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这款社交反感软件App(社交的人这款用户软件)「很反感社交」

本文作者:范米索
“黄有璨”公众号常驻作者
专爱研究运营案例、挖掘有趣产品的90后可爱妹子
最近,老黄为了筹办“有可能”大会,跟地铁官方斗智斗勇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毕竟他花了100万,很豪气地包下了在北京号称最严格的地铁4号线,投放自家(三节课)学员们的作业
本想跟学员们致敬,结果硬生生变成文案批斗大会,地铁官方让他改了五十多遍文案,已经改到眼黑绝望地他,又紧接着做了大会主持,跟业内大咖们进行了好几轮精彩的烧脑对话,现在彻底元气大伤,正在休养生息阶段,过两天会跟大家分享对话精华
所以,趁他大伤阶段,我先替他分担一下
介绍一款我最近在使用的社交软件,因为这款软件让我遇到了前两天三节课“有可能”大会的帅哥嘉宾火火老师
不知道没关系,去三节课官网(https://www.sanjieke.cn/)可以通过他的课程了解他
本以为这类大咖与我不会产生什么交集,直到某一天,我在玩一款社交软件的时候,有一个男生回答了我的问题
点击查看大图我一看他的名称,头像,资料,年龄心里都开始有了极强的预感,这人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火火,机智如我果断去确认了一番,果然就是本人
黄老师,你大概做梦都不会想到,我和火火老师会通过这种方式认识吧喔火老师还不是最大牌的,梁宁女神和ZEALER创始人王自如也在这款社交软件里
也许此刻你们很好奇,究竟是什么社交软件能让大咖们都纷纷加入体验?毕竟当下提到陌生人社交软件,我想你脑子里立刻涌现出可能是“陌陌”、“探探”、“Tinder”……\"陌生人社交“ 这五个字,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彻底沦为被“荷尔蒙”的气息包裹
从现实世界里的衣冠楚楚,到虚拟世界的赤身裸体,也许人性和动物性的切换,只隔着一款陌生人社交软件
某教主也曾说过:好产品要满足人性“七宗罪”
一个好的产品,往往能够反映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换言之,不符合人性的需求都是伪需求
而最本质的需求无非是人类原始的本能欲望
在《圣经》中,人类有七宗罪:淫欲、懒惰、贪婪、饕餮、傲慢、暴怒和妒忌
因此,一款好的产品,需要对人性做透彻的分析,才能完成其设计
也正是这种理念,不断侵蚀着产品经理们,于是他们开始深谙于洞察人性之恶,更是把人的动物性在互联网世界里释放到了极限,谋取大波流量红利
社交不再变得纯粹,但凡跟社交沾上点边的,势必逃离不了有“色”的眼睛
在这个荒诞的虚拟社交世界里,似乎大家都开始适应了这种“潜规则”,也逐渐接受了这种“意识”
不堪忍受有精神洁癖的人,自然会选择远离,而那些将人之欲望不断放大的产品,自然成了无数可以赤身裸体者们肆意泄欲的殿堂
可直到一款颇具理想色彩,名为JOIN的社交软件诞生,让我明白了这个世界上荒诞不经的社交游戏,是可以完全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的
就像创始人于宙写的:见识过世界多饥渴,方知道温柔多难得
//////////之前三节课发布的“人类孤独究竟如何拯救?这款App给了答案”,该文对产品功能及形态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猜想(后台回复:“社交”即可查看)
这次我会从女性用户视角出发,重新谈一谈这款软件的特殊性
为什么重新介绍这款产品?1、目前JOIN已经迭代过几个版本,这里我会简叙迭代后的几个亮点
2、一个有高度精神洁癖且不喜社交软件,如今却成为JOIN日活用户,JOIN到底为什么能让我产生粘性?我会给出三大原因
3、JOIN是一款对女性极度友好的软件,而男性在体验软件时,可能存在遗漏或无法感知到某些极佳体验,因此这篇文章会从女性用户(上帝)视角出发,给予诠释
