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瘾搭讪年轻人视频VX陌陌探探上(交友用户软件搭讪的人)「陌陌 探探」

成瘾搭讪年轻人视频VX陌陌探探上(交友用户软件搭讪的人)

当代年轻人约会有三宝:陌陌、探探、soul。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陌生人社交的规模会达到6.48亿。
而中国移动网民规模为9.86亿,前者占到后者的66%。
在杭州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李枫就是这6.58亿分之一,同时也是一个95后。
在她的手机里,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夹,用来存放陌陌、探探以及soul。
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李枫会习惯性地点开位于手机屏幕右上角的文件夹,她面无表情地打开APP,挑着回复网友消息,又新添了几条动态,是她最近的自拍,配文上写着:“可撩吗?”直白、粗暴、充斥着荷尔蒙的搭讪方式,是陌生人社交的共同特性。
李枫已经来杭务工一年了,互联网行业快节奏的工作让她难以打开社交圈,私人时间无限制压缩,城市生活也划归为两点一线。
“来杭州那么久了,除了同事,聊得最多的人居然是交友软件上的陌生人。
”李枫这样总结。
如今,95后、00后成线上交友用户主力军,根据Mob研究院,社交APP在他们中的渗透率近9成。
满足不同的“情感需求”,是大多数用户注册这类APP的目的。
但在匿名制的机制下,这类APP也充斥着各种骗局和灰产。
前不久,有网友爆料,在陌陌上相亲,一小时被骗走2900元,还被女嘉宾拉黑。
这是以陌生人社交为起点的交友软件的原罪,“诈骗”“杀猪盘”成为其抹不去的标签。
目前的大环境下,许多上市公司都面临着营收、利润下滑的困局,而这类APP背后的公司却营收稳当。
陌陌最新财报显示,陌陌2021年三季度总净营收为37.59亿元,与上年同期37.67亿元相比下滑0.2%,几乎持平。
这些在社交软件里的男男女女,同时充斥着荷尔蒙、诈骗、杀猪盘的各类灰产,就是这样一个畸形的商业生态,却成了陌陌们经久不衰的生意经。
频繁出现的交友骗局95后的陌陌用户邱锐就自称是交友诈骗的受害者。
2020年疫情期间,他开始尝试陌陌推出的语音聊天室的玩法。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陌生人交友软件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色情,二是诈骗,两者往往交织出现。
“我进到一个语音聊天的房间里,里面会有7、8个小姐姐,公告栏上会写明玩法,比如付88元可以让小姐姐点歌,付100多元可以加小姐姐微信、QQ私聊,付500多元可以和小姐姐视频等等。
”相比于娱乐直播间的打赏,这类APP的聊天室里更加粗暴。
加好友、语音、视频,都是可以被明码标价的。
当时支付了500多元,想要和某位女生视频聊天,结果却大失所望。
“我拿到的照片是个很好看的小姐姐,但视频后却发现,无论是颜值还是身材,都和照片不一样,但钱又不能退了。
”他无奈道。
事实上,以女用户作为“卖点”,吸引男用户付费变现,早已成为交友软件上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玩法各式各样,但百变不离其中,都是利用“情色资本”变现。
平台方面会强调打击和处罚违规行为,可大部分惩处措施局限在警告、封号上,没有实质性成效。
灰产从业者只要换个“马甲”就能再次营业,因此类似事件屡禁不止。
平台在某种程度上默许这种现象存在。
灰产从业者利用“女用户”身份盈利时,会添加精致的美女图片,可以从侧面吸引更多用户注册,为平台拉流量。
“打击归打击,但是不是违法行为,平台不做说明。
”他补充道。
大部分交易行为都不发生在交友软件上。
陌生人社交的归宿在微信,诈骗的终点则是支付宝。
某位交友软件的灰产从业者透露,他正在做的事经营成本很低,运气好的话,一个晚上能挣几千块钱。
该从业者先以女性身份在交友软件上注册账号,并在备注上写明:加我的微信号,领取一份福利照片集。
当用户倒流到微信上后,他会引导这些人去看朋友圈。
“一开始朋友圈是屏蔽他们的,但朋友圈封面上会有一行字:88元解锁门槛,他们付钱之后就能看到照片,这是最基础的服务,付费渠道一般是支付宝二维码。
”该从业者说道。
至于微信账号的女性人设搭建,一般都借助网络资源。
该从业者会在微博上关注一些素人女生,定期搬运她们的照片,用这些女生的形象来更新朋友圈,并和男用户们聊天,以此形成是私人微信账号的错觉。
当问及该产业合法性问题时,该从业者认为:“这些人花钱看美女,目的性非常明确,你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欺诈吧,每个人的理解不同。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交友软件欺诈”可以发现,有53万条与之相关的内容。
庞杂的新闻资讯下,是无数人被骗的真实经历,而这也给各大交友软件掩盖上一层阴云。
