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源贯穿回顾服务(开源软件服务硬件企业)「软件 开源」

软件开源贯穿回顾服务(开源软件服务硬件企业)

回顾2018年,软件行业全年绕不开开源,在各大厂商的推动下,开源也更加成熟,同时之事硬件重构。
另一方面,传统软件也向云服务化演进。
IT巨头破天荒拥抱开源如果说谷歌开源TensorFlow打响了2018开源的第一枪,那么6月份闭源43年的微软宣布以7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软件代码托管网站GitHub,进一步推动开源成2018年主线,而10月底IBM宣布将以340亿美元收购开源软件产品及服务提供商红帽公司则将开源推向高潮。
开源成熟化伴随着各IT巨头纷纷拥抱开源,开源为中国厂商带来机遇无疑也是巨大的,甚至连Cloud Foundry Foundation执行董事Abby Kearns也认同这一观点。
工作负载在进行快速迁移和优化的时候,开源不仅充当着钥匙的作用,还给予了客户充分的自由度。
继OpenStack之后,最初由谷歌设计的Kubernetes也站上了历史舞台,容器编排工具和微服务已经成为主流。
就笔者对微软合作伙伴的采访,Kubernetes在联合Azure工具进行开发的时候已被广泛接受,Docker、Mesosphere DC/OS也会Kubernetes张开了怀抱,Kubernetes认证计划亦在流行开来。
借此,企业在部署IT环境时可以直接选择打包交付,而不用再费劲去迁移就有的业务系统,这种抽象的能力对混合云似乎并不是好消息。
如果在2018年不谈Kubernetes,就不能算是明星公司。
围绕Kubernetes建立生态圈将成为云服务商、开发者、软件服务商在今年的主要趋势,而Kubernetes技术也会帮助每一位开发者去开发新的解决方案。
开源导致硬件重构传统概念中,人们认为,开源只是软件的事情,而FaceBook则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开源也致硬件配置。
早在2011年,硬件的世界还没有那么开放的时候,Facebook作为社交媒体巨头,数据量成几何倍数增长,Facebook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越来越大,Facebook乔纳森·海利格(Jonathan Heiliger)首次向扎尔伯格提出了OCP(开放计算项目)的主张。
2011年4月11日,OCP(Open ComputeProject)成立,拉了经验丰富的英特尔入局,从OCP成立的最初,就制定一套完整的政策。
OCP成为各企业争相加入的一大组织。
当然,这种开源的硬件组织团体不止美国有,几乎在OCP成立的同时,中国BAT等企业联手做了天蝎计划,也是后来的O数据中心C,做中国的硬件重构。
而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这种硬件重构的开源的模式还是成本太高。
尽管对于FB和BAT这样的企业来说,硬件的开源与重构能够设计更适合自身需求的硬件,再由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达到利益最大化和降低TCO的目的,但中小型企业的数据中心和I数据中心依然普遍采用通用硬件产品。
软件变云服务化此外,2018年,在云计算的推动下,传统软件逐渐走向云服务化。
如MAU早已超过1.2亿的Office 365,可谓是传统软件SaaS化的成功转型代表。
在微软身后,SAP、Adobe、Autodesk等老牌软件企业都在加速向云迈进。
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业务形态,更表现在资本层面,看看SAP的采购清单:2014年34亿美元收购SaaS公司SuccessFactors、83亿美元收购了Concur、2018年24亿美元云CRM公司Callidus……此外,SAP自己也在打造ERP云、人力云、分析云……再来看Adobe,文档云、创意云、体验云……已经让其化身SaaS企业,业绩也在去年达到了最好水平。
在云端再造一个Salesforce,这恐怕是每家IT企业的梦想。
与传统的CRM软件相比,SaaS化可以为SMB企业提供垂直细分的定制方案,而这种灵活部署的措施也正好适应企业不断变化的业务架构。
有数据表明,SaaS化的产品在全球CRM市场的份额占比正逐渐增长。
从单一产品化到集成化,再到渗透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化,传统软件的交付发生了根本变化。
简单来说,产品SaaS化带来的好处不仅是开发和销售周期缩短,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厂商有机会拓展渠道合作伙伴的规模。
回到国内市场,像金蝶、用友这些做传统软件起家的企业也在\"壮士断腕\"地将产品SaaS化,像金蝶则是喊出了到2020年云业务营收占比将超过60%的口号,彻底转型为一家\"云计算\"公司。
可以预见,软件云服务化在2018年将愈演愈烈,而围绕SaaS产品构建的底层云平台、ISV生态也将日益繁荣。
结语:2018年,软件行业可以说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坚守闭源几十年的IT巨头转型积极拥抱开源,云计算的成熟推动着传统软件云服务化。
展望2019年,开源仍将是主题,传统软件又将怎样变革,我们拭目以待。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