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使用新门诊站的感受,姜鸿南称他用得很顺手,下医嘱的时间变短了,“一个患者在系统上的操作只需3~5分钟就搞定了。”在一个WiNEX门诊医生站的展示界面上,患者主诉“腹痛”,医生初诊“右肝原发性肝癌”,界面下方会自动显示“原发性肝癌”,以及提示出和诊断高相关的查体、检验和检查项目,医生灵活选择,并快速完成诊疗业务。“在‘主诉’上,有一个便捷的检索功能,诊断标准采用了ICD 11……节省了医生的问诊时间,而且很有针对性。”姜鸿南说。WiNEX门诊医生站界面人体解剖图支持位置点选,可以更贴合临床思维,也能避免输入错误;系统会统计医生经常输入的药物,通过算法进行智能推荐;对于大处方,系统会进行风险预警;打开知识库,可“跟患者做更深入交流”;诊间挂号,提升了患者的就诊体验;检查申请单和预约单可以直接在诊室打印在同一张纸上……WiNEX人体图CT检查项目开立界面姜鸿南逐项点击操作,向健康界介绍每一个按钮的功能。他很喜欢“患者360”这一功能,在问诊下医嘱时,可以马上调出患者之前就诊的信息。对于新上线的WiNEX医生站,曾主管过医疗工作且一直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院长张进表示“个人比较满意”。在张进来看,规范医生的行为,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要辩证地看待医护人员的意见”。他认为,但凡头部企业的产品,必然经过多家大小医院的调研,如果不加判断地响应医院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对于医院的管理是不利的。WiNEX产品的研发有专业的医学部参与,他们深知医疗痛点,又渴望以技术来解决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把信息化需求前置了,医疗规范性、医疗风险控制已经植入到了产品中。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 张进“我们医院有一位80多岁的骨科专家,用得很‘6’”。医院信息管理处副处长王建霞介绍。王建霞了解到,与以往的系统不同,WiNEX的界面是由业务专家参与的专业用户体验团队设计的,而不是IT工程师。“难怪我刚看到的时候,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终于不是以前那种机械刻板的风格了,有些功能设计很符合使用习惯,可以拖拽的方式直接使用,用起来就是‘爽’。”信息部门:扩展性、可配置性强新系统得到了医务人员的认可,他们中的好多人甚至催促信息部门尽快上线住院工作站。作为系统的实施方,医院信息部门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这套系统的底层架构是基于中台通过微服务的方式,把各类资源和数据进行组合匹配,变成前端的业务来展示。”刘鸿齐说,“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是,灵活性、可扩展性、功能性强。”关于检验的组合项目,山医大二院曾做过一次较大调整。刘鸿齐介绍,为了方便医生,门诊系统可以开具检验组合项目,但按照医保部门的新要求,必须分项开具检验项目,这给医生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怎么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信息处处长 刘鸿齐医院和卫宁健康WiNEX团队沟通,能不能把组合项和具体分项都列出来,医生开单的时候可以正选,也可以反选。也就是说,医生全选后,如果不要其中的几项,通过勾选就可以去掉;或者只开3项,可以只勾选3项。经过调试,这项功能很快得以实现,在满足上级部门管理要求的同时,极大便利了医生的操作。“我说的可扩展性不只是WiNEX产品本身的可扩展性,还包括与第三方业务集成上的扩展性。”刘鸿齐举例,医院此前检查申请单和预约通知单分别打印,因为用的是不同厂家的系统,带来的问题是,如果只有检查申请单打印出来了,预约通知单没出来,患者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去检查。有时候患者离开后,预约通知单才出来,医生不知道把单据给谁。有没有可能把预约信息直接打印在检查申请单上?刘鸿齐和WiNEX团队沟通后,后者表示,只需要把第三方的数据传过来,把表单形式做一个变化,把后者数据嵌进去就可以了。“这样整合到一张单子就很方便,不用患者等待,也不会发生医生找不到患者的情况。”在可配置性方面,刘鸿齐介绍,如果想生成一个表单,信息管理处的同事可以直接在后台调整,然后在前端展示,而不用企业工程师操作,极大节省了院方的运维成本和精力。王建霞对于系统的标准化有很深的体会。