一款社交产品,却剥离了产品设计中的最需要的人性之恶
连JOIN的创始人于宙都嘲笑自己背负了一顶“不懂人性”的帽子,做了一款可能是史上最”反人性“的社交产品
为什么说这款社交软件是反人性且用户门槛很高?因为使用这款产品要遵循以下几点:必须上传真人头像必须完成大量个人资料(男性需填写资料较女性更多)完成注册后必须自己思考设置一个问题JOIN互动机制为推荐答题制,答题后才可申请添加好友
男性发送异性好友申请,必须要发送10秒以上语音回答对方问题才可进行沟通(已迭代版本)基于以上四点,你会发现这其实是JOIN最大的亮点
真人头像的使用,较好的起到约束用户的作用
让用户在虚拟世界里做到为自己的行为和言行负责
资料就是你的“社交名片”
除了基本信息外,还有目前状态展示
(单身、已婚、秘密)丰富的资料设置,能多方位展示你的爱好、品味、价值观甚至幽默感,大大提高人与人之间的有效链接
此外,JOIN对于引导用户设置资料也煞费苦心,在资料库,用户可以看到大量有趣且能展示自我的问题,挑选进行回答和展示
用户正式进入JOIN前,必须自己设置问题
这个设计可以说是这款社交软件的精髓所在
不仅提高了对方加你的门槛,反之,如果你要加对方,也必须认真思考他设置的问题,这种友好且不尴尬的开场白可以很高效促成双方的交流,开启相应话题的讨论
每隔一段时间,JOIN会为你进行一次好友推荐,不能进行筛选,匹配到的人只有20个,如果不满意需要等下一轮,而不是像探探或Tinder一样无限匹配
相较于老版本,新版本中你可以在回答问题前,查看对方的用户详细资料,从而选择回答与否
如果第三点的产品设计是JOIN建立的一个话题触发装置,那么这种“克制”且“门槛”的交友设置,就成为了这款产品最别具匠心的亮点所在了
尤其是对男性的“语音”硬性要求,也体现出JOIN在保护女性用户这件事的走心程度
在创始人于宙的价值体系里,之所以设置10秒的语音,这是一种社交礼仪,而非门锁
虚伪的德行,好过赤裸的人(动物)
联合创始人刘爽用“老父亲”来形容JOIN,他在JOIN状态中提到:“我们肯定不如女性了解女性,但“老父亲”可了解男性了
如果用户上来什么都不做,直奔异性,那么对女性用户和JOIN这款产品就不存在任何价值
”就是因为“老父亲”的不断警惕防范小伙子们恶意的动物性,才保障了JOIN健康的社交环境
社交是社会性的价值交换,而不是动物性的单方面索取
很多男性认为语音答题存在弊端,但事实上语音骚扰成本比文字高很多,广大男性用户是很难通过语音去说出“yue me”这种话,而语音恰好也能听出对方的语气、声线以及表达能力
不仅起到对女性对保护作用,也大幅度提高了双方间信息传递的价值
根据创始人反馈,JOIN的这种提高用户门槛的行为,让它的用户留存数据大幅提升,投诉举报在悬崖式下跌
因为付出的成本越高,反而越容易交到朋友,反之,可以轻易索取得来的东西,往往价值就可能是0
一款产品的气质,跟创始人的调性,本质上会产生相似性
除了产品本身的亮点外,JOIN是怎么做到让我这类“宁愿一个人孤独,也不要一群人庸俗”有极高精神交友洁癖的用户,产生极强的粘性?我并不喜爱社交软件,再加上近年来大量充满“性暗示”的社交产品充斥整个行业,更加剧了我对某些社交软件极强的抵触和反感心理
而陌生人匿名社交类似“soul”、“一罐”等也提不起我任何兴趣,那为什么我会遇见JOIN?第一次使用JOIN,纯粹是阅读了创始人于宙的一篇文章“我遇见了所有悲伤,但我依然欣然前往”
而就是这篇软文,成功把我转化了
说实话,这篇文章给了我极强的冲击感,被作者文字中折射出诚恳、智慧、谦卑所深深打动和感染
他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用打德扑赢来的筹码兑钱时,开始思考为什么大家不能在一张桌子上喝两杯酒,讲讲彼此的故事,而是为了逃离片刻的现实,跑来赌场感受短暂欢愉
即便是科技发展到今天,人与人的相识和相遇,依旧无比困难
而就是这个赌场的人生思考,让他决定创业,做JOIN这款社交App
看得出创始人身上带着极其浓烈的理想主义色彩的,他尝试去挑战许多约定俗成的“潜规则”,选择背道而驰,走上一条“反人性”的产品设计道路,企图建立一个社交“乌托邦世界”
