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素抱朴的拼布艺术导语:台湾汉声杂志主编、著名文化人黄永松先生认为,拼布艺术品超出了日常生活使用品的内涵,成为极具观赏和审美价值的高雅“生活艺术品”,也传达出了当代文化中的活力与多元性借用拼布艺术家金媛善的话:“曾经美好时代的‘女红’花朵已经凋谢,但当我们拿起祖母和母亲当年留下的老物件时,仍能感受到有一股香气扑面而来,那是女人的香气,是女人用善心、巧手、大爱和智慧创造出来的香气,我要将这种香气延续下去”,这就是拼布艺术的魅力所在世代母女传承的手工技艺,我们可以称其为“母亲的艺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手中的针线,毫无功利意图,有的是满满的温情,充满生命的热忱,大家都要向天下的母亲致敬我参加民艺调研出版工作多年,在所接触的林林总总民间艺术中,“女红”最让我感动,“母亲的艺术”也是在我眼里最重要的一种艺术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文明之一,数千年“男耕女织”的社会形态造就了人民衣食的生活基础人们说:妇女撑起半边天包括纺织在内的女红,对辉煌的华夏文明起了默默的推动作用“半边天”,并非过誉又有人说:现在成衣满街都是,谁还耐烦做女红呀?事实上,正是因为规格化量产成品的泛滥,手工才格外显出珍贵的人情之美拼布正是这样一种温暖而又充满人情的手工艺术,妈妈们用一针一线,缝入对子女的爱和期盼在金媛善老师的拼布艺术里,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这一点“满堂拼布待月明,一盏清茗酬知音”我与金媛善老师结识于她的拼布艺术展金老师数十年如一日执着于拼布创作,初见她的作品,被其匀称细密的针脚,独具匠心的色彩搭配所折服相识之后,我们一见如故,在北京服装学院天工传习馆她的拼布坊中又多次交流,成为知己,时有往来“作品如人品,先有德后有美”,了解了金老师创作拼布背后的故事,才明白这些美好的作品不只来自于技术,更多的还来自于内心深处的爱,来自于笃定执着的坚持,来自于对尽善尽美的追求正如金老师曾经给孙子所做的一床被子,在给孙子的信中她写道:“这个被子是藏在五彩线里的奶奶的梦想和祝福,两边各有二十四个小布块,分别表示奶奶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和明天的二十四小时……绗缝的每一针,是希望你在成长过程中要学会‘忍耐’;坚持一针针绗缝成直线,是希望你将来成为正直的人;一块块将布拼在一起是希望你今后与姊妹、邻居、朋友紧密团结,同时希望你在每一次使用这床被子的时候想起奶奶、父母给予的温暖,希望你在得到爱的同时也学会付出爱心与孝心”把对儿孙的祝福、祈盼体现在一针一线之中又如她的作品《万紫千红》,美丽的花朵色彩绚烂绽放,来自于除旧迎新时的瞬间感怀——“当看到大年三十交子时分,万紫千红的焰火在空中竞相开放,一年辛勤的劳作都化作满天艳丽的花朵,让人不由得感谢生活的美好,并期盼来年的丰收景象”针随心走,有了熟练精巧的手艺,再有超乎寻常的艺术追求,如此才能达到一流的境界这些拼布之美,也源自于千百年来的深厚积淀拼布是一种见素抱朴的女红艺术,是结合生活实际需求的再利用人们出于节俭,在易破损的位置补缀布片重复使用,平时剪裁中剩下的碎布,妇女们也不会随手丢弃,积少成多,将一块块布头拼接起来,面料和形式都没有限制,再制成衣物以及被面、门帘、包袱等各种生活用品,对物质匮乏的民间百姓来说是一种巧妙的方法这也契合佛家宣扬的节俭理念,僧人所用袈裟正是一种拼布装,用善男信女捐赠收集的布头缝成僧衣,便演变为“袈裟”不仅有物尽其用的好处,打破了以整幅布料制衣理念的拼布,还形成了一种独特、别样的美感,也被越来越多人喜爱不同颜色布块裁剪成方形、三角形、菱形、圆形,经过细心的拼接设计,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唐代王维诗中有“裁衣学水田”,世俗妇女也喜爱这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水田衣”,整件服装面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成为时兴的服装样式长久以来,拼布融入中华民间习俗生活比如很多民族都有给小孩制作“百家衣”的习俗家里有小孩出生或满月,妈妈把亲朋好友送来的一块块碎布拼起来做成孩子穿的衣服或被面,成为“百家衣”“百纳被”大家在送布的时候说上吉祥话,希望孩子穿着大家的衣服,沾得各家的福禄寿喜气,保佑孩子平安百岁在飞速发展、物质过剩的今天,拼布依然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今日“用即弃”成为消费的普遍观念,纺织品服装是增长很快的家庭垃圾,而在纺织服装生产行业中,也产生大量的余料、废料,是否可以节俭拼布的理念,分类再设计加工利用,“变废为宝”?更重要的是,如果大家能够亲自动手参与碎布的拼接,做成一件件可用可赏、还可以传家的作品,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难得的体验躲开喧嚣的生活,静下心来拿起针线,感受生活最纯朴的美感,是舒缓压力、寄托情感的休闲,也是一种修行的过程,慢慢地把内心深处的爱挖掘出来,重拾美好祝贺金媛善老师的拼布艺术得以结集出版,也希望这一门传统艺术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本文是台湾汉声杂志主编、著名文化人黄永松先生为拼布手艺人作品写的序)作者:黄永松,台湾汉声杂志主编、著名文化人他曾说:“《汉声》自创刊以来,中国文化便是关怀的核心,衔接传统和现代更是工作的信仰我们一直认为:传统民间生活是可触、可感、可亲、可爱,活生生的文化之宝了解它,并且吃透它所给予我们的营养,必能改善目前的文化状态,建立更合理的新生活”【技术民俗】责编/王惠云图文编辑/晏秋洁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北师大民俗学微信号:bnufolklore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