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编者按:「大咖说」是一个“搜集商业世界里声音”的新栏目,它更像是36氪的观点广场,汇集各行各业人士的观点和洞察。在纷乱的热点中,厘清脉络;趋势微末时,发现机会。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讨论交流,我们期待您的灼见。图片来源:Pexels京东网易赴港上市,一生一次的发财机会来了?为什么说被动收入不是躺来的,而是创造的?有哪些生意,一开始注定是失败?本期大咖说,一起来聊聊关于“钱”的那些事儿。“现金为王”定律1. 特邀作者“人神共奋”,《有哪些生意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一个人只有创业过一次,才会意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远远高过利润。大家都知道创业最难的是开头一年,难在哪儿呢?难就难在一开始的现金流都是负的。比如开奶茶店,很多人算账的方式都是按成熟店的盈利公式:每天的客流客单价—食材成本—人工成本—其他费用=利润。这么一算,只要一开始投下一笔钱,接下来就是源源不断的回本了实际上,从新店到熟店,短则半年,长则永远不可能,这段时间,现金流经常是负的,也就是你很可能要不停地往里砸钱。就像人的呼吸一样,现金一刻都不能断,哪怕你下个月会中一百万大奖,但本周没有钱了,就是撑不下去。2. 特邀作者“阿尔·鲁特-巴伦周刊”,《来自华尔街投资大佬们的警告:目前市场估值高、风险大》 正如华尔街经常说的:现金为王。在为股票估值时,最终看的还是现金流。事实上,所有估值指标都只是用来帮助计算一项投资能带来多少现金的替代指标。3. Nick Maggiulli,《沃伦·巴菲特的亲身经历证明:经济不景气时“现金为王”》 在经济困难时期,富人们会以极低的价格出售他们宝贵的财产。虽然在经济景气的时候,现金可能被视为拖累你成长的因素,但在不景气时,它对你的生存至关重要。正如伟大的投资者彼得·L·伯恩斯坦(Peter L.Bernstein)曾说的那样:生存是致富的必由之路。只有当亏损不会威胁到你的生存,并且你未来会对可能赚到的额外收益有强烈需求时,你才应该尝试(投资)使回报最大化。4. Connie Stemmle,《帮你找到生活的意义:100个普通人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上)》 了解并追踪你的净资产——所拥有的资产与所欠债务之间的差额,对增加你的财富来说非常重要。在查看自己的净资产时,就会有动力作出明智的投资决定,而这会增加你一生的财富。花点时间把你的资产和负债输入到电子表格中,以便你掌控自己的财政未来。5. Tim Denning,《一年内让自己工资翻倍的方法(下):跳槽及创造额外收入》 重要的不是你挣了多少钱,而是你能留下多少钱,它们能为你创造多少财富,以及能够留住多久。如果不能让金钱为你工作,那么工资翻倍是没有意义的。我的收入第一次增加时,带来的只有开销变大。我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自己花了多少钱,并且自动将一部分收入用于投资,这帮我我创造了被动收入。你可以买一些股票、债券或房产,总之不要只是加大开销或者把钱存在银行里被通货膨胀吞噬。什么值得投资?6. 特邀作者“维小维生素”,《99%都会赚钱的机会,我却败在了1%》 先积攒本金,然后买入资产,利用资产的升值来增加财富。那些要你每隔3个小时去打卡一次,才能换取几个积分的所谓攒钱方式,真的不值得。正如币圈大佬李笑来所言:“注意力,才是你最宝贵的财富。”所以,放弃那些蝇头小钱吧,好好利用身边资源,整合获利,不香吗?7. Brianna Wiest, 《在不确定的时代,如何投资未来的自己?》 你是你自己最大的投资项目。你所处的位置和你想要达到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只能由你自己的发展来弥补——你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不是负债就是资产。如果你花时间阅读,完成在线课程,接受治疗或辅导,或学习一项新技能,那么你预先投入的100美元可能会变成更多的财富。也有其他的应用之处。当你吃一些健康食物时,你是在为自己投资。当你学会做饭时,你是在为自己投资。当你买了一件很棒的衣服,你也是在投资自己。8. 特邀作者“第六个人”,《李笑来:如何实现个人财富自由?》 一个人不再需要出售自己的时间去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那就实现了财富自由。因此,个人商业模式 = 个人出售自己时间的方式。每个人都要逐渐从给别人打工出售时间转变为「为自己打工」。当你觉得一份工作完全是对自己的苛责,也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想办法,让个人发展的进程并联在为别人打工的过程里,进而实现「为自己的简历」打工。9. 