而我却被他的这种“理想主义”色彩,深深打动和吸引,正如我先前说的,一款产品的调性往往与它的创造者有相似的气质
这个世界上最贵的是认知,那些反共识但是正确的认知才是真正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
1、JOIN藏着大量有趣优秀的灵魂如何判断?很简单,在JOIN上只需四个纬度:a、提问者设置的问题 b、回答者的答案 c、JOIN的用户资料 d、广场上的用户状态下面我会根据我的视角,综合遇到的案例一一叙述解释
a、提问者设置的问题从图片中显示的问题来看,你会发现有不少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及爱好等多元问题
许多拷问会让你主动开始思考平日可能会忽略的东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问题回答人数不高,建议去做优化处理
比如在最开始我设置问题时,范围较大且不容易让对方立刻想到,后来我就开始优化迭代自己的问题
效果很明显,我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人数上百人,我揣测这一方面可能跟问题设置有关,另一方面也和版本迭代后,提问者的资料可同时展示有关
b、回答者的答案基于我上述的那个问题“你觉得思考简单一些好,还是复杂一些好?”,我收到了大量给我灵感和有趣的回答
可以晒给大家看看
1、大道至简,所有复杂的问题最终都能归结为简单的道理,但是我当前的学识、认知、见识、能力还不足以支撑我去洞察事物的本质,所以我更倾向于复杂思考
2、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理清最关键的思路做决定,思考复杂容易丧失判断力
3、于生活最好简单一点,所有复杂的思考第二天都会被证明毫无用处;做事情复杂一点,有逻辑的思考才能做好事情
4、思考简单的人幸福指数会比较高,思考复杂容易自寻烦恼
5、我觉得思考不是简单或复杂,我的理解是思考的本义是为了得到更多信息和答案,那么基于这个过程,也许需要思考简单才可得到,也许需要思考复杂才能获取
如我们做产品分析需求,需要参考麦肯锡MECE方法论,无限穷举,互补重复,就可以化繁为简
6、思考简单的前提是你很通透,想要达到通透需要复杂思考,因此想达到简单思考,首先你要足够复杂
7、希望自己思考复杂,希望喜欢的人思考简单一些
这样他就能更幸福
8、思考并不是二元论可以划分、并非只有简单或复杂,思考的能力需要高度复杂,统筹各学科知识及人生经验;思考简单可以在用于判断时,更容易决策且获得愉悦
9、分事,大多数情况思考简单化可以提高办事效率,但特殊情况思考复杂,可以帮助我们充分考虑到应对策略和出现的多种结果
10、要像成年人一样思考,像孩子一样生活
世界很复杂,但面对生活还是要保持简单的初心
11、我以前觉得思考太简单不好,但现在觉得思考简单是一种特权,思考复杂是一种无奈
由于男性只能语音回答,我就把他们语音中的答案转成了文字,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答案,这里我不一一po了
但我想要说的是,这种提问方式,的确给予了我大量的思考
从不同的答案里看到了不同的价值观体系
从不同的答案中获得了灵感,欢乐以及心窝一暖
渐渐的,用户会变得懂得思考和尊重,绅士体面的问候和回答,而不是简单粗暴地骚扰对方
c、JOIN的用户资料JOIN给予的问题引导,使得用户结合自身情况下,发挥自己的才能
可以说这一步杠杆有效的撬动了“社交价值“
对于资料生动丰富的用户而言,大概率能获得不少来自于他人的青睐和好奇,甚至可以为自己当下需要的资源设置巧妙的埋点
此外JOIN的资料引导设置,也为社交内向型患者得到了更合理且自然的展现方式,同时加大了社交外向型选手的自我展示和交友概率
下面两个是我从JOIN好友里选出的两位男性用户,他们的资料还是比较有看点的
当然,除了单纯的展示自我以外,JOIN的资源交换价值可能就在资料里显现了
