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好关注预制菜啊。
”闯过春节、战过元宵,五一期间,预制菜再度称霸,甚至被视为消费必备“三剑客”之一,另外两剑客是露营和健身。“预制菜在销售端需求火爆,现在生产端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了”。每日优鲜预制菜负责人刘小会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需求有多旺盛?看看销售量就知道了。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五一期间,每日优鲜、盒马、京东超市等平台的预制菜销量同比涨幅在100%到500%之间。“按需增加预制菜品类,动态调整备货量”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标配措施。而上游生产商们,更是加足了马力。随着预制菜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场内玩家积极投资布局,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企业为此押注了几亿甚至数十亿的资金。争抢行业新蓝海,多家上市公司携真金白银布局预制菜“新冠疫情改变了餐饮,预制菜是未来餐饮的大趋势。”正如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所说,预制菜产业浪潮正席卷而来。贝壳财经记者观察发现,2020年至今,预制菜领域备受资本青睐,多家企业获得了融资,金龙鱼等上市公司同样奔着风口入局。行至今日,作为“新晋顶流”,预制菜热度不减,近期,又有一些上市公司为此发声或投资加码。近日,全聚德集团旗下品牌四川饭店推出了预制菜品牌“川老大”,并且在多个渠道上线。据了解,全聚德集团旗下其他品牌也均在发力预制菜业务。“预制菜整体的年度销售占比会逐步提升,也会对销售任务的达成起到推动作用。”全聚德方面表示。“预制菜肴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产品形态也更加多样化。”带着这样的判断,安井食品今年持续发力预制菜领域。今年3月4日,安井食品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一则《关于对外投资的议案》,议案的核心内容是,安井食品打算出资约10亿元,投资一个项目,该项目占地约233亩(以实际丈量为准),项目内容是“安井预制菜肴生产项目,主要生产和经营范围为预制菜肴生产”。安井食品认为:该项目将与公司原有华中生产基地湖北安井有限公司以及主营淡水鱼糜、淡水小龙虾的子公司新宏业食品有限公司形成战略呼应,符合公司“双剑合璧,三路并进”的经营策略和在预制菜肴板块“自产+供应链贴牌+并购”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推动公司在该领域的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公司在预制菜肴领域的产能储备和行业影响力,提高公司规模效应和市场反应速度。部分A股上市公司今年投资布局预制菜领域情况。此外,安记食品、益客食品、金陵饭店、锦江在线等也正在大力布局预制菜领域。面对热闹的市场,有着“预制菜第一股”之称的味知香表示:“目前行业空间广阔,受疫情影响,诸多赛道玩家争相涌入,竞争逐步升温,加速推动了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为预制菜企业的个体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预制菜有多赚钱?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信息,2021年我国食品工业总营业收入达21268.1亿元,同比增长10%,超疫情前增幅水平,行业韧性及增长潜力凸显。近年来,受“宅经济”兴起、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在竞争激烈的餐饮食品行业,预制菜这一细分赛道迅速站上风口。相较于工序复杂、操作耗时的家庭菜肴及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非标餐饮门店,预制菜具有便捷、风味还原度高等特点。伴随着冷链运输及餐饮供应链的快速发展,预制菜从研发、生产到运输、销售整个体系正逐步迈向成熟化。风头正盛的预制菜,利润几何?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早早在此领域布局的一些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布局策略初显成效。2021年,龙大美食的预制菜实现营收11.82亿元,同比增长4.75%,占总营收比重达6.06%,占比同比增长29.49%。“预制菜契合了餐饮工业化背景下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的强烈诉求”,龙大美食方面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并表示,已将食品作为重要的业务板块,重点发展预制菜业务。2021年,国联水产的预制菜实现营收8.41亿元,其中,餐饮重客渠道3.21亿元、国际业务2.62亿元、分销渠道1.48亿元、电商渠道0.66亿元、商超渠道0.44亿元。今年,国联水产计划募资10亿元,用于扩大预制菜品的产能规模,提高水产预制菜品的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国联水产预制菜项目及与该项目可比同行业公司销售毛利率对比情况。海欣食品在2020年便已经通过协同叠加的方式,在预制菜领域进行部分产品的布局。在公司看来,“速冻预制菜肴目前尚处在发展初期,市场规模还不高,但其标准化和快捷化的属性符合B端餐饮连锁化和C端快节奏的消费趋势,速冻预制菜肴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据了解,2021年,海欣食品速冻菜肴制品销售收入1132.5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0.73%,同比增长58.93%。贝壳财经记者观察发现,上市公司们布局预制菜领域的理由并不统一,有的是为了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有的是为了发力终端提升获客能力,有的是为了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也有的是在借助预制菜风口调整产品结构促进销售……无论目的为何,当下,预制菜行业已迎来供需双击,未来将如何发展,贝壳财经将持续关注。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卢茜
0 评论