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体验求职生活(采购工作供应商试用期缩写)「shein供应商试用期多久」

我们有不少读者想出国,但是自己却从来没出国过。
注意下,他们还不是在校或者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外国的谜之向往,而是有了工作和生活经验后,想去国外尝试下,甚至为移民做一定的试探。
这里的国外,主要指欧美国家。
在没有那么多金钱做投资移民时,又没有那么高的学历或者技能认证去实现技术移民,但好歹大学毕业不会做几百年前就开始的偷渡移民,现在国内也富强了,实在没有必要铤而走险。
那么,怎样去国外先生活一段时间,并能够养活自己,就成了他们的第一诉求。
也是困惑。
大家看下图提问。
这位就是一个女孩想出国,她是趁着读研来提问的。
其实她的主要目的是出国生活一段时间,但留学是最好的方式。
你要是告诉她一个用目前国内的大专/本科学历也可以在国外求职的方法,她就会将读研往后去放一放。
各位可能不理解。
你读研,必然先挑选你合适的专业、排名靠前的大学,最终再看这些大学哪些有自己合适的硕士项目,时长是否合适,获得硕士学位的课程多少和难易程度。
最终拿到比如1-3个愿意录取你的大学Offer,做下性价比研究,选一个去上学。
这个过程到此,目标国家、城市就已经定好,也才定好。
这是Offer倒逼城市的顺序,也是绝大多数留学人的正常顺序。
但你反过来,先选择城市,纠结你住在郊区市区,再去考虑当地的大学,这就是想出国生活为主,提升学历只是个附带诉求,最终目的是移民尝试,或者我说的海外生活尝试,而不是海外短期旅游或者留学。
以上提问,我请教了不少人,包括此刻在欧洲的职场徒弟小丽,回答无一例外,都是说首选大城市。
原来国外也如此。

当然,之前我们有群友先去意大利的,在意大利生活了一段时间,然后找临时工作,或者亲友介绍先做一个低薪的全职工作,接着做生意、开店或者跳槽找更好的全职工作。
在此期间,他们再去考虑读研、读博士,也可以就不读书了,或者读国外的非全。
其实国外没非全这一说,读课程、修学分、拿学位,只不过期间你上班而已,时间更紧张。
如此先去法国生活、工作,再考虑甚至不考虑提升学位的人,也不少。
我们群友中以这种方式和目的出国的,实际上去英国和新加坡的更多。
今天我们讲另一个欧洲国家,荷兰。
标题:我在欧洲做采购:0基础入职五百强采购作者:小丽本人工科硕士毕业,三年国内小微企业工作经验,半年荷兰小微企业工作经历,无采购工作经验。
我是去年底来荷兰的。
我为数不多与采购相关的事情,就是在coursera上学习过供应链课程,看过职场蛙上与采购相关的文章,面试前与幽哥通话了一个小时。
我坐标荷兰,不会荷兰语,英语在本次求职前,都说的磕磕巴巴。
先说说我之前的工作。
在国内我待过2家创业公司,去年11月份持search year签证来荷兰找工作的,此签证给持有者从入境开始一年的时间。
据统计,荷兰华人在此的薪资中等偏下,因为大部分人从事的都是餐饮业和物流业,这两个行业的入门月薪都是一千多欧元,勉强达到荷兰最低收入标准。
刚来荷兰时觉得自己英语特别差,又有将近半年的职业断档期,属于失业求职,无任何本地经验。
所有的这些因素都让我没有信心投递简历,拖拖拉拉三四个月投了不到10份简历,还不敢投递荷兰公司,只敢投递华人公司。
这些因素都注定了我能找到的工作都非常差。
我在一家招聘要求为人类、会英语、总员工人数不超过10人的华人物流企业里,待了大半年,拿着荷兰的最低收入。
在此期间,我边工作边从8月初开始投简历,开始跳槽。
在之前的三年多里,我吃够了各种奇葩小企业的苦,于是这次求职我就只投递大公司。
8月中旬我开始陆陆续续接到面试电话,9月常请假出去面试,10月拿到2个offer后,我就提出离职,并入职了美企五百强的荷兰分公司。
这三个月的密集求职期里,攒了很多求职经验,有一部分分享给大家。
作为一无所知的小白,入职后当务之急是顺利度过试用期。
这里科普下荷兰的试用期。
正常国内入职是签订3年劳动合同,试用期在3个月到6个月不等。
荷兰法律比较保护劳动者,规定:6个月的劳动合同无试用期,1年的合同最多1个月试用期,与公司签订3次以上劳动合同或做满3年自动成为永久合同。
对于有永久合同的员工,公司不能无故解雇。
为了规避风险,荷兰大公司通常会先跟劳动者签订1年劳动合同,这1年合同里约定1个月的试用期。
