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职教有何首家本科生秘诀(企业职教本科学校培养)「公办职教本科是什么意思」

“快看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编号,这是学校首届职教本科毕业生中的第一张证书,我真是太幸运了。

公办职教有何首家本科生秘诀(企业职教本科学校培养)


……”6月10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生曹冠群激动地向周围同学展示着自己编号000001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这天是学校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
作为我国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该校首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局面却持续向好。
目前,这届学生就业落实率已高于全国本科高校平均水平,且大多数学生都做到了专业对口,还有不少学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或者行业领军企业,有些同学收到的企业录用通知书多达十几个,整体就业薪资也十分具有吸引力。
如此“惊艳”的就业情况背后的秘密是什么?学校如何为社会经济和产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职教本科和普通本科办学究竟有何不同?记者了解到,作为试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在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系列改革和探索。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
受访者供图差异于普本,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超50%5月1日起,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明确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
这意味着,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学历“天花板”被打破。
其中,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备受关注。
很多人发出疑问:职业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差异到底在哪里?“伴随产业转型升级,传统职业岗位要求升级或者出现了新的职业岗位,现有的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甚至普通本科教育无法满足其需要。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吴学敏指出国家之所以决定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原因。
他进一步指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不是学科导向,而是职业导向,是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各项能力要求,由专科层次上升为本科层次,其面向的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层次要随之上移,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教学计划等都要变化,同时适应本科层次新的学情、生源变化,教育教学方法也要改变。
“举个例子,普通本科和职教本科都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但是培养的定位并不相同。
”吴学敏解释称,职教本科主要是培养“现场工程师”,重在能够解决一线的复杂技术问题,并做技术改进。
普通本科培养的是工程师,主要侧重于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
而专科职业教育重在培养一线的维修维护人员。
“与普通本科相比,职教本科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加强调解决实践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培养;既注重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更加强调基于工作情境的实践教学。
”吴学敏称。
这体现在职教本科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
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不同的教学环节场景是这样的:在理论教学环节,依托理实一体化教室,围绕专业技术领域或岗位(群)所必备的单元能力和技能,老师边讲边做,学生边学边练,“手脑联动”;在实训教学环节,依托校内生产性或真实仿真型实训基地,实施从简单到复杂层次递进、体现典型工作任务完整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教学;在实习教学环节,依托校外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校专职老师和企业兼职老师现场指导,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三位一体”管理……“我们本科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率100%,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均超过了50%。
”吴学敏称,这个指标要求,确保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到企业能够“即插即用”,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
交通工程学院实训授课场景。
受访者供图专业设置瞄准两个“高端”, 紧密对接先进制造业在专业设置上,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适应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趋势,将新技术融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使其更加适应高端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
吴学敏介绍称,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主要聚焦两个“高端”:一是高端产业,例如学校选择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依托原有专业优势积极拓展、新设本科专业;二是产业高端,每个专业定位从相关产业中低端岗位群向产业高端岗位群上移,例如学校对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制造产业高端,推进传统装备制造类专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据悉,目前该校围绕“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主线,对接装备制造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全产业链,组建了以通用装备技术、专用装备技术、工业信息技术为主干,以装备制造设计、管理服务、贸易流通为支撑的专业集群架构,建成了机电工程、控制工程、软件工程等8大主要专业群。
