM模型中更能直观地统计出各类专项的交织情况,提前联合管线产权单位进行讨论,固化交叉节点做法,以此为基础,进行各专业队伍进场时序安排,减少窝工以及返工。例如在道路交叉口等管线聚集交叉的部位,运用BIM提前排布施工时序,根据道路结构层施工时序相应排出各家管线的进场时间(图4)。3.5 工艺模拟、三维交底孟北路隧道项目采用双侧壁导坑暗挖施工,该项目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多处溶洞,前期运用BIM技术进行隧道导坑工序开挖模拟演示,提前对施工单位进行三维交底,告知施工风险及关键点。3.6 施工过程BIM设计旁站巡视,保障方案落地BIM设计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往往出现在施工阶段,在片区项目推进过程中,引入“设计BIM巡视”制度,设计院派驻专职BIM工程师现场旁站,检验管综节点成果的落地,发现偏差及时上报建设单位协调产权方整改。另一方面,BIM人员驻场也保证了工程变更在BIM数据上的及时反映。图4 各专业施工进场时序分层排布图 下载原图4 总结与展望该片区通过实施BIM全过程应用,减少了90%以上的设计变更,实现施工现场管线施工零返工。结合倾斜摄影、土地资料、GIS底图融合、现状管线叠图等应用,助力项目的开工前障碍排查、设计内容校核、施工指导。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同步建立了较为翔实的CIM数据库,对管线种类、管径、长度、材质、生产商、生产年份、建设年份、责任单位等内容进行统计,统一了单位、坐标、格式、命名、编码的标准。为城市地下管线智慧运维提供准确指导数据,助力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未来,依托数字化,提升完善产业结构,推进可视化、智能化运营维护管理,将会成为城市建设的新目标。参考文献[1] 林连海.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18):118-120.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删除(邮箱:glyhzx@126.com),另本头条号推送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头条号运营方无关,内容真伪请读者自行鉴别,本头条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