特邀作者“燃财经”,《网贷平台,催你还钱》 房贷、房租等很多延缓政策的出台不一定适用于网贷,而确实因疫情收入锐减或者还款有压力的,建议与平台、出借人就还款利息、延期还款等内容友好协商。简而言之,对于逾期的网贷用户来说,若签订的是合理借款协议,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还款;遇到特殊情况还款困难的可以与平台积极协商延期还款;而如果遭受暴力催收,就要及时报警。经此一事,借款人更应该注意,网贷高风险,入坑需谨慎,上岸后更要引以为戒。10. 乔尔·蒂林哈斯特(国内投资圈称他为T神),《为什么资金越大,反而想得越“小”》 在投资过程中,对于一些事我们免不了要投机,问题是我们要知道什么值得你去投机。比如去投机某公司的下一个季度财报,这就很不值得。预测财报基本上就是一个五五开的赌局(50/50 chance game),要是算上交易佣金、机会成本,连五五开的胜率都没有。那么哪些方面值得你花精力去投机(预测)呢?T神认为是这些方面:(1)管理层能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英明的决策。(2)行业是不是将会遭遇或者正在遭遇这些估值杀手—大宗商品化、行业过时淘汰、杠杆高企。(3)股票的合理内在价值区间。11. 特邀作者“娱乐资本论”,《京东网易6月赴港上市,“一生一次的发财机会”又来了?》 针对京东、网易或将港股IPO的信息,部分代理机构已经开始放出相关项目以吸引投资者入局。不过,这所谓的“代打新”项目,其资金用途并不透明。更有不法分子,采用A股中常见的资金盘骗局,先私下拉拢受害者以高收益、优质票为噱头在私设的平台上进行虚假投资交易,当资金募集到一定数量后便会跑路消失。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如何入金、出金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大部分投资者在入场前并不知晓在没有香港账户的前提下其在在港交所获得的利润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转入内地。12. 特邀作者“维小维生素”,《99%都会赚钱的机会,我却败在了1%》 我们无法在投资市场上做到稳赚不赔,但是,我们可以合理配置资产,降低亏钱的风险。如何做呢?还是那句老话: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最简单的,就是用“三分法”来作分散投资。举个例子:你手上有10000块的钱,那么可以拿4000块存入创新存款,拿3000块买低风险的债券基金,再拿3000块来买风险偏高但收益也高的指数基金。千万不要嫌麻烦,看到一个打着99%机会稳赚不赔的产品,就冲进去all in。因为市场永远瞬息万变,你不与时俱进,就等着时代跟你说再见。13. Darius Foroux,《投资不能盲目趁早,要先看看自己准备好了没有》 投资就像哲学。有很多种哲学,只要你能取得成果,投资之道就没有正确或错误之分。无论你做什么,都要确保你做的事情管用。赔钱会让你倒退很多年。我会把赚到的一部分钱用来投资房地产和指数基金。这种策略的目的是让我在未来的10年、20年乃至30年的时间里变得富有。不是一夜暴富。如果你现在还没做好投资的准备怎么办?那不要去投资。先教育好自己,保证生计没问题,存些钱,然后再行动也不迟。只需要避免过早做出愚蠢的、不负责任的决定,你就可以增加致富的可能性。懂点生活中的经济学14. 特邀作者“萨拉·麦克斯-巴伦周刊”,《为什么不要投资汽车和航空业,但却应该买法拉利和爱马仕?》 如果你没有定价权,你就无法维持可持续的高资本回报率。定价权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强大的网络效应ーー无论是与信息相关,还是与品牌亲和力有关,比如爱马仕。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大约100家企业具备这样的品质。他们称之为“全球冠军”,其典型例子包括 Alphabet、 Facebook 、 万事达卡和微软。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公司都是寡头垄断或双寡头垄断经营,它们的客户愿意支付溢价或承受价格上涨,因为其商品或服务难以替代。15. 特邀作者“caozsay”,《有些人是怎么从赌场赚到钱的》 赌场是什么?赌场是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系统。一套令人沉迷而又不断吞噬赌徒希望的场所。确实,沉迷赌博是非常要命的事情,很多人因此家破人亡。但回到商业逻辑,赌场其实是希望有人赢钱的,因为赢钱就是活广告,有人赚走了钱,就会有更多的人来送钱,没人赚钱的赌场是开不下去的,那么赌场要做的,是控制其中的分寸,实现自身的可控性,这也是就是赌场请各路数学家在背后做的事情。凭运气赚钱的人总会有,赌场不会介意,但有些人,就会试图从赌场手里偷偷抢过控制权,这是赌场非常介意的。你说,怎么可能,你当那些数学家都不存在么。