以机电工程专业群为例,该专业群从职业岗位和岗位群能力需求出发,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及岗位需要的数字化设计、精密加工等技术,在此基础上组建专业群,并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确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同时,各专业群依托产教融合基地,利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校企混编团队进行教材开发、共同授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职业教育是紧紧围绕产业服务的教育类型,其专业设置也要适应不断变化的产业发展趋势。
如何对专业设置进行诊断和调整?吴学敏指出,具体来看,专业评价主要从成长性因素和条件性因素两个维度展开。
成长性因素主要是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招生就业等外部因素;条件性因素主要是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资源状况等内部因素。
据此,该校将专业划分为优先发展、特色发展、调整发展和限制撤销四类。
例如,与2019年相比,2020年学校紧贴区域重点领域产业和支柱产业,服务产业数字化、生产服务化升级,新增机械电子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停招了近10个专科专业,使学校专业链全面对接装备制造产业链。
经过优化调整,学校目前设置职教本科专业23个,拟在“十四五”期间建成约40个以上的本科专业。
专业全部对接江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68%的专业对接江苏“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
吴学敏称,未来学校本科专业的设置,仍然要主动适应装备制造产业链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趋势,以专业率先发展带动学校事业发展全面提档升级。
航空工程学院实训授课场景。
受访者供图请企业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向深度校企融合升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
作为职教本科试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在培养模式上也在由简单的校企合作层面,向更深度的校企融合型转变提升。
其中一个典型合作模式为,请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来。
学校联合西门子、博世、北京精雕、中电熊猫等22家单位企业,以“技术”为纽带,学校与技术输出企业、人才需求企业结成现代学徒培养的“技术联盟”,三方共同制订培养方案。
如何共同培养?三方各有分工:学校负责基本技术技能培养,技术输出企业负责核心技术培养,人才需求企业负责岗位技能培养。
这样一来,企业的岗位技术标准与学校的课程理论、专业实践教学要求就能够相互融合,技术传授和理论教授也能够相互结合,人才培养更加具有岗位针对性、适用性。
根据学校今年公布的数据,近三年,该联盟培养现代学徒242人,培训师生3582人,合作企业累计接收顶岗实习学生2000余人次。
上述模式是校企融合、产教融合的模式之一。
除此之外,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知名企业、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合作,还打造了其他类型的协同育人平台: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和华为培训中心等进行合作,建设5个省级研发中心,聚焦企业一线技术难题,师生共同参与企业技术难题攻关519项,重点提升学生技术技能精深性;与秦淮区政府和金蝶集团共建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孵化平台”,目前在园科技型企业100多家,园区累积孵化创新企业77家,年提供顶岗实习岗位200余个,重点提升学生技术技能创新性……“我们的每个专业都至少有2个以上的深度合作企业。
”吴学敏介绍称,学校本科专业学院与500余个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30家世界500强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了一系列校企合作办学实体或实训基地。
此外记者了解到,学校还建立了企业专家库,聘任产业教授、行业企业专家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教材选用和质量评价。
机械工程学院实训授课场景。
受访者供图大师引领、骨干参与,打造专家型“双师”教学团队“职教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能否真正落地,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素质好、结构优、理论深、技术强、技能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吴学敏表示。
为打造一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这里的“双师型”教师,即兼具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的教师。
为了筹备和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近年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大力引进技术技能型国家级人才、企业技术骨干和应用型博士。
为强化师资队伍,学校深入推进“三师”融合,推动校内教师、企业工程师、领军技能大师融合发展。
其中,校内主干教师发展上,学校推动专任教师“专家化”、博士教师“双师化”、专业教师“国际化”。
据悉,学校引进了应用型博士295人。
为了推进博士教师“双师化”,新进博士必须在企业实践并跟岗校内导师研修一年,经考核合格才能走上课堂。
同时,兼职企业工程师深度参与。
聘用企业技术骨干120余人,华为、精雕、中兴合作企业派驻工程师50余人,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重点开展实训教学并指导学生实习实践。
此外,少数技能大师引领示范。
该校引进、培养全国技术能手9人,产业教授21人,主要承担综合实训和竞赛指导,并担任青年教师的实践导师,一对一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并领衔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
不止如此,在教师素质和能力要求上,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单纯的“双师型”已不能满足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需要向“专家型双师”转变提升。
吴学敏指出,所谓“专家型双师”,是指在“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具备大国工匠的精神和素养,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创新思维,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运用工程方法解决一线复杂问题的能力。
职教本科如何实现教师素质和能力向专家型升级?在吴学敏看来,打造专家型双师教学团队,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实行企业实践、项目实践和全员轮训制度;严把入口标准,招聘既具备深厚理论素养又具备优秀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担任专任教师,不过分强调高学历,更加强调高技术技能;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扩大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形成校企混编教师团队,把企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带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去。
新京报记者 冯琪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