待满1年后双方满意,会续签永久合同。
为了拿到永久合同,我需要度过2个试用期,分别是入职的第1个月和入职的第1年。
入职的第1个月,我认为需要尽早了解本公司和部门的全貌,对自己的工作有个基础的认知,争取能干活、不犯错、不闹笑话。
我将第一个月需要了解的内容简单归类为人、事、司、器、物、识。
入职的第1年,则需要能胜任本岗位工作,并为晋升到下一个等级做准备,这样在续签合同的时候能有更好的筹码。
如有余力,可以留心公司内部培训,跨部门合作,争取做到消息灵通。
1)人:识人和做人想要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一个很重要的点是认识人。
制造业是典型的实业。
制造业公司的终极使命就是制造产品并卖出去。
制造产品通常涉及到设计、研发、工程、采购、仓库、计划、物流、质管,销售产品通常涉及到销售、客户管理、市场,还有常见的支持部门财务、法务、人力、it等。
将这些职能按照对内对外划分,采购是个典型的内外混合岗。
对外要接触供应商,对内要接触工程、仓库、计划、物流、质管、财务、法务。
以下是我按重要程度列出的入职需要接触的人:1. 本小组:直属领导、领导的领导、部门其他采购员2. 本部门:其他地区需要接触的同事3. 相关部门:工程部、物流部、质管部、财务部、计划部4. 工厂:材料、仓库、计划员、质管5. 供应商:每个供应商的主要联系人,备用联系人6. 跨部门项目组:每个项目的项目经理7. 支持部门:人力、it 前台针对以上这些人,我们可以记录如下信息:姓名、职务、部门、邮箱、电话、其直属领导、所处国家地区、时区。
对于重要的人,建议你同时记录其同级别的同事。
此外,推荐了解本部门及上级部门的组织架构。
2)司:了解公司、完成培训新人入职需要进行的培训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公司介绍、办公软件、内部协作平台、审批平台、标准操作流程、部门培训,如有工厂则还需要安全培训、卫生培训等等。
这些培训耗时耗力,占用时间。
乍看起来没什么用,只是占用白天工作时间而已。
其实这些培训里涵盖了前人经验教训,是在小微企业里求而不得的。
3)事:了解部门工作事有轻重缓急。
以轻重缓急作为标准,我们可以把入职后的工作分为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
我们作为小白,想要安稳度过试用期,首先得明白如何界定紧急和重要。
采购的一个工作特点就是忙,具体体现在会议多、突发事件多。
比如某种原材料短缺,工厂决定暂停生产某款产品2周,在此期间不会向该款产品的所有供应商下采购订单purchase order,那么作为采购就要检查自己负责的供应商是否在列,一一通知对方。
供应商某款模具需要维修,短时间内产量降低,不足以供应某个工厂,那么采购需要从其他工厂挪用安全库存以保障这个工厂的正常生产。
某个供应商的产品,其中一部分质量有问题,则需要跟工厂质检员、计划员、供应商的人一起协商解决问题。
这些都是紧急工作。
那么如何判断什么是重要工作呢?根据我的观察,可以循序渐进的了解部门工作。
你可以先了解本部门负责采购什么品类、每个采购员具体负责哪个细分品类、常用供应商有哪些、公司认证供应商列表有哪些、目前正在进行什么跨部门项目。
等你熟悉了公司的文件系统,就可以自行找到领导的年度目标,判断自己的哪些工作职责在领导的年度目标里。
在领导的目标里的就是重要工作,需要首先熟悉起来;不在领导目标里的,可以暂时缓一缓。
按照以上标准,我把需要做的事情分个类:紧急且重要:采购谈价、签订合同、申请所有必备软件的权限并学会常用功能、了解工作中接触频率最高的人、找到对于领导重要的工作等。
不紧急但重要:开发新供应商、提升现有供应商、定期总结工作并与领导讨论、了解现有供应商的背景资料、学习采购基础知识、找到人无我有的技能、阅读本部门的标准化操作文档。
紧急但不重要:现有供应商出问题、与kpi无关但又必须马上解决的事情。
不紧急不重要:在规定的最后期限前完成公司培训、法务培训。
4)器:学习部门使用的软件采购工作需要用到的软件有office套件、采购合同管理、采购价格预测、物料管理、订单管理、发票管理、商业智能等软件。
其中最常用的软件是sap, 但每个工厂、每个部门可能会有其他软件来实现以上功能,需要一一学习。
