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乒乓灌顶之框架手持神兵利器,征战业余乒坛数十载,身体健硕的大爷,怎么会被毛都没长齐的少年打得鼻青脸肿?答案很多种,窃以为乒乓球运动反直觉、反常识。再看看下面的例子:何止田赛三大项铅球、铁饼、标枪,古希腊人就会,就连扇大嘴巴子,没人传授,全球的动作都一致,打乒乓球的动作怎么就那么难搞?一个球向你扔过来,你想抓住它,再扔出去,先动手还是先动脚,直觉告诉你,先动手,乒乓球教练说,必须先动脚。打了N多年乒乓球,还没找到手指手腕加摩擦的感觉,有人认为自己手腕不够灵活,来跳科目三,十分钟包教包会,手腕甩到眼花缭乱。所以,想打好乒乓球,第一步就是要把人类进化了几十万年的直觉和原生动作忘掉,进而搭建起一个全新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做动作。想想都难。可这也正是乒乓球运动的魅力,要是谁都不学就会,不练就成,那有什么意思。在这个全新的框架中,支撑点有哪些?按照发力顺序来说,脚、胯、肘、小臂、手腕。脚下找球,腰胯蓄力,肘部支撑、快收小臂、手腕摩擦。刻意忽略的部位有哪些?肩膀、大臂、腰(与胯联动),注意忽略的意思是不要注意,不是发力使其不动,否则会适得其反。发力有什么要求,不能过头,要短促有力,就是制动。新框架的目的是什么?一是效率。就是要尽量减少变量,通过最少肌肉和关节的参与和发力,提高击球效率,保持击球的稳定性。二是向前。所有的动作最终只有一个方向——向前。击球质量从此而来,任何影响向前的动作都是多余的和错误的。下面以正手拉弧圈为例,谈谈框架的具体应用。1.脚下找球。忘了你还有胳膊和手。见到来球,第一反应就是跑向落点;2.转胯让位。转胯让位是核心动作,关键词是让。在让位中积蓄向前的力量。转胯期间依然要忘记手臂,整个手臂自然放松,垂于身侧;3.引拍。终于用到胳膊了,手臂抬起,对准来球随着转胯小幅向后引拍,注意时机不能太早,大致在球落台开始,要随着来球引拍;4.发力。当球飞到身体侧前方,腰胯前顶、膝盖前顶,以肘为轴,甩出小臂;5.击球。击球位置接近身体侧面,击球瞬间手腕微动加摩擦,手臂惯性挥出;6.制动。发力的所有部位在朝向正面以后停住。腰胯先制动,小臂后制动,最终手指抓板制动。在这个框架中,哪些点需要特别注意。1.除了身体前倾核心收紧以外,只有运动的部位在发力,其他部位一概放松;2.一气呵成。从脚跑到位,腰胯蓄力开始,直到发力击球,整个动作不能有停滞,可以慢但不能停;3、调整拉上下旋只能用腰胯,拉下旋向后下方压转,向前上方顶出,拉上旋向后方平转,向前方顶出,收小臂的方向和拍型不能改变,否则框架会散掉。拉下旋球有哪些常见误区?1、拉下旋要在高点期击球。错。下降初期才是最佳击球点,原因是拉下旋要产生由后下方到前上方的力,下降初期球的运行方向是由前上方到后下方,且下坠趋势明显。二者相向而行,才能形成合力。2、拉下旋要使劲向上拽。错。拉下旋由后下方到前上方的力主要来自于腰胯的向后下方让位形成,球落台后,继续压转腰胯,向后拉手蓄力,发力时腰胯向斜上方顶出,肘部支撑好,快收小臂,接触球时手腕加摩擦。并不需要手臂发力向上拽。3、加摩擦就是转手腕让球在拍面上多滚动。错。各位球友都有这样的经验,新球或是场地灰尘较多,球会在胶皮上留下印记,可是你见过球在你拍面上滚动的痕迹吗,不管加多大摩擦,都只会在胶皮上留下一个白点,这说明摩擦的时间极短,是胶皮和海绵吃住球并裹挟球前进,直到弹出,球并不会在拍面上滚动。所以,一定要控制手腕的摩擦幅度,只要寸劲加摩擦就行了。4、拉下旋手腕要调成直立板型,便于摩擦球的后部。错。当你沉肩压重心,拍面自然会变立,(反手引拍,手腕下垂,拍头朝下,拍面也自然会立起来)击球时向前上方发力,身体的力量,加上手腕的瞬间摩擦,自然会把这个球的弧线拉起来。拉上旋有哪些常见误区?1、拉上旋要在上升期击球。错。拉上旋要在高点期附近击球,这个时机上台率最高,也能和来球形成合力。2、拉上旋应该压住拍型。错。不论拉上下旋,都不要动拍型,这是拉球稳定的前提。拍型多少度因人而异,比如林昀儒拍型就比较压,樊振东拍型比较立,马龙介于两者之间,但大致有一个区间,40度-50度。3、拉球要一直盯住来球。错。从对方的球脱板,到己方接球,只有零点几秒时间,要通过来球飞行的弧线判断落点和击球时机,最多盯到球过网。最后说点玄的。建立框架之后,要逐渐遗忘部分肢体动作,最先遗忘的是肩膀和大臂,只有遗忘了肩膀和大臂才能找到放松的感觉,其后遗忘的是脚步,千万次练习后,脚步找球已经自动化,不需要意识来支配;再之后遗忘的是小臂,小臂会在腰胯带动下自然甩出,再之后遗忘的是手腕,手指用力自然会带动手腕击球。至此,剩下的只有腰胯和手指,腰胯发动,手指抓板发力。高手就是这样炼成的。#挑战乒乓新高度# #乒乓球秘诀# #如何学好乒乓球#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