令人上瘾的交友软件小尤是一个95后,在杭州从事短视频行业,也是一个1年的探探用户。
“我担心过交友软件的诈骗问题,但我自己也有判断能力,一个是看涉不涉及钱,另一个是看有没有软件推荐,有的软件是赌博性质的。
”用户小尤告诉锌财经。
自从用探探以来,小尤不断循环着下载、卸载这个软件的过程。
“感到孤独”的时候,小尤就忍不住在探探上找人聊天,可聊了几天之后,他又会对这个软件特别失望,继而卸载。
“聊了这么多人却依旧没有一个好的结果”,这件事让小尤找不到使用探探的意义。
小尤认为,探探制造亲密幻觉,却不能将其延续。
但卸载一段时候后,小尤又忍不住想去刷探探。
这种交友软件仿佛自带上瘾机制,像一个黑洞一样吸引着城市里的单身青年。
“再刷一下,万一碰到喜欢的呢?”小尤总会这样想。
小尤上一次重新下载探探,是想看看之前某个聊得比较好的人有没有上线。
“那个人也经常从探探上消失,说是突然不想玩了,结果我重新下载一个星期后,他也回来了。
”小尤说道。
城市青年想要建立联系,而交友软件存在线下交友不具备的优势——时空成本低,匹配人数多。
只是,数量上的极大化,不一定会带来情感的连接。
即便在号称灵魂社交的Soul上,用户也很难遇到“灵魂伴侣”。
每个注册Soul的新用户都需要进行灵魂测试,确定自己的类型,并入驻某个星球。
用户可以通过“灵魂匹配”的方式,寻找合适的聊天对象,但事实上,这种匹配方式并不理想。
前Soul用户梁肖的告诉,Soul的这种匹配方式非常浮于表面,无非是用户给自己设定一些标签,系统再把相似标签的人匹配到一起,很多人聊不过三句就聊“死”了。
他也有从Soul上加到过别人微信,可在微信上反而没话聊了,于是他又重新回到Soul上交友。
久而久之,他觉得特别没意思,就把Soul卸载了。
“毕竟大家都是陌生人,想要像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一样彼此信任,不太可能。
”梁肖表示。
卸载Soul之后,梁肖又陆陆续续下载过其他交友软件,每次都是用一段时间就卸载,卸载完再去找新的软件。
“如果没有更好用的APP,可能我又哪天下回Soul了吧,不玩又不行,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像梁肖、小尤一样,很多用户因为情感上的“空白”或者“空虚”,都会在这类APP上寄予一种期待。
这种期待,在搭讪、聊天的过程中又被毁灭,继而他们又回忿忿地删除APP。
再过一段时间,又会因为“空虚”而重复下载。
这样的用户心理,也导致了陌陌、探探、soul一般都会有很高的用户基数和活跃度。
从90后,到95后,再到00后,一代代的青春主力军在交替,但不变的是,对异性的荷尔蒙的渴望。
矛盾的交友软件用户交友软件充斥着骗局、“杀猪盘”,也让用户的试探性交流成为常态。
直白地说,骗钱或者骗色,是陌生人交友从线上发展到线下的大部分结局。
灵魂交友,几乎是不现实的。
“在探探上有过非常认真的聊天经历,也考虑发展成现实,可一想到屏幕后面的人未必如我所想,就会有所顾虑。
”李枫和某位探探好友聊了一个月后,动了奔现的念头。
李枫的工作虽然不至于“996”“007”,但互联网行业普遍繁忙是常态,她能留给自己的时间很有限。
“有的时候走在回家路上,会开始莫名其妙地大哭”,李枫表示,那段低潮时光是探探好友陪她度过的。
她有的时候会觉得,屏幕背后那个人是自己认识多年的好友,可冷静下来才意识到,他们都算不上认识。
“那个人告诉我他不怎么玩探探,可是我打开主页的时候发现,他是探探的VIP会员。
”李枫补充道。
在李枫看来,很多人都在使用交友软件,但每个人对它的诉求不一样,有的人无聊打发时间,有的人想要结识陌生异性发展长期关系,也有人只想“养鱼”“约炮”。
“即便我遇到的人不是诈骗犯,只要我们诉求不同,我就可能受到伤害。
况且,线下见面需要承担风险。
”李枫说道。
大部分用户对于陌生人都有较强的戒备心。
极光大数据显示,用户很少会跟交友软件上的好友见面,60%-70%的用户在一年内见面数量少于5人,其中30%-40%的用户一人未见。
而用户线下“面基”或许会陷入另一种困境。
Soul的五年老用户张莉在一次和Souler见面中,感到“下头”。
张莉发现,那位男生和网上聊天时的感觉完全不同,吃饭的时候一言不发,身高也和他自称的有所差距。
“更可气的是,吃完饭后,他撑着面子说要买单,结果我们分开没多久,他就让我微信AA转账过去。
”那顿饭总共吃了500元,张莉转了250元过去,转完就把男生拉黑了。
那个瞬间,张莉觉得250这个数字挺应景。
如今,张莉在Soul遇到聊得来的男生,还是会考虑见面。
“可能会失望,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张莉依然有些憧憬。
可大概率的情况是,线上聊得好,线下因为“颜值”这个核心原因“见光死”,灵魂交友也随之破灭。
陌生人交友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殊产物,承载了当代年轻人的一种需求。
但不争的事实是,在这样的需求之下,这类APP也成了灰产、诈骗、杀猪盘的滋生地,而这样畸形的商业生态也养活了陌陌、探探和soul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