比如西药处方中药品用法用量,一日两次,只能写BID,而不能写一日两次或者8小时一次;比如对症状的描述,“义乳”只能用这一种标准表达。“标准化是结构化的前提,”王建霞说,“只有做到了标准化,才能实现之后的数据集成和交互。标准化还是数据质量的保障,是数据应用的前提。”对于WiNEX,卫宁健康提出“重塑业务、重塑标准和重塑架构”三个原则。重塑业务,即聚焦医疗核心业务,以数字化思维重构业务,完成信息流到数字业务的升维。在王建霞看来,以前的系统是按照业务流程进行切分,固化在体系中,比如预约、问诊、缴费等;而WiNEX则是以各业务元素进行切割,比如患者域、知识域、物品域等,患者域则涉及门诊患者、住院患者等。“在进行一体化设置的时候,无论是门诊要用到的患者信息,还是住院用到的患者信息,统一通过系统一体化发布,所以我觉得系统的弹性、可扩展的功能更强了。”作为信息部门的负责人,刘鸿齐对系统的管理和运维也很关注。“运维更便捷了,因为系统是B/S架构,只要在服务器端把配置做好,就直接可以放下去。”他介绍,系统甚至可以实现定向更新,比如可以只给个别诊室更新,测试成熟后再在全院更新。另外,因为系统做到了版本统一,安全性也更高了。“从管理上来讲,更加规范,而且效率更高了。”刘鸿齐补充道。期待:全面一体化在WiNEX门诊医生站上线的过程中,系统已经根据医院的实际业务场景和需求做了调整。使用半年后,新的实践催生使用者又有了新需求。姜鸿南非常重视健康教育,做了多年义务科普工作的他,曾在2018年获得由国家权威机构授予的“生命英雄”称号。他建议,医疗处置板块增加健康指导相关的内容,“我的医疗服务如何转化成患者的感受度,是我对信息化未来发展的期望。”他还希望系统能够成为医生的专业助手,支撑他的诊疗数据分析,比如医生个人的服务半径有多大,影响、覆盖了哪些区域等。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姜鸿南演示门诊医生站操作刘鸿齐介绍,自从医生使用了门诊医生站后,派生出临床深度应用的场景。大家也在期待住院医生站等WiNEX其他产品系。刘鸿齐更期待的是,在门诊医生站的界面上把互联网端的业务整合进来,“如果能够实现,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系统跃迁。”目前各家医院做的互联网医疗业务,大都是成立一个专门的互联网医院部门,给医生排班,轮流出线上门诊。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但浪费人力物力,效果也非常有限。2021年5月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和健康界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显示,超9成的互联网医院未能有效运营,不少处于建而不用的“僵尸状态”。“医生既要出常规门诊,还要管病房,如果再出互联网医院门诊,时间就不够用了。”刘鸿齐说,“如果我们能有效地把医生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这里的碎片时间不是说在家看,而是他正常上班的时候一并把这个工作解决了,这样会不会更好?”而WiNEX的系统架构完全可以支撑这一点。“基于互联网思维,支持线上、线下业务融合”是其“开放互联”应用的主要特点之一。WiNEX门诊医生站线上线下一体化展示界面在刘鸿齐的设想里,医生上午要看的30个门诊里可以包括5个线上门诊,医生可以选择每看5个线下门诊后看1个线上门诊,或者某一个时间段集中看线上门诊。和线下门诊一样,线上门诊也直接在诊室完成。医生端用一个界面,就能完成所有线上线下的操作,真正实现一体化操作。 “WiNEX所采用的B/S架构本身就是一种互联网架构,线上业务比较容易整合,至于内外网交互的工作,我们来解决。”这样一来,医生就可以告诉需要复诊的患者,直接挂线上门诊的号就可以,患者甚至可以直接用手机完成就诊。“我们的建设思路是3个一体化:核心业务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周边业务集成一体化,用这样的方式,真正把业务整合到一起,真正实现数据驱动。”首先,可以通过上述方式把医院的数据治理好,这样一来,不管是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还是三甲复审等要求上报数据的时候,能做到口径一致。其次,信息部门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反哺医院的运营管理和实际业务,“从数据赋能向数据智能转变,让数据主动做一些事情”。目前,山医大二院已经在与卫宁健康团队就此需求进行探索和实践,“因此,我还是觉得这个产品功能比较强大,特别是这种可扩展性,让我们看到了它未来的空间。”刘鸿齐说。来源:健康界原创作者:相海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