因此,在JOIN的世界里,你是真的感受不到赤果果的荷尔蒙气息,相反你能看到的可能只有优质、理性、高知、有趣的一帮被筛选留下来的高质量用户
d、广场上的用户状态JOIN同样有跟朋友圈一样的状态发布功能,可以方便用户展示或发送日常思考
因此你能在广场上看到许多比较有意思的段子,以及一些设计感很强的作品,设置的话题分类标签,能够帮用户迅速找到自己兴趣所在内容
这里有个小Tips:如果发布状态使用标签,可以大大增加曝光机会
另外除了上述四个纬度以外,我发现玩JOIN的人群的职业及学校构成,目前看来两种职业占比非常高,分别是金融投资及IT互联网
此外JOIN用户中,拥有海归留学背景及211,985背景毕业的群体也非常多
我揣测跟创始人们的基因和前期的推广有极强的关联
而JOIN因为这部分的人群构成,使得前期用户的质量天然就有了较高的保证,并且这种优质用户带来的圈层效应势必会与JOIN的用户沉淀及用户拉新形成一个正向的闭环
2、JOIN的互动感极强在JOIN上发布状态,会较快收到赞或者评论
为什么人会害怕孤独?是因为自己的声音被湮没和忽视,不被任何人在意
但JOIN上发布动态,你会很快获得来自他人的点赞
这和微信朋友圈的熟人社交逻辑还不太一样,基于熟人社交的点赞之情,反倒不如陌生人的一个赞,一句评论来得更让人愉悦
其次,于宙和刘爽两位创始人跟用户的互动非常频繁
试想,自己的状态经常被创始人点赞,用户内心也会产生愉悦感和来自大佬给予的被认可感
这就形成了内容生产的积极性和对内容质量把控的良性循环
右图他俩被挤到省略号里去了……毕竟我在join比较红(脸皮厚)再者,评论区的陌生人之间的互动也非常有趣
你可以很大方的就事论事评论状态,也可以与他人产生有趣互动,而且你很可能在刷陌生人的状态时,看到评论区里出现自己的好友
相较于“微信朋友圈共同好友才能彼此查看评论“而言,JOIN给予了较大的展示和发挥空间
基于问题,很容易引发话题讨论JOIN问题设置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让话题迅速发酵
之前使用JOIN,遇到一个问题:如果人可以活到1000岁以上,则亲缘关系会如何演变?当时觉得这个问题很别出心裁,有点意思就回答了一波
后来对方针对我的回答又给出了他的答案
听完对方的解答后,我自然会好奇的顺口问一句,为什么他会提这样的问题
后来他告诉我说:“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我们很难预料”未来会怎样“
但是关于”未来不会怎样“,很多情况是可以明确的
”而除了对于回答别人问题引发的话题讨论以外,还存在反向回答机制刺激话题进一步加深
举个例子,别人回答完我的问题后,我会去看看他设置的问题,随后试图答一答,或者发现对方问题有趣或有深度,就会询问对方是否收到其他有意思的答案,随后对方很nice的把自己收到的一些有趣答案展示给了我
自由度高于朋友圈JOIN互动感极强的最后一点在于自由度
就我而言,现在很多个人思考及琐碎生活相关的事,已经越来越不愿意在朋友圈发布
随着微信好友人数的不断增加,好友的构成也愈趋复杂
朋友圈也早已不是你可以畅所欲言地阵地了
不论是顾及某些朋友、家人,甚至是上司、同事、合作方等特殊关系,即便是有分组设置功能,也越发让人觉得自己被朋友圈绑架了
而JOIN却可以让我以一种自洽的状态,去发布任何我想要发布的内容
因为我不需顾及现实世界里的社交关系链条,不需蹑手蹑脚,把自己包装成朋友圈的样子
反而可以用更真实的状态去展现自己
最后,简单的总结一下吧
JOIN目前的用户构成多元,质量较高,以IT及金融投资两大职业是JOIN占比最高的职业
此外名校及海归背景用户较多
JOIN利用“问答模式”的设置作为硬性交友门槛,且男性申请异性交友必须满足语音答题10秒以上才可
这种设置对男性而言有弊端,但却极大降低了用户骚扰和低质量用户大量涌入的局面
一经发现低质量用户,JOIN会进行直接封号处理
JOIN在用户资料设计上较为走心,不仅反应用户的基本信息及情感状况,还能通过问题引导反射出用户的爱好、品味及价值观,进而加大“有效社交”概率
JOIN的系统推荐算法,会有根据年龄、地域及职业(学校)等方式为用户匹配相似或共同标签的陌生人,有效提高共识感和认同感