16. 特邀作者“曹欣蓓-中欧商业评论”,《社畜为什么会有“畜”感?》 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员工的情绪并非只是个人所有物,而是被商品化的有形物品,情绪劳动就与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一样,员工付出劳动,交换相应价值的物品——工资。社畜为什么会有“畜”感?答案并不取决于从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例,而取决于工作中所包含的情绪劳动。但若结合现代的管理思想,就能发现情绪劳动也是企业需要支付的一部分工资。如果企业长期未将情绪劳动纳入考量,可能导致员工满意度降低,甚至最终离职等情况。17. 特邀作者“老喻在加-孤独大脑”,《今年赚钱最多的,居然是个牧羊人》 金融市场是一个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领域”,其中既有来自物理世界的随机游走,又有来自数学世界的均值和方差,还有来自人类的非理性行为。生命不是一个靠拥有而证实的过程,而是一个因失去而证伪的过程。斯多葛哲学说:对成功者而言,能够抛弃无用的东西是必须具备的能力。第一层的“聪明人”,能够在他参与的每一个领域成为最厉害的人。但是他的成功总是充满了脆弱性,总是承受着得失之苦。第二层“聪明人”,必须上浮到第二层“聪明人”呢?我们必须知道,那些我们自以为知道的人世间规律,在无尽的未知宇宙里,只是一个非常小的过家家游戏,充满了虚妄的规则,和天真的假设。18. 肖俨衍-娱乐行业观察人士,《花式收费「套路」多,优爱腾依旧学不会赚钱》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价格歧视,就是说上架要利益最大化,必须找到不同用户心里对于某个商品价格的底线,实现差异化定价。向下差异化是打折促销,但这种方式空间有限,所以,分层定价,推出更高级的会员几乎是唯一可持续的路径。19. 特邀作者“良叔”,《最近的几个热搜,藏着你不知道的经济学真相》 姚玉祥,笔名白云先生,是公众号《至道学宫》的号主。这是个超级大号,长期霸占公众号排行榜第1名。最近,却因为太多“反人类”的言论被封号。比如,他说,美国把尸体,做成冻肉给民众吃。他的很多文章,其实就是一个筛子,最后留下的都是精准的目标人群。《魔鬼经济学》中,提出过一个“筛选前置”的概念,你想,如果连“人肉汉堡”、“超时空打击”都相信的人,多半会相信你推销的三无产品,或者玄学课程。比起和精明的消费者打交道,你会付出更小的推销代价,这才是整体事件的核心动机。20. 特邀作者“Otter-硅兔赛跑”,《马云、孙正义分手,预示资本全球“分化”?》 《经济学人》指出,早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全球化就已经出现了裂痕, 几十年来一直统治着世界经济的开放贸易体系已受到金融危机和经贸摩擦的损害。新冠危机更是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裂痕,旅行禁令和移民政治化,各个国家开始加强对本国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视,这种内向的困境,导致虽然全球经济活动开始逐步恢复正常,但回到曾经自由、开放贸易的世界,我们的步履依旧蹒跚,全球经济环境依旧脆弱,国家之间、地缘政治关系的不稳定性在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空前繁荣的文化、技术、资本、人才交流,一去不返。疫情横亘在我们恢复往日全球经济交流的道路上,哪怕疫情散去,世界也不再是原来那个世界了。21. 特邀作者“周继凤-燃财经”,《为什么新造车都爱“碰瓷”特斯拉?》 中国手机行业一度有这样的说法:其实一共只有三个厂商——苹果、友商,还有自己。其中,自己是用来夸的,友商是用来骂的,苹果是用来碰瓷的。而一路被diss鲜少回应的苹果,其实也是碰瓷营销的鼻祖。为抢夺个人电脑端的市场,从2006年到2009年10月,苹果疯狂推出了“Get A Mac”的系列广告,广告中黑衣年轻男子与肚腩中年男分别扮演Mac和PC,从售后客服和性能全方面疯狂吐槽PC,话题即争论已久的“Mac VS PC”,对标微软的意图明显。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让消费者记住品牌,是所有企业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应付充满风险的世界22. 特邀作者“王广宇-巴伦周刊”,《全球进入负利率时代,普通人如何应对?》 传统上来看,股价是与利率负相关的,一般来说利率下降股市就会涨,但是这个关系现在也可能会失灵。央行把利率降到负,理论上股市会涨到无限,但是实际上并不会发生这种情况,毕竟金融是表,实体经济才是本,放水并无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不管怎么证券化,金融化,股价最终还是要看企业的基本面,要看企业赚不赚钱,有没有突破性的技术和产品,能不能形成广泛的利益相关者。