5)物:了解公司产品新入职的采购,可以多阅读下公司的产品目录,找到自己部门采购的物料制造出的产品,了解该产品的基本知识。
6)识:恶补基础知识入职的前两周,我每天都会听到、看到一些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东西。
当我的其他同事在侃侃而谈时,很难听懂对方到底在讲什么,听了一会脑子里就不断循环播放:“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嘛?”如果对方时间宽裕、愿意解答,可以直接问他在讲什么,否则我会请对方写封邮件告诉我接下来要做什么。
收到邮件之后就可以自行搜索听不懂的内容了。
这时候我意识到,作为小白,得在休息时间恶补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包括采购常见术语、价格单位;采购产品的基础知识,原材料是什么,如何加工成要采购的产品;采购类目的行业标准;供应商的背景资料等等。
这里我介绍一个中英文计数的思维差异。
对于没有任何金融财务基础的新手而言,我在看到2mm, 听到30million等表述的时候是很懵逼的,这个数字到底有几个0?之所以有这个疑问,因为我们在国内常说的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而英文里则用千、百万、十亿作为计数单位。
英文的计数单位是:千 1,000 拉丁语为Mille, 缩写为M,希腊语为kilo,缩写为k. 所以2000可以是2M,也可以是2k;百万 1,000,000 拉丁语为mille mille缩写为MM, 希腊语mega缩写为M,所以2000000可以是2MM,也可以是2M;十亿 1,000,000,000 拉丁语为mille mille mille, 缩写为mmm。
希腊语giga,但此时较少使用缩写g, 而是使用billion的缩写b. 所以2,000,000,000可以说2mmm,也可以说2b。
中文的计数单位是:万,10,000,缩写为10M 或 10k;千万,10,000,000缩写为10MM或10M;亿,100,000,000 缩写为100MM或100M;中文和英文的计数单位区别是英文每3个0进一次位,中文每4个0进一次位,因此牢记住thousand, million, billion分别对应3个、6个、9个0。
当想要把中文里的万、百万、千万、亿转换成英文时,则变成10k, 1 m, 10m, 100m即可。
总结下,新手入职后,只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认真负责积极学习,就能快速弥补能力差距,度过试用期。
感谢小丽分享的在欧洲国家荷兰转行做采购员的经验,其实这些基础知识她写出来也是在帮助自己记忆,有利于顺利度过试用期。
我们在国内新入职做采购或者数据分析或者项目管理或者任何岗位,也要先熟悉人和事,活干好后,就是做人。
全球各地都相通。
以上说明,我这套理论无论求职还是获得工作经验,至少在国外更加正宗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实更加容易使用。
与此相关的,我在国外也有差不多几十位职场徒弟,光新加坡就六七个。
其实小丽的未来工作状态,我大致也已经知道了,大家看她的学姐《在欧洲做采购的职业感言》。
刚进了外国的职场,一开始当然是会就近或者就“亲”找华人开立的公司,拿着低薪是必然的。
要么一开始就提前在国内进了大公司或者央企国企,然后外派到欧美分公司,有点是有组织上的关怀,缺点是圈子比较封闭、不能当地跳槽、不容易回国就业。
但是,当你纯粹走个人路线时,先办了签证,出国,落脚,不能一直住宾馆,求职也不知道国内的经验国外是否认可,又不想过分低薪入职,那最常见的自然是利用我幽哥的直接经验:海投做500强采购。
采购不仅仅是个求生技能,也是你迅速进入500强获得高于市场价工资的一个方法,全球通用。
看起来简单,实际上也需要摸索好久才能发现这个道理,小丽虽然是我的职场徒弟,对我的知识体系大体了解了,她也大致花了1年才入道。
其他不多讲了,我的海外粉丝群,大家在国外的可入。
国外体验求职生活(采购工作供应商试用期缩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