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拿到新课题之后,先到网站检索关键词,下载一堆文献。然后,慢慢阅读。这种方法没有效率,还会在阅读过程中坚持不下去。正确打开方法是,拿到新课题应该先找到这个领域权威期刊的最近几年文章找出来,然后再开始阅读。阅读文献分为泛读和精读,泛读是精读的基础,一定要先泛读后精读,否则你根本读不懂还费劲。泛读明确泛读目标:泛读是为了了解相关概念和背景,研究现状,实验方法,急需解决的问题。读标题,引言,摘要和图表,了解这篇文章的文章结构和实验方法等。这个可以根据文章分数调整自己阅读的仔细程度,分数比较高的要思考为什么分数较高?泛读也要做笔记,我一般是平板阅读文献,电脑做表格,标出文章名字,主要年份,作者,影响因子,实验方法等等,到时候方便查找。如果有你的习惯是喜欢用纸质记录,同样也是要用标注,提炼短句等。一定要记得自己给文章打分,将这个分数也写在表格中,这决定了你要不要进行精读精读。精读精读,不仅仅是沉浸在文字之中,更是一场与知识的深度对话。它不仅仅教会我们文章写了什么,更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如何从中获得启示。在精读的旅程中,我会带上三个小伴侣——我的三个笔记本。首先是“词汇小伙伴”,它负责捕捉那些闪闪发光的专业词汇,让我在日后的探索中能够随时调用。接着是“灵感小伙伴”,它记录下那些触动我的句子,成为我灵感的源泉。最后是“参考文献小伙伴”,它默默地收集着文章中引用的经典文献,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每当我翻开一篇文章,会用一支笔,轻轻地在段落旁边标注出这段文字的主题,像是“国内外患病情况”这样的关键词,它们帮助我勾勒出文章的结构和脉络。而当某一句话或某个观点触动了我,我会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在旁边写下我的感悟,这些文字是我与作者思想的碰撞,是我成长的足迹。精读与泛读,好比宏观与微观。我不会因为遇到陌生的单词或概念而害怕。只有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才能更好地掌握细节。如果你在硕士论文的撰写或准备上感到迷茫或者压力山大,强烈推荐你寻求专业的编辑老师。→→→十年期刊编辑老师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