普通人首先应该锻炼好身体,增强自己的能力,负利率时代是钱更便宜的时代,只要有好的体力和头脑就会有好的前景。23. 特邀作者“彭韧-巴伦周刊”,《财务自由太遥远,FIRE运动了解一下?》 FIRE运动(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意思是财务独立,提前退休,它是一项致力于缩减消费和提高储蓄和投资的运动,它能够让支持者比传统预算和退休计划所允许的更早实现退休。在美国,FIRE运动的追随者们通常通过将70%的收入投入于储蓄,从而在65岁的常规退休年龄到来之前辞去工作,在之后几十年后仅仅依靠从投资组合中的小额提款来生活。FIRE是一个比财务自由要低得多、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现实得多的财务目标,因为财务自由意味着不需要降低当前的生活质量和牺牲未来的生活方式,而FIRE则难免会需要作出权衡。24. 特邀作者“维小维生素 ”《太凶猛了:大涨31%,你可能误会了“报复性消费”》 最近看知乎,有一个人问得特别有意思:如何看待疫情后,报复性消费迟迟不开始?下面有个高赞回答:别等了,没什么报复性消费,只有消费的报复。是啊,过往的过度消费,在报复着我们的钱包。这经济紧缩的期间,大部分人做的就是被动应对这个报复——攒着钱,加着班,勒着裤带吃外卖。然而你可能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是把钱渐渐变成扛跌扛通胀的硬资产。比如,不掉价的一线城市房产,穿越牛熊的基金板块,避险的黄金和国债……否则,报复你钱包的不再是消费,而是无知导致的资产缩水。25. 特邀作者“DT财经” ,《如何靠打工实现年薪百万?我们用数据帮你探探路》 进入什么样的公司更能够提高自己未来的薪酬天花板?从行业来看,无论是高管年薪达到百万的公司比例,还是普通员工平均薪资,金融行业都一骑绝尘。银行和非银金融的A股上市公司中,近9成公司的高管平均年薪超过百万,普通员工平均年薪的公司中位数也高达40万元。排除掉金融相关行业之后,其他行业公司的普通员工薪酬平均值中位数其实相差不大。房地产已经处于第二梯队,排在中位的公司平均年薪也只在10万元左右。休闲服务、机械设备等行业,想要实现年薪百万的小目标,就真的难度很大了。26. Ayodeji Awosika,《生活必备的10个关键心智模型》 被动收入是这个领域最常被误用的术语。你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被动收入,躺着等天上掉钱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可以通过预先使用积极策略来创造被动收入。复利可以帮你赚大钱。但是大多数人没有好好利用复利,因为它需要很长时间。人类倾向于寻求即时的满足。但你必须与你的这种想法作斗争,耐住性子,利用复利。复利不仅仅是一个对钱有用的概念,事实上,对于做事来讲是一样的道理。芒格说得好:“你每天都要比前一天更聪明一点。忠实而良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你活得足够长,大多数人都会得到他们应得的。”27. Suzanne Mason,《为什么聪明人会做出糟糕的决定?》 我们的情绪、内心的恐惧和欲望有时候会控制我们的大脑。那些自称是通灵师的骗子卖的不是金币,而是卖的是一种希望,尽管是假希望——希望你的运气会好转,希望你会变得富有,希望你会再次找到爱情。他们利用你的恐惧。你害怕伤害降临到你所爱的人身上,害怕更多的坏运气,害怕失去你所拥有的。这些骗子看到了你的欲望,看到了你对生活中更好的事物的渴望。28. 洪偌馨-馨金融创始人,《摩根大通银行前董事总经理:我经历的四次「黑天鹅」》 盈利的机会只存在于真正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的发展就是不断的把不确定性转化成可以分析,甚至量化的风险,并加以管理。而真正的不确定性来自We don't know what we do not know。风险管理不是算命先生。给不出从上 帝视角带来的未来预测。我们的工作是居安思危,防范最坏情况的损失。29. 连凯-至璞资产管理创始合伙人,《一位温州商人用敏锐的嗅觉救了全家,如何培养危机嗅觉?》 巴菲特在一次演讲中说:如果做某一件事,会有一丝的可能性摧毁你,那么去做一定是非常糟糕的主意。他又打了一个比方:有一把6个弹孔的左轮手枪,里面只有一颗子弹,给你2000万,你愿意拿它朝自己开一枪吗?也就是说你有5/6的概率活下来。他自己的答案是,无论给我多少钱,都绝不会,哪怕概率是1/100。请注意,巴菲特不是年纪大了、有钱以后才这样的,他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了这么思考问题的习惯。换句话说,你的思维方式、精神力量必须领先于财富。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