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繁花股民热播(认购证营业部股票西康股民)

2024年开年,《繁华》的爆火,将上世纪90年代上的大上海拉入大众的视线
那是一个“遍地机会”的年代,不少人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市场做了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
剧中的阿宝就是其中之一
青年阿宝拜商界高手爷叔为师,左手炒股,右手外贸,跻身成为上海商界的后起之秀
然而,阿宝变成宝总,离不开一个地址和一张股票认购证
西康路101号,是爷叔写给宝总买股票的地方
宝总能顺利买到“电真空”股票,赚到第一桶金,是因为他拿到了一张认购证
这些剧情都与历史吻合
那么,成就了宝总的西康路101号和股票认购证,在现实中究竟是什么来头?当时的第一代股民又是怎样炒股的?交易要去柜台,行情写在黑板上《繁花》中有着这样的一幕:爷叔给了阿宝一张纸,上面写着西康路101号
这是阿宝靠股票发家的起点
在现实中,这个地址坐落着上海第一家证券营业部,全称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交易部
要知道,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前,有一段长达5年多的柜台交易历史
那时,交易股票要去柜台
西康路101号这个营业部是利用静安体育馆看台下方的空间改建的
许多证券史书上都把西康路101号作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证券市场的起点
不过,这家证券营业部一开始并不在西康路101号,而是在南京西路1806号
1986年9月26日,在上海静安寺附近的南京西路1806号,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营业部开业,这是新中国第一家开展柜台交易的证券营业部
此举曾被上海媒体评为“1986年上海十大经济新闻”之一
静安证券营业部交易场面 图源: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公众号公开信息显示,营业部的房间原来是一个理发店,面积仅12平方米,改建为营业部办理股票买卖后引起了轰动
据静安证券营业部经理黄贵显回忆说,开业当天,原定于8点30分开门,结果早上7点营业部内外就挤满了投资者,连门口的大树上都爬上了人,营业部前的交通也一时堵塞
△南京西路1806号 图源: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公众号因为原来这是个理发店,所以许多路过的人看到这个景象,不知道这里今天这么热闹是干什么,以为是大家排队要理发呢
有个老太太不解地说,大早上怎么就排队理发啊? 而静安证券营业部开业当天,挂牌交易的有飞乐音响公司股票和延中实业公司股票
当时,没有什么电子大屏幕,行情写在黑板上
正式开盘后飞乐音响开价55.6元、延中实业开价54元
全天飞乐音响上市700股,开业两小时售空;延中实业上市1000股,下午4点30分收盘后,共成交1540股,成交金额85280元
不过,因为每天买卖股票的人员拥挤,开业后4个月,就搬到了西康路101号
在老股民的记忆里,当时,计算用算盘,交易靠手工
个人炒股的资金不多,投资一万元就算大户了
凭认购证摇号中签购买股票《繁花》中,阿宝拿着一张股票认购证,顺利买到了“电真空”股票
认购证,就是“上海股票认购证”,顾名思义,凭认购证你才有机会、有资格来购买新发行的股票
公开资料显示,在上交所成立后的1年多时间内,“老八股”一直在唱独角戏,且因股票供不应求,粥少僧多,市场扩容成了当务之急
但新股发行,要如何合理、公平地分配这些股票?股票认购证应运而生
1992年初,上海推出股票发行新办法——股票认购证,每本30元,凭证可参加股票购买摇号,中号者才能购买股票
这个方法,堪称“摇号”的鼻祖
△1992年上海股票认购证 图源: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公众号《繁花》股票顾问应健中的一篇专栏文章写道:“在当初特定的历史年代中,股票认购证相对公平地将股票发了出去,同时也造就了上海股市中的第一代股票投资者
”值得一提的是,股票认购证的印刷当时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
认购证印制精美,封面烫金,封底印着“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字样,内有一式四联无需复写纸、可以直接复印的凭证
