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 | 吴三川喊了多年的智能家居联通难题,再度引发热议据《工人日报》报道,大部分智能家居App生态封闭、各自为战,每购置一个品牌的智能家居产品,就需下载一个App就在前不久,“买了5台家电后,我被迫下了4个App”的话题,也登上了微博热搜开灯、关空调、拉窗帘……智能家居的初衷,本应是“一键即达”若是动辄就要下载App,每一个都得单独注册,以至于要用的时候,该选哪一个,一时都反应不过来,如此麻烦的体验,试问还有什么“智能”可言?无怪乎有人吐槽:“有这工夫,还不如直接走过去”如何打通壁垒,技术上并不难问题出在哪儿?“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在互联网的“江湖”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做产品,不如做生态”为了“占领屏幕”,各品牌纷纷推出自家平台,一边收集用户数据、增强用户黏性,一边为自家其他产品引流,从而形成品牌生态闭环,抢占智能家居的更大市场既然要做成“闭环”,其接口自然不会主动对外开放,原应互联互通的平台,由此变得“山头林立”消费者若是全部购买同一厂家的产品,虽然省去了不少麻烦,但多少也牺牲了一些选择自由这种“跑马圈地”的商业逻辑并不陌生前些年,同样是为了划分智能家居市场,厂商们纷纷推出智能音箱,掀起“入口争夺战”又如,在智能电视市场中,各平台都想分一杯羹,名目繁多的会员体系、槽点满满的“套娃”收费,便应运而生今天的“同屏”割据,不过是“重复昨天的故事”经典的奥卡姆剃刀原则认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内卷”的结果是不必要的“内耗”总想着“攻城略地”,不仅造成了重复开发,也不利于形成集群效应长远来看,当智能家居从单品智能迈向全屋智能,如果受限于平台之争,难免会影响行业形象和消费信心强调合作,不是不要竞争,而是明确自身定位,在设备与设备、产业与产业之间加强协同,共同做大蛋糕有业内人士建议,可考虑由相关主管部门出面或牵头、大企业参与,共同打造一个智能家居操作系统,吸纳尽可能多的品牌产品在系统内运行今年4月,工信部批准发布了《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跨平台接入认证技术要求》等454项行业标准,向着实现较大范围的互联互通迈出重要一步,值得肯定和期待【作者】 高维南方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