虽然前阵子,曾风靡一时的人人网低价“卖身”,让无数人的青春都停格在了那个时刻,但如今但JOIN让我似乎看到了些人人网的影子
曾红极一时的人人网,无外乎是因为它打破了过去交友的时空边界,让人与人之间的相识变得简单、纯粹且有意义
有人因志趣相投而结识,有人因校友或同行而相识,有人因文章的三观与自己相吻而被吸引,总之没有人是直接以“yue”的方式大行其道
那个时代的社交真挚而纯粹,交友是衣冠楚楚的体面
然而曾几何时,人人没落后,陌陌、探探大行其道,一跃成为社交巨头代表
时代发展至今,人类究竟是在进步还是在倒退?我想,这也是于宙曾不断思考的问题
科学追求的不是证实,而是证伪
现实生活中的伪科学,伪理论,大多没有这样的勇气,不敢接受这样的考验,它们更喜欢列举一个个特殊的条件(打上一个个补丁),然后告诉你“看,是这样吧”、“看,那些炙手可热的社交产品,不还得依赖那些事么”
也许,对同样有精神洁癖的于宙而言,就真的不信这个邪
所以他才提出把波普尔的<反驳与猜想>列为九年义务教育必读本
有人说,这不过就是创始人精神洁癖下的社交实验罢了,最终只能落得“劣币驱逐良币“的下场
毕竟要想把用户基数做大,势必需要面临无数还未降临在JOIN的兽性群体以及来自资本的拷问和绑架
届时JOIN是否会碍于资本压力而妥协,我不得而知
我也跟JOIN上认识的一个朋友谈过这款产品的商业模式,而对方给予我如下回答:也许正如对方所言,任何社交产品最终会因为关系链的倒入而丧失它的隐私性和自由度
于我而言,我是非常舍不得把这款产品分享出去,因为我懂得它的珍贵和稀缺,所以我很担心随着越来越多用户涌入,优质用户会被稀释
但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说JOIN这款社交软件确实能弱化原本社交产品中赤果果展现的动物性,使得用户能够以一种多元化的形式展现自我,挖掘到其中的思想和价值传递,进而达成社会性的价值交换,而非动物性的单方面索取
那么或许真可以扭转当下用户对于社交产品的认知局面
通常情况下,用户如果只是抱着结识伴侣的目的而来,那么任何一款社交产品可能靠谱的概率都不会太高
但如果用户是抱着这款产品里的人都挺有意思的态度去玩,也许无心插柳反倒容易柳成荫
这也是JOIN设计的出发点与大部分软件不太一样的地方
陌生人线上一对一社交,男性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更明确,一般普遍不愿在情感投入上承担过高的沉默成本风险,同时也无需为自己行为承担任何风险,自然“yue me”会挂在脸上,但它直接导致女性用户在网络遇到骚扰数量加剧,最后造成大量优质女性流失
因此寄予大部分重任的语音问答匹配,毫无疑问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社交语境
它给男性强暗示在于,开启交往前请遵守基本的社会礼仪和规则,语音回答自然会约束并男士行为更绅士化
只是这种设置也让无数男性用户抱怨其不友好,甚至太过于“女权”
这一步棋是否过于剑走偏锋?就目前我观察而言,这个门槛的设置还是较成功地把相当一部分“不怀好意”的男性用户拦在了门外,现阶段沉淀下来的用户素质普遍较高,整个平台的氛围也不错
总之,产品目前给我的用户体验而言,着实让我感受到了“老父亲”般的呵护和关爱
缺少了饥渴和猥琐,将人性放大,动物性弱化为零
在这种满足双向筛选建立的社交关系里,你的确能感受到陌生人给予你的价值,而非索取
就如于宙所言:“见识过世界多饥渴,方知温柔多难得
”也许粗鄙不堪的社交软件时代或将面临颠覆和终结
最后,我愿意把我自己的JOIN号分享给各位,许多关于我的思考和生活琐碎的念头都会放在JOIN里
如果感兴趣,请来JOIN找我
期待我们可以通过JOIN成为朋友
毕竟我的JOIN号就跟我本人和我在JOIN发的状态一样,靓
Besides, 请各位给黄老师的公众号加星标因为这样才不会错过我
的人这款社交反感软件App(社交的人这款用户软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