在说明栏里,写明这30元1份的股票认购证,不是股票,而是可以买股票的凭证;并注明,1992年度全年的股票发行就靠这本股票认购证摇号,认购证发行所得的资金将全部捐给上海福利事业
但认购证金额为何确定为30元?当时,人民银行要求工行来承担认购证的发行准备
在确定认购证金额的时候,上海分行有鉴于之前保证金单子不收费导致股民大量聚集的情况,考虑到如果每张只卖5块、10块,价格定得太低的话购买的人数不会减少,只有定价高一点,才能控制购买认购证的人数
因此,最终确定每张认购证面值30元
事实证明,这个定价起到了效果
在应健中的回忆中,习惯于算小账的上海人,当时全被这高价的股票认购证吓退了
据新民晚报报道,认购证面向上海市民无限量发行,实行一次发行,全年有效,多次摇号抽签,凭中签号码认购股票,一本认购证可以反复中签
最高时,30元的认购证被炒到了5000元,和《繁花》里阿宝旁白所说的“升值160倍”是吻合的
公开资料显示,这一批发行共有207万份股票认购证,这些没有被吓退的持有者,成为了上海最快速度的致富者,以致当时上海市民流行“嫁人就要嫁股民”的说法
另据上海市银行博物馆资料,当年的股票发行十分有序
之后,才有了另外的两次认购证发行
△1993年上海股票认购证 图源: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公众号不过随着电脑互联网发展,通过认购证发行股票的方式,因成本高、效益低,逐渐被淘汰
1995年,股票发行改为网上定价发行,股票发行实现无纸化,从此认购证走进了历史
组织马路股市沙龙,看证券专栏了解行情除了西康路101号和股票认购证,老股民还自发组织了“股市沙龙”,也被称为“街头股吧”
上世纪90年代,位于上海广东路729号的万国证券黄浦营业部开始了早期的股票交易,门前排队的股民成了“股市沙龙”最早的雏形
后来每逢周末,都有无数的民间股神在这里交流经验和炒股心得,至今已有30多年
一部名为《股市人生》的纪录片详细记录下了这一幕
马路股市沙龙里有很多炒股高手
“他在这里讲,什么股票将会怎么走,现在怎么回事,围着一堆人听,有的人还做记录”
因为人气火爆,还把附近的餐饮事业带动了起来
如今,广东路上的“股市沙龙”仍是上海金融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有媒体实地探访后称,不只是股民,还有不少推销人员也在此出现,包括售卖炒股软件的人员、想要给别人操盘赚管理费的人员、售卖炒股书籍和公司资料的人员
有的人来“取取经”,有的人来听“消息”,有的人来“混香烟”,有的人就是来打发时间
除了马路沙龙里的互相交流,上世纪90年代股民抢着买的还有《新闻报》
起初,了解股市行情远没有现在便利,报刊、电视上基本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直到1990年7月2日,全国第一个证券专栏在上海出版的《新闻报》诞生
《股市人生》纪录片截图专栏每周一期,每逢周六《证券市场》专栏出版
《新闻报》在当时是对开报纸,四个版,其中一个版就给了证券专栏
这个专栏会报道上海和全国证券市场的动态信息,也是当时最早刊登证券信息的正式刊物
原《新闻报》证券市场专栏负责人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第一期开始就抢着要的,第二期就加印,加印到十万份左右
”买不到,一份报纸就几个人抢着看
有消息称,当时2角一份的报纸竟被炒到2元一份
湖南第一代股民:几乎每天去营业部看涨跌《繁花》的热播,勾起了不少股民的回忆
在那个炒股盛行的年代,长沙人自然不会缺席
95后小徐,至今还记得陪爷爷去营业部看股票涨跌的情形
小徐至今还记得,当时一个大屏幕上在滚动播放股票点数
“爷爷就是去看涨跌,早上就出发
”小徐说,在他的印象中,营业部的早晨很多人等着开门
小徐爷爷所持的股票是一家公司的原始股,属于单位推出的内部职工股, “一元一股买,当时就买了一千块钱
”小徐称,爷爷其实不会炒股,就是因为配了原始股,所以每天要去营业部看它涨跌多少,“后来电视上可以看了,爷爷就去得少了,直接在电视上看滚动趋势
”小徐爷爷手中的这支原始股,持有了相当长的时间
直到2003年要盖房子的时候才抛售
“涨到了10元,后面也跌了,不过赚还是赚了
”小徐说
潇湘晨报记者罗雅琪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
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都是繁花股民热播(认购证营业部股票西康股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